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57歲的肝硬化患者老李在自家門口醫院拔了4顆門牙,卻沒想到術后失血過多,出現了失血性休克,被急救車送到北京地壇醫院搶救,這才保住了性命。老李出院時囑咐同病房的病友:“兄弟,咱都有肝硬化,下次拔牙可得小心,最好選擇傳染病醫院的口腔科,萬一有事,肝病科的大夫可以保駕。”
李先生既往有酒精性肝硬化病史3年。因上前牙松動伴牙齦少量出血,于當地醫院拔除4顆上前牙,術后傷口出血不止,在當地醫院縫合處理后仍無好轉,轉來北京地壇醫院急診,后轉入重癥監護病房。口腔檢查發現,拔牙創牙齦已拉攏縫合,但拔牙窩內仍有活動出血。測血壓87/55mmHg,急查化驗:血色素64.0g/L、血小板 36.4×109/L、凝血酶原時間16.9秒、凝血酶原活動度 51.2%。考慮存在拔牙后出血引發失血性休克。立即局部給予云南白藥、凝血酶凍干粉針壓迫止血,同時全身給予膠體液擴容,凝血酶原復合物、血漿、止血敏等止血,給予多巴胺升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搶救,患者拔牙窩內出血停止,血壓恢復正常。
肝臟是大多數凝血因子和抗凝因子的合成場所,當肝臟受損,特別是重癥肝炎或肝硬化時,由于凝血蛋白合成減少、纖溶系統活性增強及血小板減少和功能異常等原因,患者血液多呈低凝狀態,易發生出血傾向。因此,這類患者手術出血危險較高,術前應該進行出血風險評估。雖然,單憑某幾個化驗指標很難準確評定出血危險,但目前普遍認為血小板<50x109/L和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大于3秒或是凝血酶原活動度<60%是手術相對禁忌癥。
地壇醫院重癥監護病房主任劉景院指出:這類患者如果非選擇手術不可,術前全身補充止血藥物、改善凝血功能至關重要。肝硬化患者拔牙存在出血風險,處理此類患者術前需交代病情,充分準備局部和全身止血藥物,術中減少局部創傷,術后觀察傷口、及時有效處理,才能保證手術安全。口腔科醫生提示,肝硬化患者拔牙最好選擇在有口腔科的傳染病醫院進行。
來源:口腔科 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