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預備臨床注意
一.臨床治療步驟及注意點
1、開髓孔的要求(髓腔預備):
去除全部髓頂;
開髓孔的壁應與根管的根尖1/3成直線,器械與冠部根管壁無阻力;
使暫封藥固位良好;
提供沖洗液存流的空間,盡小破壞牙體組織。
步驟:局麻---上橡皮障---去除所有腐質---揭髓頂---形成與根尖1/3的直線。
2、根管長度的確定
做根尖1/3預備之前,一定要有準確的工作長度。
(1)術前片減去2mm作為估測根管長度(IL)
(2)06或08#銼并做尖端預彎插到估測根管長度,預備根管到10或15#銼進入根管,并有嘬住的感覺,如果開始根管直徑大于10或15#銼,可直接選擇可嘬住的銼做診斷根長測量。
(3)平行投照X片。
(4)WL=IL±d-1,+如器械短于根件孔,-如器械超出根件孔。
(5)如果器械距離根件孔4mm以上,應重新調整診斷絲照相。
(6)照診斷絲前如用根長測量儀調整診斷絲的長度,可避免診斷絲距離根尖孔過大。
3、根管沖洗的原則
沖洗應包括沖洗的次數,沖洗的液量和沖洗的深度。根管預備前、每次換銼、試主牙膠之前及封藥之前均應沖洗,每次沖洗液量在1-2mm以上。沖洗液的作用:沖洗,消毒,潤滑,溶解有機物,漂白。最常用的沖洗液是NaOCl。 根管預備一定要在濕潤的條件下進行。沖洗器應為尖端側面開口,沖洗器應疏松地置于根管內。機械沖洗作用只發生在沖洗器達到的部位,因此,沖洗器應放到足夠的深度,沖洗的速度不要過快,力量不要過大。
4、根管預備的原則
根尖1/3預備之前一定要有準確的工作長度;根管預備時一定保持根管濕潤,保證足夠的沖洗;根管銼不可跳號;根管銼應預彎;根尖最小擴大為25#,便于充填;根據初銼的不同,每個牙的MAF不一,一般比初銼大2-3號。MAF小于60#,應做4mm的后退預備,每次1mm。如果MAF大于60號,應后退擴大2號。冠部2/3的預備:目的是提供足夠的通道便于側壓器達到根尖區。側壓器應能達到根尖2mm,否則不能形成很好的根尖封閉作用。GG BUR 2#應達到不少于根尖6mm,或工作長度的2/3,GG BUR 3# 比GG BUR 2#短2-3mm。根管壁的再休整:MAF銼預彎達到工作度,使根管壁光滑。用側壓器檢查根管預備的錐度情況。與MAF 相應的側壓器應能自如地到距根尖1-2mm; 根尖狹窄區明顯,并有明顯的停頓(STOP);根尖區幾mm內無碎屑沉積;根管壁光滑無臺階;根管冠2/3錐度足夠,大于牙膠的錐度和相應的側壓器的錐度。
5、根管充填注意點
根管充填方法:冷側壓, 熱側壓,垂直加壓。
主牙膠尖的選擇: 可自由地進入距根尖1-2mm處,并有緊縮感(TUGBACK); 與預備的MAF 相一致或稍大; 能達到工作長度0.5mm內; 在根尖狹窄處被阻。
根充注意事項: 根充糊劑應只涂于根管壁; 使用紙捻或與MAF 相當的銼涂糊劑; 主牙膠尖尖端蘸上糊劑插到工作長度; 側壓器應能達到距工作長度1-2mm; 一般**2-3只與側壓器錐度一致的輔尖;術后根尖片發現如果主尖短或超2mm,應重新充填。
二.臨床病例分析
1鈣化的治療
1.根管口的尋找,定位和穿通:
(1)尋找根管口的最重要的工具:直頭的牙科尖探針。
髓室底:堅硬的牙本質,無卡住的感覺(Stick)
根管口:一定的壓力,探針能進入少許,有卡住感,此時可再用X線確定是否是根管口。用 08#,10#銼,根管探針(canal pathfinder)逐步擴通根管。對高度鈣化根管,根管探針作用更大。
(2)顯微鏡或放大鏡幫助找根管口。
(3)大多數根管口1-2mm處彎曲,應去除頸部牙本質懸突;如果仍找不到根管口,可用2#長圓鉆鉆入根管口1-2mm。應注意隨時干燥髓室底,黑色髓室底與白色的修復性牙本質的根管口(white spots on the dark floor)是尋找根管口的標志。
(4)EDTA 對尋找根管口有幫助。
(5)問題與對策
側穿:表現---出血(應排除鈣化根管活髓出血),也可以不出血。
盡早發現;06#,08#K銼診斷絲照像。
處理:穿孔處用Ca(OH)2封閉+永久充填材;或用MTA封閉。穿孔小于1mm(探針尖或10#銼),預后良好;大于1mm,長期療效不肯定。穿孔發生后只能用生理鹽水沖洗,不能封FC 或CP,只能封Ca(OH)2糊劑。失敗病例表現:穿孔處牙周骨質吸收;可行牙周手術修補(MTA),或從根管內修補(顯微鏡下,MTA)。
