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CT | 牙體牙髓中的臨床應用
通過上篇【CBCT | 如何使用傳統根尖片】對傳統X片使用的討論,以及中篇【CBCT | 基本原理】為CBCT工作原理進行闡述,相信各位已經在影像學檢查上已經有更全面的理解。
上篇:CBCT┃如何使用傳統根尖片
中篇:CBCT┃基本原理
所以本推送直入主題,探討CBCT的臨床應用和局限性。最后,希望經過這次橫跨3篇推文的專題討論,能為關注李亨利的你們帶來實際操作的指導意義。
1,根尖周炎的探測
a- 11和21根尖影像無異常,但患者主訴該區有間歇的鈍痛
b-CBCT顯示21腭側有透射影,根管治療后患者癥狀消失
前文中已經討論了能顯示在傳統X片上根尖周暗影,其范圍一定侵犯到皮質骨。然而CBCT卻能精準探測只局限于松質骨中的病損,讓臨床醫生能早診斷、早處理,提高現代牙體牙髓治療的成功率。
Lofthag-Hansen et al.(2007)在后牙區進行CBCT和雙角度根尖片的對比,當以牙齒為單位,CBCT比根尖片多探測24%的根尖暗影;若計算牙根的話,則能多觀察38%的暗影,尤其對于下頜第二磨牙,其二維圖像容易被外斜嵴和下頜神經管等解剖噪點的影響(anatomical noise)。
Low et al.(2008)比較根尖片和CBCT對于上頜磨牙根尖周炎的診斷,發現CBCT能多探測34% 的根尖暗影。尤其當根尖位置靠近上頜竇 (<1mm 距離)時,根尖片的診斷敏感度顯著降低。Estrela et al. (2008)報告根尖片和全景片對于探測根尖周透射影的敏感度(sensitivity,即真陽性的比率)為0.55和0.28,而CBCT的敏感度和特異度都 (specificity,真陰性的比率)則高達到1。
類似的實驗也同樣證實了CBCT擁有100%的sensitivity和specificity(Patel et al. 2008)。換言之,CBCT掃描基本等同于真實患病情況,能夠作為除病理學檢查以外的,無創性診斷金標準。
2,用于研究根管治療臨床療效
PAI index by ?rstavik et al. 1986
成功的根管治療被定義為臨床癥狀的消失和根尖周炎癥的愈合。過去大部分臨床實驗都使用根尖周指數(periapical index, PAI),就是通過比較X片上透射影大小的改變來判斷愈合情況 (?rstavik et al. 1986)。 但是正如我們在【CBCT | 如何使用傳統根尖片】所討論的,根尖片難以標準化拍攝角度,導致重現性(reproduction)較差;另外,已經有文獻報導其低估根尖周炎的發生率,容易出現假陰性 (Estrela et al. 2008),這些缺點都影響了以往文獻的說服力。
36術前X片,無根尖暗影;
1年回訪X片,根尖周無異常,診斷為成功的根管治療;
CBCT對同一個36進行術前掃描,無根尖暗影;
1年回訪使用CBCT,發現新出現的根尖暗影,診斷為和X片完全相反的根管治療失敗。
CBCT掃描不受解剖噪點影響,對根尖周組織還原度高,而且還能做出精確的線性和容積測量,這些特點都十分有利于對骨損愈合的監控。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文獻當屬由 Patel 在2012年發表的根管治療術后1年回訪臨床實驗,是第一篇應用CBCT進行術前及術后后掃描比較的研究。
根管治療1年后總的愈合率 (完全愈合+正在愈合)分別是85% (CBCT)和95% (X片);
對于感染根管 (有術前根尖暗影),由CBCT確診的根尖周愈合率是86%,低于X片得出的90%;而對于非感染根管(沒有術前暗影),CBCT的愈合率僅為82%,X片為99%;
無論以牙根或牙作為計算單位,CBCT所發現未愈合的根尖周透射影都要比X片多,有統計學意義;
CBCT探查到新出現的根尖暗影是X片的14倍;
在CBCT分組中,非感染根管的愈合率(82%)反而低于感染根管(86%),作者歸因于治療過程中由術者引起的交叉感染,例如非無菌手套觸碰器械、滲漏的橡皮障隔濕、根充的牙膠尖未消毒等。
上述的結論顛覆了過去對牙體牙髓病學一直以來的認知,讓我們重新對X片評估的療效保持批判的態度。另外,若要提高現代根管治療的成功率,各位必須遵循更加嚴謹的無菌操作理念,其中橡皮障的使用已經是最低線的要求。最后,CBCT的高精確度,對于治療方案的選擇也帶來巨大的變化,譬如根管再治療的時機、一次性根管治療的選擇等。
3,根尖周手術的術前評估
