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6年將建20家網絡醫院
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互聯網+”行動計劃(2015-2020年)的通知》,指出到2017年底前,網絡醫院試點達到10家;到2020年底前,網絡醫院試點達到20家。
2014年10月,廣東省首家網絡醫院正式上線,該院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為依托,采用由第三方提供網絡平臺,在社區醫療中心、農村衛生室、大型連鎖藥店等地建立網絡就診點的運行模式。患者可以在網點通過視頻通話的方式與醫生在線交流,完成問診,醫生根據病情開具處方后,患者在社區醫療中心或藥店即可直接拿藥。據悉,廣東網絡醫院的建立意在通過遠程醫療的模式,提升社區、鄉鎮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水平,破解基層醫院“有病不能醫”的困境。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首家網絡醫院已經在廣東21個城市、120個縣區建立了1500個接診點,但推進仍存在很大難度。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網絡醫院必須解決診斷依據與實際病情匹配度的問題,解決醫保報銷、多點執業、醫療信息共享、事故認定等內容的接軌。
盡管試點近一年時間,廣東省首家網絡醫院尚未取得預期效果,但廣東省仍將“互聯網+醫療”作為了未來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重點工作。新出臺的《通知》還指出,要建立全省醫療大數據庫,推廣電子處方、電子病歷應用,推進醫療資源、醫療數據聯網共享。建立省、區域(市或縣級)二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開展在線健康咨詢、健康管理等服務。建設智慧醫療健康云平臺,開發移動醫療APP。推進網絡醫院試點建設,構建連接省域三級醫院、縣(區)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連鎖藥店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并逐步建立遠程診療、遠程影像、遠程心電和遠程檢驗中心,發展網上預約、掛號、分診、候診、支付、遠程診療、醫患互動等網絡醫療服務。探索推進醫院、醫保系統、藥商等信息互聯,發展和規范互聯網藥品交易、藥品信息等服務,支持第三方交易平臺依法參與互聯網藥品經營活動。
轉:醫學界產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