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上前牙缺失種植修復——i-Gen鈦膜在前牙區骨量不足種植修復中的應用
臨床案例分享
案例
患者年齡/性別
男,31歲
患者主訴
外傷后上前牙缺失約十年,要求種植修復。
診斷
(1)13、12、11、21、22、23缺失
(2)25殘根
(3)下頜左右第三磨牙近中水平阻生
治療方案
(1)13、21、23、25牙種植體植入術+GBR
(2)上部結構修復:先佩戴臨時牙修復體供患者適應并作為最終修復前的評估依據 。最終修復體為上頜左側尖牙至上頜右側尖牙種植體上部CAD/CAM鈦烤塑。
圖1圖2:患者主訴外傷后上前牙缺失約十年,要求種植修復。全景片發現缺牙區牙槽骨吸收嚴重,上唇部塌陷。
圖3圖4:(左圖3)牙槽嵴頂偏腭側水平切口,雙側附加切口翻開全厚粘骨膜瓣至鼻底,清晰暴露術區。(右圖4)小球鉆定位,擴孔鉆依次備洞,植入植體 ,可見13、23唇側骨壁缺損嚴重 。
圖5圖6:在骨缺損區周圍用小球鉆制備多個營養孔(可為骨再生提供良好的血運)將生理鹽水與骨替代材料混合后覆蓋于骨缺損區,再放置鈦膜,再修剪生物膜覆蓋于i-Gen鈦膜上。骨增量以后原有的軟組織量不足,需要增加軟組織的游離度,在唇側粘膜瓣底做減張切口,無張力的關閉牙槽脊頂的切口(植入扭力35牛 50轉)。
圖7圖8:(左圖7)黏膜對位縫合,(右圖8)種植術后曲面體層攝影。
圖9圖10:(左圖9)術后3個月,(右圖10)術后6個月。
圖11圖12:二期切開,取出i-Gen鈦膜口內照,見鈦網膜覆蓋區域均有大量的新骨形成。
圖13:二期切開縫合
圖14圖15:臨時修復取模
圖16圖17:臨時修復取模
圖18圖19:臨時修復體及戴入口內后的口內照
圖20圖21:(圖20左)完成最終修復后的口內照,(圖21右)種植術后12個月曲面體層攝影。
來源:網絡
下一篇:圖解:前牙間隙關閉過程上一篇:復雜CADCAM椅旁全瓷牙修復病例
此文關鍵字:宇森牙科電動馬達 |美學修復電動馬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