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期牙列(病例2.7)
8歲的男性患者,處于混合牙列期,圖2.17上圖是當時的咬合像,下圖是1年后的咬合像(正面和牙合面)。
圖2.17
這個時期會發生什么?
恒側切牙已萌出。
如何描述該錯牙合?
I類切牙關系,UR1反。上下牙列均有擁擠,UR2腭側錯位。
這個時期矯正反的優勢有哪些?
● 可以去除任何下頜骨的錯位
● 避免LR1發生牙齦退縮。
● 正常覆有利于咬合穩定。
該病例正畸治療需求指數(IOTN)是什么?
取決于下頜在后退接觸位(RCP)和牙尖交錯位(ICP)時移動的距離。該病例中大于2mm,提示IOTN為4.c. 如果在1~2mm之間,IOTN為3.c, 小于1mm為2.c.
怎樣治療該病例?
使用活動矯治器唇傾UR1,糾正反。也可以采用2x4固定矯治器,但UR2的位置使矯治難度加大。
怎樣設計活動矯治器?
● 固位體可在UR6、URD和ULD、UL6設計箭頭卡環(或者UR6、URE和URE和UL6設計雙臂卡)(0.7mm的不銹鋼絲)。
● Z型簧(0.5mm不銹鋼絲)推UR1唇傾。
● 覆蓋后牙的板(打開咬合,使UR1移動)。
什么是選擇性牙齒發育不全?
選擇性牙齒發育不全(Selective tooth agenesis,STHAG)是任一牙列階段的牙發育異常。其他描述中最常見的是牙發育不全,其精確的定義是6顆或少于6顆恒牙發育性缺失(不包括第三磨牙)。
在歐洲人群中這種情況的普遍特征有哪些?
● 恒牙列報道的比例為4 % ~ 6 % , 乳牙列為1%~2%。
● 女性較男性常見。
● 嚴重程度可由一顆牙缺失到所有恒牙缺失(無牙癥),但非常罕見。
● 嚴重的牙發育不全(少牙癥)是指超過6顆恒牙缺失(第三磨牙除外)。
● 常見的缺失牙為下頜第二前磨牙,上頜側切牙和上頜第二前磨牙。由此引出“切牙-前磨牙”牙發育不全的專業術語。
● 牙發育不全和過小牙(牙齒尺寸減小)常常相
關。一些病例可見普遍性的過小牙,并且出現增加復雜性的錐形牙,導致散在間隙。有些病例中的過小牙只影響特定的牙齒,最常見為較小或釘狀的側切牙。
出現這種情況的病因是什么?
STHAG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包括環境和遺傳因素。兩種主要的牙發育不全形式如下:
● 不伴綜合征的STHAG(遺傳性)。
● 伴隨綜合征的牙齒發育不全。
遺傳性(不伴綜合征)的STHAG怎樣遺傳?
遺傳模式是多變的,可發生于常染色體顯性基因、常染色體隱性基因或伴性性狀。STHAG可見于乳牙列和恒牙列,恒牙列更常見。發生于乳牙列時,提示恒牙列牙齒發育不全的可能性。
舉例伴隨綜合征的牙齒發育不全
● 唐氏綜合征。
● 外胚層發育不良征。
● 色素失調征。
● 軟骨外胚層發育不良征。
嚴重STHAG相關的主要臨床特征有哪些?(圖2.18)
圖2.18
● 嚴重的STHAG常與后縮側貌相關,伴下前面高減小。垂直比例減小的病例常導致覆加深。
● 口內特征根據只有1顆牙先天缺失的輕度病例或超過6顆牙缺失的重度病例而不同。嚴重病例通常有散在間隙和乳牙滯留。
● 常伴隨過小牙,可以是局部(釘狀側切牙)或廣泛的。
● 很多病例的滯留乳牙可以保留至成人階段。下沉的乳磨牙往往提示繼承恒牙缺失。
● 多顆牙缺失的病例,繼承恒牙缺失可導致頜骨發育不全,牙槽嵴狹窄。有時會出現側方開牙合。
牙齒發育不全病例的主要治療方法是什么?
控制牙發育不全的兩種主要方法:
● 采用正畸治療重新分配間隙,修復缺失牙和過小牙。
● 正畸關閉間隙,進行最少的修復。
牙發育不全影響治療方案的因素有哪些?
● 潛在的錯牙合。
● 要認識到牙發育不全可以影響所有的錯牙合類型,要根據骨型、間隙的需求量和支抗要求決定打開或關閉間隙。II類病例中,需要間隙來減小覆蓋,解除擁擠,或者對舌傾的上前牙段施加轉矩,因此上牙弓最好是關閉間隙。
● 但II類病例已由功能矯治器生長改建或正頜手術(生長完成后)解除前后向不調后,也可以考慮擴開間隙。
● III類病例:擴開間隙對反覆蓋有利,可以唇傾上前牙維持I類切牙關系。
圖2.19中的III類病例有1顆過小的UL2, UR2和所有的第二前磨牙先天缺失,第二乳
磨牙滯留但預后不佳,治療方案是什么?
圖2.19
為了調整切牙III類關系,考慮擴開間隙修復UR2和過小的UL2。所有低的第二乳磨牙拔除并關閉間隙。
乳牙需要長期保留的病例,哪些因素會提示不良預后?
