- 實用牙科X光拍攝技術與心得 科貿嘉友收錄[ 10-24 13:15 ]
- 實用牙科X光拍攝技術與心得
- 口腔牙片拍攝技巧 科貿嘉友收錄[ 10-24 11:00 ]
- 口腔牙片拍攝技巧
- 單反相機38種攝影基本功訓練方法 ---牙科醫生必備之攝影知識 科貿嘉友收錄[ 10-20 15:39 ]
- 單反相機38種攝影基本功訓練方法 ---牙科醫生必備之攝影知識
- 實用牙科X光拍攝技術與心得-戴宇勇 科貿嘉友收錄[ 10-20 15:29 ]
- 實用牙科X光拍攝技術與心得-戴宇勇
- 口腔材料對MRI檢查的影像到底有多大?[ 10-18 08:53 ]
- 口腔材料對MRI檢查的影像到底有多大?
- 正常人群上頜前牙區鼻腭管相關解剖結構的錐形束CT研究[ 10-16 13:58 ]
- 正常人群上頜前牙區鼻腭管相關解剖結構的錐形束CT研究
- 教你成為口腔界的攝影高手 科貿嘉友收錄[ 10-13 09:38 ]
- 教你成為口腔界的攝影高手
- 口腔攝影入門:口腔 攝影方法與技巧 科貿嘉友收錄[ 09-28 11:07 ]
- 口腔攝影入門:口腔 攝影方法與技巧
- 國內首款兒童專用的X線頭影測量分析軟件 科貿嘉友收錄[ 09-04 13:42 ]
- 國內首款兒童專用的X線頭影測量分析軟件
- 口腔攝影(完整全文)科貿嘉友收錄[ 06-30 11:34 ]
- 口腔攝影(完整全文)
- CBCT | 牙體牙髓中的臨床應用[ 06-22 14:53 ]
- 通過上篇【CBCT | 如何使用傳統根尖片】對傳統X片使用的討論,以及中篇【CBCT | 基本原理】為CBCT工作原理進行闡述,相信各位已經在影像學檢查上已經有更全面的理解。上篇:CBCT┃如何使用傳統根尖片中篇:CBCT┃基本原理所以本推送直入主題,探討CBCT的臨床應用和局限性。最后,希望經過這次橫跨3篇推文的專題討論,能為關注李亨利的你們帶來實際操作的指導意義。1,根尖周炎的探測a- 11和21根尖影像無異常,但患者主訴該區有間歇的鈍痛b-CBCT顯示21腭側有透射影,根管治療后患者癥狀消失 前文中
- 口腔正畸X線頭影測量標志點[ 06-17 10:59 ]
- 口腔正畸X線頭影測量標志點來源:口腔診所牙科展會
- 常用X線頭影測量的標志點[ 05-11 03:49 ]
- 常用X線頭影測量的標志點一、顱部標志點蝶鞍點(S.sella):蝶鞍影像的中心。這是常用的一個顱部標志點,在頭顱側位片上較容易確定。鼻根點(N.nasion):鼻額縫的最前點。這是前顱部的標志點,代表面部與顱部的結合處。有些X線片上,此點顯示不太清楚,是因為其形態不規則骨縫形成角度之故。
- 復旦大學專業資料:口腔錐形束CT的臨床應用[ 01-23 16:15 ]
- 一、牙科行業錐形束CT的概述及其發展歷史一)口腔行業錐形束CT概述口腔頜面錐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CBCT)顧名思義是錐形束投照計算機重組斷層影像設備。其基本原理是X線從各個方向以層厚最小為76μm通過被檢部位形成一個直徑為5cm,高為3.6cm的圓柱型多部位連續掃描,利用計算機程序對X線通過不同部位后的衰減情況進行分析測量,采集被拍攝部位的三維信息,全面觀察其內部結構從而獲得被檢部位所有信息,進行容積重組形成更精確分辨率更高的圖像。二)CBCT的發展
- 口腔X射線拍片方法與技巧【值得收藏】[ 01-22 13:24 ]
- 口腔X射線拍片方法與技巧來源:上海口醫
- 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檢出早期窩溝齲效能的體外評估[ 01-20 16:31 ]
