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民營口腔前瞻!
2016年的中國民營口腔行業經歷了很多變化與波折,雖有起伏但總體發展平穩,各個領域都在蓄力發展沒有什么典型的“黑天鵝事件”。這里要和口腔同仁們普及一下什么是“黑天鵝事件”的概念——(英文:Black swan event)是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或社會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從次貸危機到東南亞海嘯,從“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到9.11事件,以及近期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等,這些都是舉世聞名的黑天鵝事件!黑天鵝存在于各個領域,無論金融市場、商業、經濟還是個人生活,都逃不過它的控制。從概念我們不難看出,雖然黑天鵝事件并不能對口腔行業造成什么直接的影響,但受其對全球經濟與政治規律改變的波及,無論口腔還是其他行業都是這一連鎖反應下的“犧牲品”。那么如何有預防性的應對世界規律的變化作出一些準備呢?本文通過筆者長期對行業的一些深層次思考,與眾位同仁們一起來探討2017年中國民營口腔行業可能會出現變化的幾個關鍵詞,她們分別是“布局”、“合并”、“局部廝殺”、“淘汰”、“行業規范”。
首先和大家一起來探討第一個關鍵詞——“布局”。自從2007年中國民營口腔第一個拿到1000萬美金融資的佳美口腔開始,似乎中國民營口腔行業一下子激發了資本“青睞”的熱潮,之后國內知名高端連鎖品牌瑞爾齒科在2010年1月1日也得到了2000萬美金的A輪投資,再隨后拜博、亞非等知名連鎖品牌先后融資,似乎口腔行業的“春天”一下子就到來了!不僅如此,很多牙科類移動應用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據不完全統計在2011年前后大約有不少于230個左右的牙科app上線,但在2013年后絕大多數應用已經停止更新無人問津,僅存活下來的平臺也一直在飽受盈利模式不清晰、資金流斷裂的生存困境迷茫探索。現在成規模并且融到錢的不過好牙醫(B輪)、愛牙(B輪)、牙醫管家(A輪)、領健(A輪)等平臺。
可在這一片浮華之下,中國民營口腔行業并未如資本所預期的那樣如火如荼、門庭若市,這是為什么呢?這還要從行業的“底蘊”說起。首先在中國口腔健康問題一直不是民眾所優先重視的領域,屬于可擇期性治療,也就直接導致了市場放量需要一定培養成熟的周期,而之前以公立醫院為主導的行業發展模式沒有真正站在市場的角度去考慮如何借助各種媒體工具來迅速提升公眾口腔健康意識,僅僅停留在每年920全國愛牙日的短期科普行為無異于杯水車薪。反觀中國民營口腔行業發展不過短短30余年,其中前20余年完全屬于公立醫療體系下的“配角”處境,真正的成長還是得益于資本投入后的強大市場推力,讓所有民眾終于知道看牙不一定非要去公立口腔醫療機構了!其次就是專業人員極度匱乏的“巨大黑洞”!隨著口腔專業醫療機構數量的激增,目前中國口腔從業者的數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每年都在增加的牙椅椅位數,這就導致了很多規模非常大的門診椅位眾多但醫護人員寥寥。這只是醫療資源的匱乏,還不包括口腔前臺、客服、市場等配合崗位的專業人才稀缺,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而各類資本在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沒有愿意為行業“造血”層面投資的驅動力,結果就導致在非常不充足的人力資源基礎上“哄抬物價”,人為的把醫生的薪酬比例炒到了一個不符合行業發展規律的浮躁層面。人才越少運營成本越高,運營成本越高行業的利潤率就越薄。看似醫生們的薪酬水平短時間內大幅提高,但是市場容量和客戶口碑卻越做越小。資本可以作為一種投資失敗退出口腔行業再去別的地方“淘金”,但對于廣大口腔從業者而言,就可能會面臨滅頂之災。這種寅吃卯糧的短視行為,為中國民營口腔事業的規范化發展埋下了極其危險的隱患!最后就是民營口腔門診的管理運營模式的落后。目前很多民營牙科特別是牙醫自主開業的門診中,牙醫往往身兼數職,再加上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的管理營銷知識培訓,導致在日常管理運營領域里要么排斥,要么一知半解地憑個人經驗感覺做事,這種極不規范的運營體系直接影響了門診客戶體驗的質量與規模化發展的潛力。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門診1-2家很不錯,2-4家很吃力,4-8家基本上就是一團糟的根源。
那么回到我們提到的第一個關鍵詞——“布局”!在2017年每位從業者該如何應對全新一年的挑戰與風險呢?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與衰落都有其一定的規律可循,就像時尚界每50年左右就會有一次潮流的循環往復般。只要我們洞悉某些潛在規律,就可以有效減少因方向不明確所導致的時間成本壓力。比如在市場需求爆發的層面,單靠少數同仁在自媒體上疾呼是遠遠不能提升公眾口腔健康意識的,而且很多有誤導性的商業炒作在嚴重損害公眾對正確口腔保健知識的準確認知,所以每一位從業者都應該養成每日分享口腔科普知識的“良好習慣”,這不是為完成什么對門診或機構的市場工作義務,而是讓整個行業就診需求增量乃至井噴的責任。作為靠口腔行業吃飯的從業者,自己都不為行業的興盛貢獻一份力量,就別指望著天上會掉餡餅來“喂飽”我們!
