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店既是牙醫又是商人怎么找平衡?
口腔門診雖然小,但它也算是一個“微型企業”,有自己獨立的財務及人事體系,和專屬于行業特性的運營模式及管理方法。所以,作為口腔專業技術人員的牙科醫生,特別是在中國醫學教育體系下成長起來的開業牙醫們,我們在“先天”就有很多不足。這也直接造成了一旦面臨殘酷的市場考驗,我們往往手足無措的窘境和不明就里的困惑。
很多開業牙醫聊到他們的一個共同困惑——“究竟我們(開業牙醫)是商人還是專業人士?”很多開業的同行一直恪守醫療道德為患者竭盡所能得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并期望能夠因此得到他們的認可和信任。但患者愿景的變化和市場環境的莫測總是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甚至開始懷疑和動搖自己的職業理念和開業初衷,“我們一直在無商不奸和醫德操守間痛苦的徘徊著!”這其實都是由于我們在教育體制上存在“嚴重缺失”造成的,口腔醫生不同于其他臨床學科,獨立操作性很強是其職業特點,特別是當公立口腔醫療機構人員逐漸飽和及國家暫緩新建公立口腔醫療機構的措施出臺,每年來自于80多所口腔專業院校大量的應、往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就顯得極為嚴峻,而民營口腔和自主開業就成為人才流向的必然結果。但沒有專門的商業經營管理教育體系支撐和清晰明確的個人職業規劃拓展保障,民營口腔的成長與發展一直在人才水平參差不齊這種極度不平衡的狀態下搖擺。其實,作為開業牙醫只要在基本醫德操守的基礎上,在循證醫學原則的指導下,通過為患者提供能夠滿足其最終訴求并確保功能的專業醫療服務,獲取相應的經濟回報完全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正當需求。所以我們只要在服務質量和服務方法上多做細節工作,充分開發和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開業牙醫也完全可以成為既受患者尊重、收入也不錯的“金領職業”。只要我們找對方法!
其次,在觀念得以改善之后我們要考慮的就是診所具體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戰略。和很多開業牙醫在交流時常常會感到他們非常迷茫,根本不知自己經營的診所該如何發展和如何運作,當被問及如何經營診所時回答最多的就是“開診所不就是看病人唄!”沒錯!回答得很“精練”!但如何看和怎么看以及看得效果,就根本不清楚了。首先作為診所經營者或有志于自主開業的牙醫們必須有明確的開業思路,也就是說想把診所做到怎樣的一個水平和標準?沒有確定發展方向的診所就像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根本就像是在沙漠中行走一樣,走來走去費盡心力卻總是回到出發的地方,如果遇到流沙或沙暴(如金融危機和全球疫情之類的突發性情況)往往會因為缺乏準備(即抗風險能力)而性命堪憂。所以我們要制定診所詳細的發展戰略及與之相配套的具體戰術,并傳達及確保診所的每一個員工都能夠理解和堅決執行。至于如何找到自己診所的發展戰略和制定出具體詳細的操作戰術就需要經營者自己通過不斷的摸索學習獲得,如果確實缺乏這方面的能力也可以謀求專業管理顧問機構的幫助。
再次,就是診所核心競爭力的打造。很多診所之所以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倒下或是受到嚴重的沖擊,就是因沒有診所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而造成缺乏抗風險的生存能力。很多牙醫以開診所作為個人經濟的重要來源,這本無可厚非,但這種慣性思維直接導致了我們從個人意識上將牙科醫療服務當成了一種有價商品。但只要是商品就會有趨同化的發展趨勢,而趨同化直接導致的就是惡性價格競爭。關于這一點,已經在商品流通領域不止一次被反復證明過。所以每一位開業牙醫都必須從觀念和行動上改變這種意識,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專注于醫療服務本身而不是每次付出會取得多少經濟回報。在專注醫療服務的長期過程中,逐漸積累自己在某一專業領域里獨特的服務理念和技術體會,并將其更加深化、細致、系統地整理成診所日常的操作標準和行為準則。進而形成他人無法復制模仿的基于診所獨特發展歷程和經營理念的“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價值”,打造出患者完全不可對比的、差異化的診所服務定價標準。
還有就是診所的營銷體系和營銷模式的確立,很多開業牙醫最頭疼的就是不知道如何更有效的宣傳和推廣自己!“我們是專業人士不是推銷員!”這是很多開業牙醫的心聲。但當周邊的醫生因為做了廣告后患者人數激增,而你的患者數量正在逐漸減少你會不為所動?“他拿5000我就拿10000,一定要蓋過他的宣傳勢頭!”這可能是大多數人會采取的市場策略。但診所營銷不是沖動的“斗氣”,而是一套系統化有針對性的整體市場宣傳推廣計劃,而且分為內部營銷和外部營銷兩個體系,像花錢做廣告則屬于外部營銷手段。至于如何選擇診所的營銷體系和營銷模式,則必須是在明確發展戰略之后,并擁有能夠確保穩定醫療服務質量以應對患者激增的情況下,分階段、按周期、呈梯次的有選擇、有組織的根據不同市場變化而制定。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明確的市場營銷投入回報率,要根據患者就診量的變化來判斷該階段市場營銷的實際效果,以此調整和判斷下一步營銷計劃的模式和投入金額。如果沒有真實的數據說話和實際的收益情況反饋,所有的市場營銷都不過是在“用錢打水漂”。
最后就是診所高效醫療服務團隊的建立和管理服務細節流程的打造。看似兩個問題實際歸根到底就是一個問題——“人的因素”。“人才不會從天而降,人才不會天生就是人才”。那人才怎么來?需要去做長線投資和培養!很多開業診所在人才培養上比較淡漠,或是出于人員流動考慮不愿在此方面進行過多投資。但就像任何事情都會有“投入產出比”一樣,不付出就不要奢望有回報,對于員工的長期培訓更是如此。我們不能因為顧慮就放棄診所長期發展的戰略儲備——“人才”的培養,只要是開動腦筋總會找到循序漸進又成本不高的“內訓”和“自訓”的方法,并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出相應的長期人才培養計劃。比如每周安排半天的時間進行內部技術交流和病例討論會,每月針對每周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一次集中授課,可安排員工自行收集整理課件或邀請相關專家進行教授,這樣的好處是將很多問題整理集中出來或大家共同探討分享,或請專家集中以此作以解答和指導,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培訓成本和提高培訓效果。員工也會在這種互動的分享中提高學習熱情和增加對診所的忠誠度。或是和相關的牙科專業培訓機構聯系,簽訂長期的培訓外包協議,由專業機構根據診所的需求和發展需要負責組織安排相關培訓內容和專家的邀請工作,這也不失為一種高效、持久、經濟的診所人才培訓方式。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意識提高了,就更加便于診所服務流程和操作細節的“錘煉和打造”。其實在日常的培訓過程中,經營者就應該有意識的將培訓中的問題和操作服務流程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細化,通過這種漫漫的積累和不斷地調整逐步完善和細化診所經營管理的“枝根末節”。如果沒有這樣的積累,就需要“外腦”的幫助。聘請專業的管理顧問機構來幫助我們梳理和改造診所管理經營的模式和服務流程,以此更加快速便捷的變革診所舊有的不暢機制和服務模式。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