- [摘要]目的比較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OCT)與臨床探視診對人牙窩溝早期釉質齲的檢出效能。方法獲取77顆人離體恒磨牙面的97個可疑早期齲位點OCT二維圖像,由3位臨床醫師雙盲法分別通過OCT圖像和探視診方法對這些位點進行評分,以偏光顯微鏡獲取的組織學圖像為金標準,評估OCT、臨床探視診檢出早期窩溝齲的敏感度(SE)、特異度(SP)、陽性預測值(PPV)、陰性預測值(NPV)及其與組織學評分結果的相關性;采用Kappa檢驗分析檢測者間評分結果的一致性,采用
- 規范臨床影像拍攝的核心要素(二)——構圖視角[ 01-20 11:28 ]
- 規范臨床影像拍攝的核心要素(二)構圖視角北京大學口腔醫院 劉峰 李祎除了拍攝范圍,臨床攝影拍攝中還要注意盡量保持平直的視角進行拍攝。臨床影像應首先將拍攝主體安排在影像正中位置,并且保持橫平豎直。這種布局形式應用在一般主體時,會令人有些感覺呆板、不靈活,欠缺美感,但對于嚴謹的臨床醫療影像來講,這種布局形式是最規范、最嚴謹的。針對口腔美學治療病例來講,這種構圖形式的影像用于美學觀察、分析時,不會造成人為誤差。單反相機的光學取景器內都有類似十
- 規范臨床影像拍攝的核心要素(一)——拍攝范圍和拍攝比例[ 01-20 11:16 ]
- 規范臨床影像拍攝的核心要素(一)拍攝范圍和拍攝比例北京大學口腔醫院 劉峰 李祎口腔臨床攝影拍攝是否規范,最直接、最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拍攝內容是否合理,是否能夠精準的反映患者病損情況、診斷設計和治療情況,是否能讓觀察者一目了然地清楚拍攝者希望傳達的信息。這實際上是構圖范圍的問題,是構圖中最基本的問題。一、拍攝范圍構圖設計是攝影的靈魂,可以體現拍攝者的思想。同樣的對象,不同的取舍、不同的構圖范圍,可以獲得完全不同的效果。構圖范圍的精髓是全面與簡
- 放射性防護知識培訓[ 12-23 14:26 ]
- 詳情請點擊西方文字放射性防護知識培訓 ←點擊查看
- 放射防護基礎知識[ 12-23 14:23 ]
- 詳情請點擊下方文字放射防護基礎知識 ←點擊查看
- 口腔種植影像測量的精確性分析[ 10-13 16:12 ]
- 口腔種植影像測量的精確性分析..
- 實用:正畸常用X線頭影測量標志點及平面[ 09-30 10:28 ]
- 1頭影測量標志點:標志點是用來構成一些平面及測量內容的點。理想的標志點應該是易于定位的解剖標志,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應相對穩定。但并不是常用的標志點均能符合這一要求,不少標志點的確定是由各學者提出的不同測量方法而定,而標志點的可靠性還取決于頭顱X線片的質量以及描圖者的經驗。頭影測量標志點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解剖的,這一類標志點是真正代表顱骨的一些解剖結構;另一類是引伸的,這一類標志點是通過頭影圖上解剖標志點的引伸而得,如兩個測量平面相交的一個標志點。(1)顱部標志點蝶鞍點(S.sella):蝶鞍影像的中心。這是常用的一個
- 淺談三維頭影測量中的一些技術問題[ 09-28 10:25 ]