2.根管通暢和預備:
21mm長的08#或10#K銼是最有效的穿通根管的工具;注意將銼尖端1mm預彎。
根管通暢時大量NaOCl沖洗溶解碎屑。
每次1-2mm銼入根管, NaOCl沖洗,反復重復每次加深1-2mm。當08#銼達到工作長度時,應照X片確定;并作上下提拉動作,擴大根管,直到10#銼可自由到達工作長度。
EDTA、超聲波根管預備有幫助。
2根管預備中的問題
(1)工作長度的喪失
原因:根管堵塞,肩臺形成,器械折斷,根尖區牙本質碎屑堆積等。
預防原則: 參考點固定
止動片位置固定
預彎所有根管銼
注意根管銼的彎曲應與根管彎曲一致
X線投照角度要一致
保持根管的原形預備
反復用小號的銼通暢根管 (recapitulation)
逐號預備根管。
(2)根管堵塞:
原因:牙本質碎屑,充填材料堵塞根尖區等。
預防原則:開髓之前去凈齲壞組織和無基釉等
根管口預備要充分;
大量沖洗可去除碎屑;
根管銼再次進入根管應清潔;
根管銼不可跳號;
反復使用小號的銼通暢根管(recapitulation);
根管銼不可過度旋轉或用力;
勿在干燥情況下預備根管;
暫封完善;
處理方法:試用15#K銼或擴大器通過堵塞處
10#K銼尖端3-4mm彎成45度角,沿堵塞物周緣旋轉進入,尋找卡住的感覺(catch),一旦卡住,采用向根尖部旋轉和小量提拉的動作,通過堵塞部。并照X線確定。EDTA 有幫助。
如果堵塞部不能通過,應預備到堵塞部位,并做根充,定期觀察;也可塑化根尖部,塑化加根充。必要時根尖手術。
(3)肩臺形成(Ledging)及肩臺通過術:
原因:根管銼無預彎、肩臺形成等。
換銼過快,跳號。
預防肩臺形成:細小,彎曲,鈣化根管的預備步驟
準確工作長度
髓腔內充滿NaOCl
預彎06#,08#10#根管銼,逐漸達到工作長度,采用逐步根管銼預備法,1-3mm短程提拉(in-and-out strokes)。
早發現肩臺可去除,25#或30#銼產生的肩臺去除
較困難。方法同通過根管堵塞物。
(4)器械折斷及取出方法:
預防::
① 及時更換新銼:
② 根管銼達到工作長度后,只能做銼的動作,1-3mm提拉;切勿旋轉
H銼的使用:H銼只能在寬松的根管內做提拉運動。
處理:器械折斷于根管口,可沿器械周緣用小鉆針暴露器械2mm,用小血管鉗取出。
器械折斷于根管深部,用超聲波方法。
折斷器械如卡在根管內牢固,應行根尖手術。折斷器械與根管壁牙本質緊密結合,預后較好,如果折斷器械在根管內松散或出根尖孔,應手術。
(5)根尖孔位置的改變(zipping, transposition, transportation)
原因:未做根管銼預彎,根管彎曲部預備器械過大過硬。
表現:淚滴狀(teardrop)
預防:根管銼預彎;向彎曲相反方向預備(anticurvature filing)。
處理:淚滴狀形成,可用各種方法充填;如有根尖孔偏移和穿孔,應使用含Ca(OH)2的糊劑;肘狀結構形成(elbow)最好用垂直加壓法根充。治療失敗應行根尖手術。
(6)根管預備不足或過度
3根管充填中的問題與對策
(1)主牙膠尖不能達到工作長度
原因:牙本質碎屑堵塞根尖區;
肩臺形成;
根管錐度不足或連續性差;
人造根管形成或彎曲根管變直,工作長度喪失;
牙膠尖過大或錐度不標準。
處理方法:再次用主銼預備根管達根尖區,每根銼均應適當預彎;診斷絲照相確定問題所在;大量沖洗去除堵塞物;根管重新預備干燥后,應再次用主銼確定根尖區預備完善。
(2)主牙膠尖無緊縮感
原因:根尖區預備在25-40#,有時難以有緊縮感,40# 以上容易有緊縮感;
主牙膠尖錐度不良,主牙膠尖過小;
根管預備錐度不連續,根尖孔移位和變形;
根管內牙本質碎屑殘留;
處理方法:改變主牙膠尖的尖部的錐度
牙膠尖尺的使用(GP gauge):過細的牙膠尖**牙膠尖尺的大一號的直徑孔,切去0.5-1mm。
(3)根尖區根充物不致密
原因:根尖區欠通暢或錐度不充分,側壓器不能達到根尖部;
副牙膠尖未蘸根充糊劑,副牙膠尖不夠長,達不到側壓器所到達的深度,或尖部彎曲;
側壓器過大;
根充糊劑過多;
根尖區過多牙本質碎屑堆積(1-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