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并發癥——由于種植體植入位置不佳(如植入角度不當)導致的并發癥
引言
大量的文獻報道了骨結合種植體有很高的成功率,但是還是無法避免并發癥以及失敗的產生。并發癥是指繼發于種植外科手術或者修復過程中或治療后的問題。并發癥的發生往往提示治療方法不當,但是在很多情況下也并非如此。除此之外,并發癥的發生往往不等于失敗;事實上,大部分并發癥的出現尚未導致種植體的失敗。但是,這些并發癥常常帶來一些煩惱,因為我們無法預測并發癥的到來,我們需要花費額外的心思針對意料之外的,有時甚至是緊急的情況進行處理。
種植體成功的定義是種植體沒有松動;種植體周圍沒有X線透射影;在種植體植入第一年后每年垂直骨吸收不超過0.2mm;未出現疼痛、感染、感覺異常、神經疾患以及侵犯下頜神經管(等癥狀);同時5年成功率達85%,而滿10年的成功率不能低于80%。
出現并發癥及失敗的原因和時間
種植體及其相應的修復牙冠、修復部件出現并發癥及失敗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原因可能是不適當的治療計劃、宿主的系統性因素、外科手術過程或治療時機不當(某些早發和遲發因素)。
早期的失敗原因可能是由于對以下因素的漏診:患者的系統性疾病、種植區域骨量不足、系統因素(如吸煙)、近期放療病史、外科操作創傷過大、細菌侵襲和感染、過早負重以及不良護理。
后期的失敗發生在修復治療階段和獲得初期成功的骨整合后的維持階段,原因可能是宿主因素與生物力學因素間沒有獲得良好的平衡。
預防種植體并發癥,需要明確診斷、制訂完善的治療計劃、良好的外科手術技巧[3]、種植體植入空間角度良好、運用外科導板、合理的術后護理、制作及放置的修復體為被動就位和“壓力分散性”的修復體、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和長時間有效的定期維護治療。在最初的有關骨整合種植體在無牙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的報道中,作者提出了深刻的見解:微創外科手術必須結合微創的修復治療,例如說,在修復治療的全程階段都要注意合理的應力分布。
以下幾個因素相信是導致種植體失敗的主要原因[7],包括:(1)宿主骨結合區愈合能力受損;(2)骨與種植體接觸的薄弱界面的破壞;(3)經過復雜的外科手術后術區的感染;(4)種植體植入后缺乏初期穩定性;(5)在生物環境可以承受應力前,過早負荷;(6)對成功獲得骨整合的種植體過度的負荷。對產生過度負荷的某些可能因素已經被廣泛地探討總結。
一篇系統性綜述總結了2007年之前的文獻,探討了生物并發癥以及種植體的失敗,認為種植體丟失主要的生物學因素是感染、愈合不佳及過度負重。
治療者在做出有據可循的決定前,應該確保患者已經了解各種常見的(眾所周知的)促進成功和導致并發癥發生的因素。要注意各個治療步驟需耗費的時間(療程)和并對各個治療計劃的遠期效果進行評估。
從一些臨床病例中我們發現,一些對于與修復相關的種植并發癥的原因、預防和處理尚未通過臨床研究的科學論證,本章中提出的觀點謹代表本書作者和本章節引用的關于牙種植并發癥的參考文獻的作者們的選擇和觀察。
本章將詳細討論與修復相關的種植并發癥的起因、預防和治療措施。種植體常見的修復并發癥包括機械并發癥、語音、美學以及生物學的并發癥。
機械并發癥---由于種植體植入位置不佳導致(如植入角度不當)導致的并發癥
病因
解剖結構的變異、骨組織的吸收、病變或創傷等原因可以使種植體理想植入位點的骨量不足,從而導致種植體植入位點或角度不佳。除此之外,治療計劃不完善,沒有遵循外科導板設計的定點和角度或外科技術不佳都可能引起并發癥的發生。
預防和治療
骨內種植體的角度(偏差)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使用預成的角度基臺或者個性化基臺進行調節(圖10.1a~h)。這個方法在許多情況下,可以充分地糾正種植體植入角度不佳。但是,如果種植體植入較理想位置偏向舌側(通常由于唇側骨吸收),為了維持種植位點頰舌向的直徑,唇側必須植骨以增加唇側骨的厚度(圖10.2a~e)。植骨材料的植入能擴大骨量從而減小種植體植入(偏斜的)角度,從而避免修復體的負荷方向與種植體長軸間成角度。為了避免骨組織受到過大的剪切力,建議種植體角度不超過25°。當種植理想位點存在軟硬組織缺損的時候,必須植入手術前或同期植骨,以避免影響最終的修復效果。