● 存在修復體或齲壞。
● 牙根形態不佳(牙根吸收)。
● 松動。
● 下沉。
● 粘連。
● 病理現象。
繼承恒牙缺失的情況下往往保留乳牙。第二前磨牙缺失時常見低或下沉的第二乳磨牙,可作為牙發育不全的首要臨床指征。
圖2.20中UL2的外觀
圖2.20
釘狀或過小牙。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釘狀或過小的側切牙可導致牙量不調。為了改善過小牙的美觀性,正畸治療常常會在過小牙近遠中推出間隙以便復合樹脂修復。
修復的時機可以變化。存在散在間隙的病例,可以在矯治前進行修復。如果牙齒有扭轉,可能難以確認其長軸。這類病例可以在矯治完成拆除矯治器之前或之后進行修復,最好是在拆除之前。后一種方法的優勢是牙齒可以修復至最理想的尺寸,剩余間隙可以通過正畸關閉。在演示病例中,牙列排齊后暫時不納入過小的UL2,以便復合樹脂修復。修復后再粘結托槽完成矯治。當患者選擇不修復時,應進行提醒:如果過小牙周圍所有間隙關閉后,咬合和審美效果會受影響。
圖2.21中的病例采取什么治療措施?
圖2.21
UR2呈釘狀,UL2缺失。由于切牙III類關系且沒有擁擠,決定為UL2推出間隙,并修復UR2。為了改善美觀性,方便重新分配間隙,修復了UR2,并在最終關閉間隙結束矯治前在弓絲上結扎假牙代替UL2。
圖2.22所示病例中,UR2缺失,UR3未萌出,腭側異位。主要的解決方案是什么?
圖2.22
UR3需要機械助萌,正畸排齊。萌出后再考慮缺失UR2的間隙推開或是關閉。
治療方案選擇:
● 推開間隙修復UR2。
● 關閉間隙,復合樹脂修復UR3模擬UR2形態。
所示病例采取了第二種方案,因為下牙列存在擁擠,需要拔除前磨牙矯治。由于這是安式I類錯牙合,上中線會偏向缺失UR2的一側,所以拔除UL4、LR4和LL4,并用UR3代替UR2。
UR3怎樣改形成為缺失的UR2?
近中邊緣嵴用復合樹脂修復,磨平牙尖,局部漂白UR3。
考慮到未來修復缺失側切牙,或關閉間隙在側切牙位置納入尖牙,決定擴開間隙的影響因素?
● 錯牙合和骨型:
○ II類病例需要間隙來減小覆蓋,解除擁擠,更傾向于關閉側切牙間隙。雙側側切牙缺失的病
例關閉間隙治療后的對稱性審美效果更好。
○ III類病例,為缺失的上頜側切牙推開間隙對于糾正切牙關系更有利。
● 尖牙的尺寸、顏色和形狀:考慮是否納入尖牙關閉間隙時,尖牙的尺寸、顏色和形狀是影響審美的重要因素。尖牙通常具有大的圓形的偏黃的牙冠,且齦緣較高。低位的笑線不用過多考慮齦緣高度。當上頜尖牙不利于審美時,可能考慮拔除后牙段的牙齒,同時為缺失的側切牙推開間隙,
進行修復。
● 擁擠程度:擁擠的錯牙合畸形患者伴隨側切牙缺失時,更適合關閉缺牙間隙的治療方案。這種方法避免了修復治療和拔除健康牙。
● 對側的側切牙外觀:
○ 上頜單側側切牙缺失時,對側側切牙的尺寸是修復缺失牙所需間隙的指標。
○ 對側側切牙過小或呈釘狀時,需要間隙修復過小牙至平均尺寸。
○ 如果雙側側切牙缺失,對稱性有利于治療的美觀性。
牙發育不全治療時機的影響因素?
重度牙發育不全,特別是伴隨過小牙時,患者通常很注意早期混合牙列的間隙。如果存在散在間隙,上頜前牙段可以通過修復過小切牙恢復改善,這一時期可能并不適合開始正式的正畸治療。
生長大部分完成時進行修復治療最佳。15~16歲時可進行樹脂粘結橋體修復,18歲或以上才能進行種植修復,此時面部生長才基本停止。考慮到修復的最佳時機,正畸治療最好延遲進行,使正畸結束后順利過渡至修復階段。
牙發育不全病例影響正畸保持的因素有哪些?
重度牙發育不全病例中,明確的治療方案應該包括修復方法,這對于正畸結束到修復之間的精確保持非常重要。患者獲得保持器后,應全天佩戴至修復階段,以保持牙齒位置。如果患者早期接受治療,在修復前需要長期保持。
在需要修復的牙位,可摘式保持器應包含橋體和金屬阻擋以維持正畸后的間隙。要保持后牙段間隙時,佩戴保持器的動力會有變化。如果不佩戴保持器,可以導致牙齒移動(牙冠或牙根),有時會導致修復前再次進行正畸治療。
來源于口腔領航
相關資訊
推薦產品
- 宇森口外噴砂槍CA-1
- 宇森口外噴砂槍CA-1
- 宇森機擴C-SMART-1PILOT領航者
- 宇森新品機擴領航者C-SMART- 1PILOT震撼上市,超越想象的創新,難以置信的突破超大屏,真無線全功能手柄,操作更方便,300°旋轉機頭,無懼任何刁鉆的角度。 科貿嘉友029-8865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