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國CDC口腔科感染預防實踐的12條建議 科貿嘉友收錄
口腔科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科室,上周SIFIC循證推出了美國CDC口腔科個人防護常見問題答疑。口腔科其他醫院感染我們應該如何做呢?如口腔科的水的問題、環境清潔與消毒的問題、器械消毒與滅菌的問題及教育培訓等等。今天SIFIC循證帶領我們一起學習下2016年美國CDC口腔科感染預防實踐概述,包含了口腔科醫院感染防控的所有方面問題,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鑒!
口腔科主要管理建議
1.制定和維護感染預防和職業健康計劃。
2.為遵守標準預防提供必要的措施(如手衛生產品、安全設備以減少經皮損傷,個人防護用品)。
3.至少安排一個經過感染預防培訓的專職人員協調工作。
4.基于循證醫學、法規或標準,發展和維護書面的適合醫療機構的操作程序和感染預防策略。
5.實行預檢分診,早期檢測和管理潛在的感染性病人。
口腔科教育和培訓的主要建議
1.為所有口腔科醫務人員提供特定工作或任務的感染預防培訓和教育。
a.包括受雇于外部機構通過合同和志愿者活動在本機構提供服務的人員。
2.確保口腔科醫務人員和患者均安全的培訓原則。
3.定期(如,每年一次)提供定向培訓。
4.根據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要求保存培訓記錄。
口腔科醫務人員安全的主要建議
1.目前可用的是美國CDC關于疫苗接種的建議、評估和隨訪。有一個關于口腔科醫務人員預防接種的書面政策,包括所有需要和建議口腔科醫務人員接種的疫苗(如乙型肝炎,麻腮風(麻疹、腮腺炎和風疹)、水痘、百白破混合疫苗(破傷風、白喉、百日咳)。
2.不論從業風險類別,所有口腔科醫務人員聘用時均要篩查肺結核。
3.由有資格的醫療專業人員(如職業健康計劃醫院、教育機構、提供衛生服務的健康照護機構)安排轉診,以確保提供及時和適當的預防服務、職業相關的醫療服務以及管理暴露后管理與隨訪。
4.當醫務人員有潛在的傳播疾病時,口腔科應有與患者接觸的明確政策。
口腔科項目評估的主要建議
建立常規感染預防項目評估,包括口腔科醫務人員感染預防措施依從性的評估。
口腔科手衛生的主要建議
1.以下情況執行手衛生。
a.當手明顯污染時。
b.手接觸可能被血液、唾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儀器、設備、器材和其他物體時。
c.治療每個病人前后。
d.戴手套前和脫手套后立即洗手。
2.手部有明顯污垢(如血液、體液)使用肥皂和水洗手;否則使用速干手消毒劑。
口腔科配備個人防護用品的主要建議
1.為口腔科醫務人員提供足夠和適當的個人防護用品,并確保能容易獲取到。
2.培訓所有口腔科醫務人員能夠準確選擇和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3.可能接觸血液、體液、粘膜、不完整的皮膚或受污染的設備時戴手套。
a.護理不同病人時不能戴同一雙手套。
b.不要清洗手套,手套不能重復使用。
c.脫手套后立刻進行手衛生。
4.在接觸血液、唾液或其他潛在感染性物質時穿覆蓋皮膚和個人衣服的防護服。
5.操作中可能產生血液或其他體液飛濺時戴口罩、護目鏡等個人防護用品。
6.離開工作區域后脫去個人防護用品。
口腔科呼吸衛生/咳嗽禮儀的主要建議
1.在進入醫療機構的最初場所和全部經過區域,要求有呼吸道分泌物的患者和具有呼吸道感染癥狀和體征的陪同者注意呼吸衛生/咳嗽禮儀。
a.在入口張貼標識告知具有呼吸道感染癥狀的患者—
i.咳嗽或打噴嚏時捂住嘴/鼻子。
ii.使用和處理紙巾。
iii.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執行手衛生。
b.提供紙巾和處理紙巾的非手觸式垃圾桶。
c.在候診區附近配備手衛生設施。
d.當具有咳嗽和其他呼吸道癥狀患者進入口腔科時為他們提供口罩。
e.提供空間,鼓勵呼吸道感染癥狀的患者與其他人員保持距離。如果可以,醫療機構不妨將這些患者安置在一個單獨的區域等待治療。
2.培訓口腔科醫務人員,在檢查和護理具有呼吸道感染癥狀和體征的患者時采取感染防控措施,抑制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病原體傳播。
口腔科銳器安全的主要建議