圖10.1 (a)個性化基臺連接在種植體上的牙合面觀。螺絲的長軸對應的是種植體的長軸,螺絲的長軸傾斜,基臺螺絲孔通頰側面。(b)成品基臺的頰面觀,螺絲的入口清晰可見。(c)上頜種植體的轉移替代體,反映種植體頰側傾斜的角度。(d)使用個性化鑄造基臺能獲得良好的美學效果。(e)轉移替代體顯示種植體的方向不平衡。(f)轉移替代體在口內頜面觀,如圖可見遠中種植體舌傾。(g)制作診斷蠟型以確定最終修復體的外形。(h)個性化基臺的代型,遠中種植體的螺絲入口位于近中舌側位。固定局部義齒將會粘結于個性化基臺上。
圖10.2 (a)治療前缺牙區的切面觀,可見唇側有骨缺損。(b)缺牙區植骨后的切面觀,可見唇側牙槽嵴厚度增加。(c)治療前X線片顯示上頜第一前磨牙的拔牙區有較大骨缺損。(d)植骨后植入種植體。(e)由于種植體植入前對骨缺損區進行植骨,第一前磨牙的冠在高度和頰側面的位置都接近正常。
術前計劃包括確定種植體是否可以在理想的位置植入和初始期是否須行骨增量。這些因素的確定通常需要在模型上制作診斷蠟型或者診斷性排牙。對于理想的修復牙齒位點,需要拍攝放射線片,并且運用CAT和CBCT來評估理想的修復牙位點根方的骨量是否充足。制作外科導板使種植體植入時可以識別和清晰地接近(引導)在可利用骨組織中種植體的位點和角度。這樣在術中使用導板以引導種植體植入的過程。在整個種植過程中,從最初的備洞到種植體植入,必須使用外科導板進行不斷的檢驗,有時甚至術中拍放射線片以防止無意識中造成的種植體植入偏差。
術后可能會發現種植位點不佳。如果明確在此位點無法獲得良好的功能和美學修復,種植體可以留在軟組織下面不暴露,或者可以暴露出來但是不行使功能。可是,如果該位點至關重要,又或者它們是為單冠、固定局部義齒或全牙列修復提供支持和固位所必需的,那么種植體就需要移除,在更合理的位置重新植入新種植體(圖10.3)。傳統的方法是使用空心鉆來取出種植體(圖10.4a~l)。
圖10.3 種植體位置靠遠中,嘗試使用個性化基臺糾正植入位置的偏差。但是由于種植體位置過于靠遠中,基臺的頸部位于鄰近磨牙鄰面接觸區以下。這個位置將阻礙修復體在基臺上就位,同時單冠的近中會出現懸突。需要取出種植體,并在缺牙區近遠中向的中心區重新植入新的種植體。
圖10.4 (a)在頜骨模型上,環鉆置于種植體上。環鉆是空心柱狀的,鉆的末端有切割螺紋。它放在種植體上,可以順著種植體邊緣周的骨組織的切線方向環行去除骨組織,從而使種植體移除造成的創傷減到最小。(b)種植單冠的頰面觀,種植修復后患者產生持續性的疼痛,且無法緩解,需要取出種植體。(c)根尖片顯示種植體正常。(d) 取出牙冠,翻瓣暴
露種植體。(e)用環形鉆取出包繞種植體的骨環。(f)環形鉆包繞種植體,環形切削達種植體全長。(g)環形鉆切削完畢,(環形鉆中心的)切除的骨組織包繞種植體,種植體周圍已被分離,只有根尖區還有骨組織與種植體相連接。將使用一種器械,置于骨環周,切斷根尖區的骨組織。(h)包含種植體在內的骨環被取出。(i)取出后置于外科盤上,可見種植體及附著周圍薄層的骨組織。種植體植入時曾植骨,種植體周可見殘留的顆粒狀的骨移植材料。(j)種植體移除后,去骨創面的牙合面觀。(k)將骨移植材料(同種異體骨與異種骨移植材料混合)放置在去骨創面中。(l)放上屏障膜,用釘固定。
來源于口腔領航
相關資訊
推薦產品
- 杭州普特自鎖托槽
- 杭州普特自鎖托槽, 是國內第一家自主研發自鎖托槽的廠家,五代自鎖托槽片稍微小一些,患者戴上舒服一些,片上自帶轉矩,弓絲上不用再調轉矩。請關注8月30日嘉友官網5周年慶祝活動。科貿嘉友口腔029-88651307
- 凌天機擴銼
- 凌天機擴銼(鎳鈦)售價:60元一板(5支)
- 宇森無線根管治療儀C-SMART MINI
- 宇森經濟普及型無線根管治療儀C-SMART MINI,讓全天下醫師都能用上好機擴!科貿嘉友全國服務熱線029-88651307,17791999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