鋯與粘接,適合才是真--袁珂
接觸MICD(微創美容牙科 Minimally Invasive Cosmetic Dentistry/MICD)的理念已有1年多的時間,因為強大的粘接原理作依據,逐漸做了很多嵌體、貼面還有樹脂修復,最大的體會就是感覺自己更用心了,因為我覺得粘接牙科是不能偷懶的牙科,以前我花費10分鐘粘一顆修復體,現在花費近一個小時粘接一顆修復體,只為獲得更穩定更理想的遠期修復效果。
熱情會讓人變得不理智,一開始的一段時間開始瘋狂的迷戀粘接,什么樣的病例都想利用粘接去完成,一度認為全冠損傷太大,只有粘接才是王道,當然遇到了很多難題,遠期效果也令我擔憂。
全冠-我們臨床最常見的修復形式之一,特別是鋯的臨床運用對美學修復效果的提升很大,雖然對牙體的磨除量比現在的嵌體和貼面多一些,但臨床效果也是毋庸置疑的,磨除量多的同時反相也能體現出修復量大的優勢,合理運用才是王道。
我們不僅要學習更新更好的修復技術,更應學以致用,認真的對待問題,給出合理的治療計劃,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最好的,但一定會找到相對合適的,最近總結了幾個關于冠折的修復病例與大家分享,一起看看鋯與粘接的利與弊,分享—讓我們進步的更快。
CASE 1—冠折后自體牙粘接,期待遠期效果
CASE 2—最初是樹脂關閉縫隙的病例,后來...
后來因外傷冠折及時復診,11近中切角及樹脂一起折斷,21牙體完整(讓我相信了粘接的強大),再次樹脂修復(如果是瓷,我想就麻煩了)
CASE 3—16歲少年外傷后一周來診,RCT后纖維樁及樹脂功能恢復
一個牙髓壞死,一個活髓,首先一次性根管治療
取研究模型,制作蠟型
復診于導板下纖維樁及樹脂功能恢復
CASE 4—18歲少年,冠折后半年來診
0、根管治療(千里之行始于根下)
1、術前比色
3、取硅橡膠模型制作氧化鋯樁
4、粘接氧化鋯樁
5、制作臨時冠(邊緣很關鍵,不要對齦緣造成壓迫)
6、有時候除了工作更有生活,讓自己和顧客靜下來喝杯茶
(雖然顧客很著急恢復自己的笑容,我們也很著急,臨床中常常因為著急最后得不到很理想的效果,讓我追悔莫及,如果這次治療能換來以后時光里的長久穩定的修復效果,這點時間也值得,最近有很多病例的不完善讓我深刻認識到術中不努力、術后徒傷悲 ,寫在這里讓自己謹記,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偷懶)
7、最終爭取了2周的時間,能看到牙齦有明顯的改善
8、排齦、硅橡膠第二次取模制作氧化鋯全瓷冠
9、完成最終修復體
10、復診試戴最終修復體(又爭取了2周的時間,再加上技師對最終修復體鄰接關系的設計,牙齦恢復效果明顯)
11、牙齦狀況對比(有時候你把患者約的時間太長,他可能會不理解你,約著約著就再也約不過來了,有些時候患者的修復熱情和臨床的治療程序可能成反比,我們要做金玉其外、金玉其中的修復,實難取舍)
12、粘接后即刻(齦緣的高度略有差異,這應該可以說明冠延長術和正畸牽引的效果差異)
13、術前術后對比
14、術后微笑照
15、期待后期的復診及遠期效果....
有些時候患者的要求很簡單,只要把牙齒治療好就可以了,然而治療的方式很多種,不要學會了牙體制備就一直備牙,學會了粘接就一直粘接,有些時候選擇比操作更難!
已經過去的一年總結了很多經驗,為什么能總結出這么多經驗,是因為臨床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問題,新的2017年怎么避免那么多問題在工作中出現,那只有努力學習,唯有這樣。
春節將至,提前給大家帶來新年祝福,因為我要收拾行李回農村,到時候沒信號
來源:袁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