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爾矯治器(FRl)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原理
•FR主要作用部位在口腔前庭區
•矯治器用唇擋、頰屏遮擋住唇、頰肌,使發育中的牙列免受異常口周肌功能影響
•使牙弓、頜骨在長、寬、高三個方位上能最大限度地發育
•唇擋、頰屏可以牽拉前庭溝處的骨膜,刺激該部的齒槽骨生長
適用范圍
功能性矯治器主要應用于兒童生長發育旺盛期及混合牙列期,這是較好的治療期,恒牙列早期也可以使用,因功能矯治器是通過改變神經肌肉的活動而影響骨生長和牙合發育的。故當面部生長接近完成時,功能矯治器的療效就受到限制。
功能性矯治器可用于口頜面肌功能異常所引起的錯牙合畸形,以促進正常的功能活動,為頜面骨骼和牙牙合提供有利的環境。主要用于AngleⅡ類下頜后退位、功能性反牙合、交叉咬合、深覆蓋及安氏Ⅲ類錯牙合等的治療,也可用于保持治療的效果,但不適用于牙列擁擠、牙齒錯位及拔牙病例。
法蘭克爾矯治器(FRl)的制作方法
1.用蠟將下頜前突2—3mm、開牙合2~3mm的咬牙合關系轉移至牙合架上.
2.雕刻上頜模型的側穹窿及下頜模型的前穹窿,使穹窿底距齦緣10—12mm。
3.取印模前,如果未用分牙橡皮圈將上頜尖牙、磨牙與前磨牙分開,則需要在
上頜模型的尖牙遠中和磨牙近中雕刻一條槽溝 。
4.在模型上標出頰側盾所處的區域,給該區域放上一層蠟。蠟的厚度是:牙齒部分為4~5mm,牙槽粘膜部分為2二3mm.用蠟刀在牙合面將蠟,忉成。上下兩塊,這樣就可以將上下頜模型打開了。
5.用直徑0.9mm的鋼絲彎制上頜唇弓。唇弓在切牙處應為理想形態,在側切牙的遠中應彎曲向上,然后進入頰側盾。唇弓在頰側盾內的波浪曲必須距離蠟面0.5mm.其它附件的固位曲也應如此。
6.用直徑0.8-0.9mm的鋼絲給上頜尖牙彎制環抱卡環,環抱卡環應從尖牙遠中的槽內進入頰面
7.用直徑1.2—1.3mm的鋼絲彎制腭弓。腭弓須均勻離開上腭粘膜l一2mm,從磨牙近中的槽內進入頰側。在距蠟層表面0.5mm處,給鋼絲彎制固位曲,然后再將鋼絲折回到第二乳磨牙抬面,形成牙合支托。如果乳磨牙脫落,則在第一恒磨牙殆面形成駘支托。
8.用直徑0.9mm的鋼絲彎制支持唇墊的弓絲.在模型上畫出唇墊所處的位置,給該處覆蓋薄蠟片。由于制成的塑料唇墊需磨去內表面lmm,所以在唇墊處的弓絲應離開模型2mm。用粘蠟在塑料不將覆蓋處將鋼絲固定在模型上.
9.用直徑0.9~1.Omm的鋼絲彎制帶刺突的舌弓。刺突沿尖牙向下彎曲,在第一前磨牙根部構成“u”形曲,然后再向上彎曲,玖尖牙或第一前磨牙遠中出來,進入頰側。刺突應與下頜牙弓舌側粘膜接觸,葡舌弓不得與下頜前牙接觸.假如病人按要求佩戴了FR1,FR1也真正行使了功能,則需要每隔2~3個月將刺突向前調節2-3mm。也可以用直徑1.2mm的鋼絲連接舌墊,代替舌側鋼絲刺突行使功能。
10.最后,用塑料制作頰側盾、唇墊。頰側盾中部厚度不應超過2mm,其邊緣厚度可為2.5~3mm,以便磨改拋光、唇墊厚度可為3mm,但需要從內側磨除lmm。
關于FR1制作方法的幾點改進
支持唇墊的弓絲在進入頰側盾前,先彎制一個高6mm、開口向下的垂直曲。將
該垂直逐漸打開,會使唇墊逐漸向前移動。唇墊應與舌側刺突同步前移,每3-4個月調節一次如果未給支持唇墊的弓絲彎制這種垂直曲,則可以采用下列兩種方法向前調節唇墊:
(1)從頰側盾中拔出支持唇墊的弓絲,調節完畢后再將其重新粘結到頰側盾上
(2)在頰側盾的前下部,設置矢狀螺旋器,以便調節唇墊的位置。
假如用舌側墊代替舌側刺突行使功能,則可以在舌側墊前增加塑料來達到為其加力的。
特別注意:
1.去除連接唇墊的鋼絲后,應將其它鋼絲增粗0.1~o.2mm。否則,矯治器容易變形。
2.不將唇弓設置在上頜切牙的唇面,而是將其與上頜切牙臘墊連接在一起塑料切牙殆墊的功能如下:
(1)增加FR1的穩定性,減小戴矯時的不適感,
(2)如果配合進行咀嚼肌靜力訓練,則能夠將上下頜切牙壓低,
(3)假如在上頜切牙唇面將塑料加高幾毫米,就能在上頜切牙上維持方向朝后的作用.
特別注意:
改善了矯治器的穩定性,或許會削弱某些肌肉反射的建立,必然需要再配合其它。
來源于口腔醫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