還有就是面對越來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套用馬云的那句話警醒大家——“中國不是實體經濟不行了,而是‘你’的實體經濟不行了!”當資本開始跑馬圈地蠶食市場份額時,每一位開業同行不應該只是在抱怨市場環境越來越惡劣,而要首先反思一下自身有什么核心競爭優勢。在口腔行業市場化的初期,牙醫開門診基本上沒有品牌和市場營銷意識,遵循著“坐等型口碑”營銷的模式有滋有味地生存著,所以從容的日子讓我們很快忘記了市場競爭的殘酷無情,把如何持續修煉“內功”遠遠拋在腦后。當武裝到牙齒(資金和營銷實力)的“狼”來了,先天孱弱的“體質”就顯得毫無抵抗能力。在叢林法則中,強者恒強、弱者恒弱。激烈的市場競爭不會因為您的醫德而留有任何情面,作為專業人員應在恪守醫療原則底線的基礎上揚長避短、善于學習借鑒、強大自身實力、構建專業團隊、維護與挖掘好現有客群,積蓄力量抵御“寒冬”等待并不遙遠的“春天”到來!這其中醫生合伙人制,有可能會成為一種令人充滿期待的有效模式,但是這條“路”還很長很長!
下面再和大家一起聊聊第二個關鍵詞——“合并”, 目前在國內幾家大規模連鎖齒科的日子都不是很好過,面臨來自資方、成本、人才、市場等多方面的重重壓力。在無法兌現資本預期或很快突破運營瓶頸的結果時,很多機構可能會選擇轉嫁風險的方式來規避崩盤的險境。另外,據內部小道消息稱,還有很多更大的投資實體在虎視眈眈的覬覦中國口腔行業。所以,在2017年很可能會出現一些連鎖企業通過抱團取暖的方式來完成上市或占領更多市場份額的戰略目標。特別是一些資本急于從“泥潭”中解套或者更大的資本迫切入市,也會更加積極的促成某些機構的“合并”進程。
還有就是第三個關鍵詞——“局部廝殺”,至少到目前為止,各大勢力沒有像其他行業那般出現巨頭間市場層面的“捉對廝殺”。更多的還是局限于在某些市場渠道或行業領域大客戶資源的爭奪。但隨著2017年大批企業裁員所引發的購買力嚴重下降的窘境出現時,投資型的連鎖機構是否還能保持理智的清醒頭腦不與同行直接“開火”猶未可知,畢竟還有資方的“督戰隊”在后面架著“機槍”守候著每一個可能出現潰敗的機會。另外在現有醫生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關于人才的“爭奪戰”也將成為行業惡性競爭的另一個“導火索”。烽煙將起誰過錯?只因吾輩疏于勤!
至于第四個關鍵詞——“淘汰”,這是要提醒每一位口腔同仁,在日趨完善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沒有遵循社會發展規律的進化而及時作出自我調整的行業或企業以及個人,必將被時代的車輪無情的碾壓并遠遠甩在身后。京劇作為中國的國粹如果沒有梅蘭芳大師的改良,恐怕也會和很多傳統戲劇一樣早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里。而中國的民營口腔行業,如果不能緊隨人們對信息來源獲取渠道的改變去調整我們“發聲”的方式,必將無法實現行業的繁榮與公眾整體口腔健康意識的提升及轉化。還有就是要針對客戶需求,來不斷調整和優化自身的專業服務水準及特色優勢,不求做到人人皆知,只為認可我們的客戶群體服務到最佳極致。所以,還沒有把自媒體充分利用起來以及連自己的目標客群是誰都無法準確描述的朋友們,2017年要更加努力追趕以免被淘汰了才知道問題所在!
最后一個關鍵詞——“行業規范”!現在的中國民營口腔行業很亂、很亂!各種眼花繚亂的商業模式漫天飛,各種類型的“大師”、“專家”、“之父”、“之母”、“第一人”漫天飛,各種“心靈雞湯”和“速成班”漫天飛,瞬間覺得這行業的人太“單純”了。很多門診連自己內部的標準化操作流程和管理規范都沒有或不執行,每天卻如“追星族”般的跟著大師到處跑。買了很多材料和設備后回去根本用不上,因為沒有患者也不知道該怎么去推廣宣傳,導致材料設備過期壞掉了都不能用。很多門診沒有發展目標,員工沒有職業規劃,從業者不遵守商業規則等等,我們正在經歷任何一個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野蠻生長!從野蠻到愚昧,從愚昧再到開明,即使再漫長的過程其總體的發展方向永遠不會改變。所以行業的規范必然是大勢所趨,誰也不能避免!至于這個規范的行業環境究竟什么時候能夠到來?也許是今年、也許是明年、也許是在不遠的第三年。期待不如從現在開始、從我們每個從業者自身開始,一起改變!!
來源:牙醫劉慶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