- 作者:劉怡 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正畸科CT的出現為三維頭影測量研究提供了硬件基礎,但CT由于輻射量過大,并不能常規用于正畸患者。錐形束CT在牙科的廣泛應用,為正畸三維頭影測量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錐形束CT提供開放的三維數據,可真正實現顱頜面三維分析,越來越多的正畸研究使用錐形束CT影像進行三維頭顱分析,但至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一個完整的三維頭影測量系統出現。臨床的三維分析只是一種基于CT或者錐形束CT三維影像,使用三維分析軟件進行的測量與分析。對于未來三維頭影測量的發展,筆者認為可
- 常見的口腔病例影像[ 09-13 13:56 ]
- 詳情請點擊下方文字常見的口腔病例影像 ←點擊查看
- 口腔攝影入門[ 09-06 14:23 ]
- 詳情請點擊下方文字口腔攝影入門
- 牙醫必備:舌下神經解剖和功能[ 09-05 14:00 ]
- 來源:leon的世界聲明:今天的圖片和內容絕大部分來源自:Wilson-Pauwels, Linda. Cranial Nerves. Shelton, Conn.:People's Medical Pub. House, 2010. Print.向本書的作者及出版社進行致謝,并建議大家購買原版書籍!強烈推薦!!!Rhoton Collection, http://rhoton.ineurodb.org向Dr.Albert L. Rhoton致謝!請大家訪問RhotonCollection的官網,所有圖片都
- 秒懂:腹部 CT 看這篇就夠[ 09-05 10:29 ]
- 科貿嘉友口腔
- 口腔影像學[ 08-25 14:24 ]
- 一、發展簡史 1、口腔放射學由單純牙科放射學發展為口腔頜面放射學,并逐漸發展為口腔頜面醫學影像學。 口腔頜面部介入性放射學和實驗放射學開始得以發展。 2、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2周之后用于拍攝牙科X線片。 二、歷史人物 1 美國人C.E.Kells拍攝第一張根尖片。 2 芬蘭人Vellebonna設計出曲面體層機。 3 1971年英國物理學家Hounsfild創制了CT裝置。 4 1961年iedses des plantes發明圖像減影法。 三、口腔頜面醫
- 牙齒發育異常的X線表現[ 05-24 17:21 ]
- 1.牙體形態異常畸形中央尖X線表現:剛萌出的牙咬合面中央窩處,可見圓錐形突起的小牙尖;中央尖磨損或折斷,可見牙根短,根管粗大,常伴有根尖感染。畸形舌側尖X線表現:舌隆突特別突起,在舌面可見致密高起的小牙尖。畸形舌側窩X線表現:舌側有一縱行裂溝。牙中牙X線表現:舌側窩陷入過深,形似一小牙包于牙髓中。2.牙齒結構異常融合牙X線表現:牙根、牙冠完全融合額;牙根融合;牙冠融合牙根異常(數目異常、形態異常)X線表現:恒磨牙及上頜雙尖牙多見,注意頰舌側根重疊雙層牙周膜影響,確定牙根變異的類型和程度。釉質發育不全X線表現:輕者牙
- 頜骨骨髓炎X線影像[ 04-21 17:43 ]
- 頜骨骨髓炎X線影像
推薦資訊
- 2015-09-21 把失活劑講清楚--牙髓失活劑的種類、用法及注意事項
- 2017-07-21 牙科門診怎么接診老年患者? 科貿嘉友收錄
- 2019-06-22 朱一博博士|前牙即刻種植要點與案例分享
- 2017-01-25 城墻燈會璀璨開啟,這么美的燈會就缺你這個攝影師!
- 2020-11-25 Kim Taylor《I Am You》《我就是你》
- 2018-07-26 高俊芳!344萬買你孫子打一針你的疫苗。你干不干?
