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相關卡波西肉瘤口腔科首診一例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口腔科(付茜、楊昆),皮膚科(劉彥春),病理科(周新剛),感染一科(肖江)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侵犯人體免疫系統后,造成免疫系統功能進行性下降,導致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發生的綜合征。其中,卡波西肉瘤(Kaposi sarcoma,KS)是最常見的AIDS相關性腫瘤。現報道1例口腔科首診的AIDS相關的KS。
1.病例資料:
患者男性,47歲,漢族,因發現口腔硬腭右側腫塊20 d,于2014年4月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口腔科首診。主訴:20 d前無明顯誘因右上后牙腭側出現黃豆大小腫塊,后逐漸增大,無痛,對應后牙松動。近半年自覺周身皮損加重,頻繁出現咳嗽、聲音嘶啞等類似感冒癥狀。有皮膚病史十余年,外院診斷“濕疹”。否認外傷史、手術史、輸血史、靜脈吸毒史、藥物過敏史及其他特殊病史。2.5年前曾有非婚性行為史。無類似家族病史。無吸煙、無飲酒。
查體:一般情況可,系統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型舌側牙齦及硬腭處可見紫紅色結節狀增生物(圖1),3 cm×2 cm×1 cm大小,質地軟,中央有潰瘍。2牙合面可見充填物,舌側牙齦退縮至根中1/3,II度松動。腭部正中可見白膜及充血面,用力擦拭可去除白膜。四肢及軀干皮膚可見泛發的色素沉著及褐色丘疹。
圖1患者初診時口內像示硬腭右側及牙齦紫褐色增生物,中央有潰瘍
實驗室檢查:血清抗HIV抗體初篩及確認試驗陽性。血常規中白細胞8.57x109/L,中性粒細胞4.73×109/L,紅細胞5.13×1012/L,血紅蛋白162 g/L,血小板221×109/L。肝功能檢查提示丙氨酸轉氨酶30.4 U/L,天冬氨酸轉氨酶23.8 U/L,總蛋白90.5 g/L。CD4細胞計數51個/μl(參考值為706~1125個/μl),CD4/CD8為0.04(參考值為1.00~2.00),HIV病毒載量15 859 copies/ml(檢測下限為20 copies/ml)。
硬腭增生物活體組織病理檢查:(上腭黏膜)被覆鱗狀上皮之黏膜組織,真皮層可見異型的梭形細胞彌漫浸潤,裂隙狀血管伴紅細胞漏出,可見病理性核分裂象(圖2)。免疫組化結果示CD31(+)、CD34(+)、細胞角蛋白(-),平滑肌肌動蛋白(+),波形蛋白(+),符合KS的診斷(圖3)。腭部白膜涂片鏡檢可見念珠菌菌絲。結合患者的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口腔活體組織病理學結果,診斷為AIDS、KS及口腔念珠菌感染,7牙周牙髓聯合病變。
圖2患者口腔硬腭增生物組織可見大量梭形細胞及紅細胞外滲(HE染色低倍放大);圖3患者硬腭增生物組織內的梭形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免疫組化染色低倍放大)
患者確診后轉至感染科治療,繼續完善頭顱、胸部、腹部和盆腔CT,未提示KS內臟轉移,完善細菌、結核、真菌、弓形體等AIDS常見機會性感染的病原檢測均為陰性。
治療計劃:該患者診斷明確后,予以氟康唑(100 mg,1次/d)治療念珠菌感染,同時給予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采用奈韋拉平片(0.2 g,2次/d)、拉米夫定片(0.3 g,2次/d)、司他夫定膠囊(30 mg,2次/d)聯合抗病毒治療。對KS暫未使用化療方案,定期門診復查。
8個月后復查顯示:患者口腔腭部KS及白膜完全消退(圖4)。血常規檢查示白細胞4.5×109/L,中性粒細胞1.93×109/L,紅細胞5.03×1012/L,血紅蛋白171 g/L,血小板192×109/L。CD4細胞計數91個/μl,CD4/CD8。為0.10,HIV病毒載量為陰性。肝功能及腎功能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
圖4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8個月后口內像,示腭部卡波西肉瘤及白膜已完全消退
2.討論:
KS臨床上分4型:經典型、非洲型、免疫抑制相關型和AIDS相關型,發病部位可累及皮膚黏膜、淋巴結及內臟。AIDS相關型KS的發生與人皰疹病毒8型感染、HIV誘導的免疫抑制等多因素有關。
AIDS相關型KS臨床多見于中青年男性,與其他類型相比其口腔損害最常見,約20%HIV感染者的KS始發于口腔,約70%HIV感染者的KS可侵犯口腔。最好發于腭部,其次是牙齦和舌背,也可侵犯頜骨。
口腔KS最初表現為突出于皮膚或黏膜表面的斑片,后逐漸擴大融合成斑塊、結節,大小可以從幾毫米至幾厘米,顏色由粉色逐漸轉變為深棕色。
本例患者為中年男性,有不潔性行為史,口腔發現硬腭部紫紅色結節狀腫塊,經過病理和實驗室檢查確診為AIDS相關型KS。本例KS呈結節狀,中心潰瘍,病損累及76舌側牙齦和硬腭,患者同時存在7牙周牙髓聯合病變,臨床上需要與7的牙周膿腫、牙齦瘤等鑒別,還要避免因僅關注口腔疾病而延誤全身病情。KS的典型特征以梭形細胞增生、裂隙狀血管、紅細胞外滲及慢性炎性細胞浸潤為主。
本病例的病灶組織病理檢查可見大量梭形細胞、血管裂隙及紅細胞滲…,免疫組化證實梭形細胞是血管內皮源性,符合KS的病理學診斷,組織學分期為結節期,病理檢查中還需與血管瘤、化膿性肉芽腫、血管肉瘤等疾病鑒別。HAART是目前治療AIDS的一線藥物。進展緩慢、局限于皮膚黏膜的AIDS相關型KS可首選HAART治療,發展迅速、癥狀明顯、累及內臟的AIDS相關型KS需先行全身化療,等病情穩定后再行HAART治療。
本例患者除口腔和皮膚外全身CT未見內臟KS侵犯,故首選HAART治療,方案為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奈韋拉平,經8個月治療后口腔KS消退,CD4較基線水平明顯上升,提示HAART治療有效提高了機體免疫力,遏制了KS的發展。目前,KS發病后1年死亡率高達30%,及時啟動HAART是降低KS發生率和死亡率的關鍵。對于局限的、對系統治療反應不佳的口腔KS,也可選擇局部治療,如手術切除、激光、病損內注射化療藥物及局部放療等。本例KS發生于口腔黏膜和皮膚,病理確診后制定了正確的治療方案,并積極門診隨訪,經過8個月治療患者KS已基本治愈,提示預后良好。本病例提示:AIDS相關疾病可首診于口腔科,口腔醫師應熟悉AIDS相關疾病的口腔臨床表現,不應忽略實驗室和組織病理學檢查,以免漏診或誤診,耽誤病情。
來源: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5年4月第50卷第4期
相關資訊
推薦產品
- 陽光笑臉無痛局麻儀Easy-‖團購
- 618陽光笑臉無痛局麻儀Easy-‖ 賠本賺吆喝 快來圍觀。科貿嘉友029-88651307
- 口腔隔離墊
- 口腔隔離墊
- 口腔反光板
- 材質:不銹鋼。 售價:150元/單面一套(4塊) 380元/雙面一套(5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