1.考慮尖銳物品(如針、潔治器、鉆、實驗室刀、線)被患者血液和唾液污染,具有潛在感染性,建立質量控制和工作實踐,以防止受傷。
2.不要雙手回套針頭或使用其他任何涉及引導針朝向身體的任何部位的技術。
3.當回套針帽時使用單手回帽技術或設計的可回帽機械裝置(如,在多個注射之間和移除非一次性抽吸注射器前)。
4.將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和針頭、手術刀片和其他利器放置于適當的利器盒內,利器盒盡可能放置于操作區域。
口腔科安全注射的主要建議
1.在清潔區域使用無菌技術準備注射。
2.在穿刺前用酒精消毒橡皮塞。
3.不要多個病人共用針頭和針管(包括已生產的預裝藥品的注射器和胰島素筆等其他設備)。
4.即使同一病人需要獲得額外的劑量時,使用新針頭和新注射器刺入藥物容器(單、多劑量瓶、安瓿和袋)。
5.在可能的情況下注射藥物使用單劑量包裝。
6.多個患者不共用單劑量(一次性)瓶,安瓿,袋或瓶靜脈注射。
7.不要把一次性使用瓶的余液收集起來供接下來患者使用。
8.以下情況適用于使用多劑量瓶—
a.單個病人盡可能選擇多劑量瓶。
b.如果多劑量瓶將用于多個病人,為防止意外污染,他們應該被限制在一個集中用藥區,不應該直接進入為病人治療的區域(如牙科操作)。
c.如果多劑量瓶直接進入病人的治療區域,應該專用于單個患者,且使用后立即丟棄。
d.除非制造商指定開瓶后更長或者更短的時間,多劑量瓶打開后有效期是28天。
9.多個患者不共用輸液或口服裝置(如,輸液袋、管路、連接器)。
口腔科器械消毒與滅菌的主要建議
1.在接診下一個患者前,適當地對可復用的牙科器械進行清潔和再處理(消毒或滅菌)。
2.根據制造商的說明書,清潔和再處理可重復使用的牙科器械。如果制造商沒有提供這樣的說明書,器械可能不適合多個病人使用。
a.根據制造商的說明書,在或接近理想的再處理工作區可重復使用的牙科儀器/設備的清潔消毒與滅菌一應俱全。
3.為負責牙科器械清潔消毒與滅菌的牙科保健人員提供適當的培訓。
4.操作和再處理病人污染的器械時穿戴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品。
5.根據制造商的說明書,使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監測以確保滅菌過程的有效性。按照國家和地方性法規保存消毒記錄。
口腔科環境感染預防和控制的主要建議
1.在口腔科建立環境物體表面常規清潔和消毒的制度和程序。
a.使用保護屏障覆蓋臨床接觸物表,尤其是那些難清潔的物表(如,牙椅開關、電腦設備),不同患者需更換保護屏障。
b.每個病人治療后,使用經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注冊的消毒劑對沒有使用保護屏障的物體表面進行清潔和消毒。如果有明顯的血液污染使用中效消毒劑(如殺滅結核菌的)。
2.醫療機構選擇經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注冊的消毒劑或帶有消毒劑標簽的洗滌劑。
3.根據制造商的說明使用清潔劑和在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注冊的消毒劑(如,劑量、濃度、接觸時間、安全使用、處置)。
口腔科綜合治療臺水質的主要建議
1.使用符合美國環保署監管標準(即細菌菌落總數≤500 CFU /毫升)的飲用水作為常規牙科治療輸出水。
2.咨詢牙科綜合治療臺制造商,選擇適當的方法和設備,以確保口腔用水質量。
3.遵循牙科綜合治療臺和水處理產品制造商的建議,對水質進行監測。
4.在進行外科手術時用無菌生理鹽水或無菌水作為冷卻液或沖洗液。
來源:原創 SIFIC循證 SIFIC感染官微
相關資訊
- 《鼓浪嶼之波》鐘麗燕
- 追本溯源——早期傳統功能矯治器概論
- 徐霞《我心芬芳》
- 頜位關系的垂直高度與水平關系
- 功能性全口吸附性義齒-李方明
- 美國人唱《敖包相會》
- 口腔治療術前全身系統疾病評估
-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鐘麗燕
- 口腔各科治療需要關注牙周健康-北大口腔張鳳秋
- 《我不會放棄》杰森·瑪耶茲_鄭成河
推薦產品
- 牙寶寶醫用成人、兒童口罩
- 牙寶寶醫用成人、兒童口罩,滅菌3層醫用口罩。 科貿嘉友029-88651307
- 牙寶寶防霾口罩
- 品牌:牙寶寶 規 格:4只/袋 包 裝:10袋 /一盒 顏色:黑/白/粉/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