- 2020-02-05 武漢疫情爆發12天:這17個普通人的故事,看哭了……
- 2017-11-30 CR粘結講堂(4):用什么粘?怎么粘?——已經被長期研究證實的產品與技術 科貿嘉友收錄
- 2016-12-13 【專家筆談】種植固定修復后機械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
- 2015-10-13 雙牙弓前突伴雙側磨牙牙根吸收拔牙矯治一例
- 2016-06-12 凱爾特女人Celtic Woman《The Water Is Wide》
- 2018-09-30 《Who's Loving You》
- 2024-10-20 高血壓急癥會損害多個器官 及時住院治療
- 2018-09-16 阿蘭杰克遜(濃郁美國鄉村歌曲)
- 2019-09-26 《來西安住些日子吧》廖昌永VS徐晶晶
- 2017-09-12 張東星老師病例分享3:垂直中位阻生接近下頜神經管的牙齒的拔除
嘉友資訊中心
嘉友資訊
大數據口腔參考文章
- 口腔熱點
- 醫療熱點
- 牙體牙髓
- 正畸矯正
- 牙科種植
- 關愛系列
- 口腔修復
- 新開牙科
- 口腔用藥
- 綜合病例
- 牙體預備
- 口腔黏膜
- 牙醫必備
- 美學修復
- 口腔影像
- 消毒規范
- 口腔激光
- 規范標準
- 比色技巧
- 牙周防治
- 義齒技術
- 醫患溝通
- 執考參照
- 補牙技術
- 口腔外科
- 各類病例
- 合學關節
- 各類圖譜
- 經營管理
- 器械交流
- 醫療熱點
- 口腔預防
- 愛牙宣教
- 網絡整理
- 感染控制
- 病例交流
- 醫醫合作
- 口腔書刊
- 療效評估
- 牙齒美白
- 臨床數據
- 常見口腔疾病
- 診斷鑒別治療
- 口腔醫囑
- 政策參考
- 各種炎癥
- 探討與進展
- 職考政策
- 頜面外科
- 牙科數字化
- 牙科歷史
- 口腔麻醉
- 舒適化治療
- 牙醫解答
- 失敗病例探討
- 治療策略
- 檢查記錄
- 孕婦專欄
- 醫護合作
- 3D打印
- 牙科技工
- 種植正畸
- 醫技合作
- 臨床技巧
- 微創牙科
- CR中國
- 頜面外科
- 患者問題匯總
- 口腔科普
- 口腔護理
- 種植修復
- 口腔檢查
- 臨床治療視頻
- 器械安裝視頻
- 口腔修復學
- 口腔微生物
- 牙齒粘結
- 材料應用
- 器械維護保養
- 流程步驟方法
- 職業預防
- 牙醫空間
- 臨床注意
- 應急處理
- 問題探討及處理
- 收費參考
走進嘉友
會議課程
- 綜合視頻
- 口外課程
- 修復課程
- 種植課程
- 牙體課程
- 正畸課程
- 兒牙課程
- 牙周課程
- 美學課程
- 義齒課程
- 學術講座
- 牙科洽談課
- 牙體預備課
- 綜合課程
- 頜學課程
- 民營會議
- 口腔年會
- 綜合會議
- 器械會議
- 歷年課題
- 管理課程
- 粘膜課程
- 執考相關
- 影像課程
- 產品課程
- 口腔放射網課
口腔專家文章
口腔綜合講師
- 講師匯總
- 張東星
- 權花淑
- 彭彬
- 黃定明
- 胡常紅
- 蘇建宏
- 陶洪
- 鄭穎春
- 鄒波
- 潘進勇
- 沈剛
- 譚建國
- 李強
- 梁光強
- 周國瑜
- 劉勇
- 施斌
- 孫宇
- 喻剛
- 張安生
- 馬小寒、任時榮
- 周茂強
- 范偉
- 李任
- 薜晶
- 任時榮
- 劉靖晉
- 孫鳳
- 黃葉君
- 萬國民
- 劉曉宇
- 陳世祥
- 梁世洪
- 程惠娟
- 張秋霞
- 楊啟強
- 孟翔峰
- 陳金武
- 李晃銘
- 黃英
- 張鳳秋
- 包志凡
- 嚴喜成
- 蔡坤燦
- 黃廣泉
- 張鐵軍
- 賈永青
- 葛從亮
- 付佳樂
- 張亮
- 王貽寧
- 葛從亮
- 龔志成
- 周薇娜
- 蔣升
- 謝強
- 宋忠臣
- 欒慶先
- 郭天文
牙科招聘
牙科畫冊
嘉友口腔產品
- 宇森產品展示
- 產品活動
- 綜合產品交流
- 綜合器械對比
- 宇森產品
- 卡瓦產品
- 義獲嘉產品
- 3M產品
- 西爾歐產品
- 復星產品
- 綜合產品
- 品瑞產品
- 關注產品
- W&H產品
- VOCO產品
- 賀利氏產品
- 皓齒產品
- 新亞產品
- 德國DMG
- 德國奧一
- 廣州從化
- 上海偉榮
- 咸陽荷立
- 瑞爾德源消毒盒系列
- 上海滬鴿
- 普力600二氧化氯消毒劑
- 山東宏潤產品
- 美立刻產品
- 美力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