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了:這些洗牙的「常識」都是錯的?
我們的牙齦和牙根面之間并非緊密附著,而是存在一條 0.5~2mm 的齦溝。齦溝難以清潔,易積存食物碎屑,附著菌斑,并可能慢慢發展為牙結石。附著的細菌則會引起牙齦炎、牙周炎、出血、口臭、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等不良后果。
洗牙可以有效改善上述狀況。然而,對于洗牙,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許多廣為流傳的關于洗牙的「常識」其實是有失偏頗甚至錯誤的嗎?接下來我們就來嘮一嘮關于洗牙的那些事。
牙齦出血也可能需要洗牙?
刷牙,吃硬物牙齦會出血——最近上火了,吃點消炎藥就好了。果真如此嗎?牙齦出血的原因很多,但菌斑一般是最基礎的始動因子。菌斑會發展為軟垢,繼而形成結石,給牙齦以長期的慢性刺激,導致出現紅腫、出血,并可能會發展成嚴重的牙周炎。所以牙齦出血不能光「消火」,需要及時就醫,查明具體原因,可以通過口腔潔治,就是通俗的洗牙來改善。
洗牙會破壞牙齒的保護層?
洗牙原理是通過超聲波產生的高頻振動的效能和水霧沖洗配合,將牙齒表面的結石清理干凈,對牙齒沒有任何的磨切割削作用,不會造成牙齒受損的問題。一個簡單的比喻,自家里的車定期都得花錢去洗車保養,你一定不會因為擔心車被「洗壞了」而不去清潔;那么對象換成能夠伴你幾十年,甚至終生的牙又如何能?
洗牙使牙縫變得寬大、漏風?
洗牙是通過清理牙周圍的結石,污漬來達到牙齒清潔的過程。結石的長期存在對牙齦有慢性刺激,導致牙齦萎縮,并被結石填塞。清理完結石后,牙頸部、牙根暴露,牙縫可能會顯得更加明顯,但這絕非是洗牙造成的。
洗牙時的疼痛和出血很可怕?
洗牙過程中一般會有些許的酸痛。牙齦炎癥比較嚴重時,會有出血。出血程度是反映炎癥程度的重要指標。如果因為畏懼疼痛和出血就放棄洗牙,實為諱疾忌醫。而且洗牙能夠改善牙周環境,使牙齦炎癥慢慢消除。
洗牙一定能將牙齒洗白?
很多患者將洗牙等同于美白,洗完牙發覺自己的牙齒還是黃的,顏色并沒有改善,很是失落。「洗牙」只能去除牙齒表面的結石和色素,并不能改善牙齒的內源性顏色。就如洗臉可以將粉塵洗干凈,不能把黑人洗白,這是一個道理。
最后,科普一下洗牙的好處
1. 洗牙后牙齒表面光潔,不易被菌斑附著;
2. 有利于預防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牙齦疾病;
3. 是牙周疾病最基礎最關鍵的治療;
4. 也是口腔其他治療的基礎,如:修復缺失牙、正畸治療、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等。
*建議根據牙周狀況,每半年到一年潔治一次。
怎么樣?各位或者身邊的親朋好友還抱有以上錯誤的認識嗎?趕緊轉發他們吧。
來源: 竇倩 史克牙e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