CBCT一直被倡導用于評估和設計根尖周手術方案 (Rigolone et al. 2003; Tsurumachi & Honda 2007; Kim & Kratchman 2006)。三維重建圖像讓臨床醫生能判斷根尖與鄰近重要解剖結構的關系,如下頜神經管、髁孔和上頜竇等。除外,還能精準測量骨損實際大小、與牙根的關系、皮質骨板厚度、骨開窗情況和牙根的傾斜角度(Nakata et al. 2006)。
CBCT掃描還能配合3D打印技術,把掃描的術區立體重建并打印出來,得出真實比例的研究模型,有助于術者對手術方案的設計和過程的演練(Scarfe et la. 2006)。
4,牙外傷的評估
左側為外傷后11,21的根尖片,僅見21牙周膜間隙增寬;
右圖為CBCT對21 掃描,清楚看見牙齒的側向脫位和牙槽骨折;
對外傷牙齒進行CBCT掃描,能從多個層面去分析牙槽骨的損傷情況,和牙齒實際移位程度。Cohenca et al. (2007a)對外傷病人進行研究,發現CBCT能夠準確診斷皮質骨骨折。
尤其是對于水平根折的病例,過往只能通過多角度根尖片來能確定裂紋的存在,但裂紋還是有可能無法被X線探測。但隨著CBCT的發展,已經有文獻報道其有效提高對水平根折診斷的敏感度(Terakado et al. 2000)。
5,根管解剖的評估
上頜側切牙擁有雙根管
在CBCT的掃描中,根管形態能在三維的條件下評估,能準確顯示根管數量和多個根管之間的聯系。根據Matherne et al. (2008)的間接體外研究(ex vivo),牙體牙髓專科醫生單憑閱讀數碼X片,即使一個牙齒進行多個角度拍攝,還是有40%的樣本牙齒出現至少一個遺漏根管。
對于最容易被疏忽的上頜磨牙MB2根管,CBCT正確判斷其是否存在的幾率高達79%,與金標準的牙齒切片(sectioning)準確率無統計學上的區別(Blattner et al. 2010)。所以,即使對于非手術性的根管再治療(non-surgical retreatment),CBCT也能提供巨大的治療價值。
a-根尖片顯示31牙根吸收;b,c,d-對31的CBCT掃描清楚顯示內吸收范圍和程度,舌側牙根已穿通;
對于牙根吸收的情況,CBCT能反映病損來源、位置和進展程度,有助于治療方案的制定。例如外吸收一般只能通過手術進行干預,而內吸收則需要根據程度來判斷保留價值。
6,CBCT的局限性
一部分CBCT的像素還是不如傳統X片,前者空間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僅為2線對/mm-1,而后者高達15-20線對/mm-1(Farman & Farman 2005; Yamamoo et al. 2003)。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這方面的局限性已經被逐漸克服。
a- 右上2的金屬充填體導致圖像出現散射和射線硬化;
b- 當散射影像與牙釉質重疊時,容易被誤診為齲齒的透射影 (黃箭頭);
另一個重要的局限性就是由高密度材料(如金屬樁和全冠)或者鄰近組織(如牙釉質)所產生的散射和射線硬化,對CBCT成像質量的影響(Mora et al. 2007)。尤其當這些影響因素特別靠近檢查區域時,那CBCT就不能提供足夠的診斷價值,這時候臨床醫生就要考慮其他影像學檢查手段(Lofthag-Hansen et al. 2007; Estrela et al. 2008)。
最后一個局限性就是掃描時間,因為時間越長,患者越容易在掃描期間晃動,而且即使是輕微的位置改變也足以影響圖像的精確性。所以牙體牙髓中CBCT的應用一般建議采取局部視野,縮小掃描區域,縮短時間,降低患者移動的可能性。
總結
傳統的口內X片具有高性價比、高分辨率的特點,仍屬于第一線的影像學檢查手段。然而在某些特定情況,CBCT所提供的3D圖像更有助于診斷和治療。CBCT對于牙體牙髓治療中的價值是毫無疑問的,但目前為止,仍被視為與X片互補的方法,而非完全替代2D圖像。作為臨床醫生的我們應該有針對性地作出選擇,務必將患者暴露在最小輻射的同時獲得最大診斷信息。
李亨利
MDS(Endodontics)
擁有香港大學臨床碩士學歷,接受香港專科培訓的牙體牙髓醫生。現奔走于深圳、香港、廣州多地,致力為內地患者提供規范和專業的治療體驗,更樂于與各位同行分享循證牙體牙髓病學的理念。
來源: 李亨利 e看牙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