頦神經支配區域出現感覺異常
問題和討論
來自外院的(左下第七顆牙)位置種植病例。術前X線片診斷嵴頂距下頜神經管的距離充足。常規兩次手術的方法植入1顆種植體。
術后第2天,右側頦神經區域感覺異常來本院診療,曲面斷層和CBCT影像顯示,種植體的尖端接觸到了下頜神經管(圖1、圖2)。
圖1 植入后的曲面斷層影像。
圖2 植入后的CBCT影像。
處理方法
立即用植入工具反轉取出種植體,同時開始給予恢復代謝藥、末梢神經障礙治療藥物、類固醇類藥物治療及近紅外線照射物理療法。
在此基礎上,從取出種植體1周開始,每周2次星狀神經節阻斷治療,共20次。經過3個月的藥物和物理治療,通過測試電流知覺閾值可判定感覺異常的改善(圖3)。
圖3 電流知覺閾值檢查。左:術后第2天;右:術后1個月。
感覺異常的原因(圖4):
圖4 種植治療導致知覺異常的原因。
1. 直接損傷神經
裂鉆鉆孔時過深直接損傷下齒槽神經(圖5)。
圖5 裂鉆鉆孔導致的神經直接損傷。
2. 血腫形成
鉆孔后或種植體植入后,下頜管內血腫壓迫下齒槽神經(圖6)。
圖6 種植體植入導致血腫形成,血腫壓迫下齒槽神經。
3. 骨片的壓入
種植體植入后,尖端的骨片壓入下頜管內,損傷下齒槽神經(圖7)。
圖7 種植體植入時殘存的切削骨片被壓入下頜管內,損傷下齒槽神經。
4. 骨的增生
下頜管部分損傷后,在修復過程中產生新生骨使管腔狹窄,壓迫神經(圖8)。這種情況在術后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出現。
圖8 下頜管部分損傷伴隨著骨修復過程,在骨壁產生的新生骨使管腔狹窄,壓迫神經。
在使用裂鉆制備種植體窩洞時,要特別注意裂鉆的尖端部分多數情況下要長于種植體的標記長度(圖9),為防止下頜神經管的損傷,種植體的尖端應距離下頜管2mm以上。所以,要非常準確地測量嵴頂至下頜神經管之間的骨高度。以前,多采用放置已知直徑的金屬球、使用矯正曲面斷層片放大率的方法來拍攝曲面斷層片,但是,牙槽骨頰舌側形態以及此部位下頜骨向舌側傾斜(天然牙存在頜骨是18°~19°),通過曲面斷層片多數情況下無法準確把握。近年來,常規應用CBCT來檢查頰舌向的狀況。
圖9 種植體植入的深度和裂鉆鉆孔時裂鉆到達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