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面部三角區的感染
“面部危險三角區”與顱內感染
顏面部的靜脈通常無瓣膜,直接或間接與顱內的海綿靜脈竇相通。當人平臥時或受面部肌肉收縮的影響而使血液逆流,導致兩側口角至鼻根連線所形成的三角區內發生的癤子等感染,易循面部靜脈擴散至顱內,引發海綿靜脈竇炎或腦膿腫,故此區被叫做“危險三角區”
顏面部是人體毛囊和皮脂腺、汗腺最豐富的部位,易發生毛囊炎。單個毛囊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稱為“癤”;相鄰多個毛囊同時發生急性化膿性炎癥稱為“癰”。
引起面部癤、癰的局部因素主要為皮膚不潔,修面引起的面部皮膚外傷后細菌感染;全身因素也可導致面部癤的發生,多見于年老體弱、全身衰竭、消耗性疾病或糖尿病患者。
癤子初起時皮膚上出現紅腫疼痛的小硬結或錐形隆起,有觸痛,2~3日內中央組織壞死、溶解而形成小膿腫,硬結頂部出現黃白色膿頭,周圍發紅,患者自覺局部發癢、燒灼感及跳痛,逐漸膿頭自行破潰,有少許膿液排出,疼痛減輕,或膿頭成為一個膿栓,與周圍組織分離,脫落,炎癥逐漸減退,創口自行愈合。
病程中除了頜下及頦下淋巴結可能出現腫痛不適外,一般無全身癥狀,但如處理不當,如搔抓、挑刺或擠壓癤,可使炎癥擴散,局部紅腫疼痛范圍增大,甚至轉為癰,伴發面部蜂窩組織炎。
面部癰好發于皮膚較厚的唇部,又稱唇癰,上唇多于下唇,男性多于女性。可由一個癤發展而來,也可由多個毛囊感染而來。感染可累及皮下脂肪、筋膜及肌肉組織,形成迅速增大的紫紅色浸潤塊,引起局部蜂窩組織炎。
患者唇部高度腫脹,皮膚色澤紫紅,表面可見多個黃白色膿頭,疼痛劇烈,自行破潰時間較長,破潰后溢出膿血樣分泌物,膿頭周圍組織壞死,經較長時間溶解、分離后,形成多個膿栓脫落后的蜂窩狀腔洞。
治療不及時,各個腔洞之間皮膚、黏膜或皮下組織也逐漸壞死,最后導致整個癰病變區中央部上皮組織壞死脫落,形成較大組織壞死創面。患者因唇部極度腫脹、疼痛和張口受限而導致飲食、言語困難;
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全身中毒癥狀明顯,畏寒、高熱、頭痛、食欲不振,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易出現顱內感染、敗血癥、膿毒血癥以及繼發的中毒性休克和水電解質紊亂而危及生命。
來源網絡
嘉友科貿整理
相關資訊
- 假牙的正確摘戴方法
- 《島嶼說》雷佳
- 下頜義齒支持不足,穩定性差,沒吸附力修改調整方法
- 《故園戀》徐霞
- 徐霞《三峽之書》
- 阿古拉《思念陪著鴻雁飛》
- 徐霞 廖昌永《遠情》
- 骨增量
- 何炫麗《梅花賦》
- 顯微鏡下活髓牙嵌體預備標準化操作-馮曉丹
推薦產品
- 牙寶寶醫用成人、兒童口罩
- 牙寶寶醫用成人、兒童口罩,滅菌3層醫用口罩。 科貿嘉友029-8865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