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17】天時“地利”,種植牙選擇好時機很關鍵 科貿嘉友收錄
作者:第九人民醫院口腔種植科主任醫師、教授 賴紅昌
香港大學牙周和種植學博士 莊龍飛
口腔種植技術是在天然牙齒無法繼續行使功能被拔除后,通過將種植體植入頜骨內替代天然牙根,進而實現咀嚼功能的重建。
根據種植時機的不同,又可分為即刻種植(拔牙同期植入種植體)、早期種植(拔牙后4~8周植入種植體)和延期種植(拔牙3月后植入種植體)。
其中,延期種植是目前應用最多、最安全可靠的種植方案。
即刻種植和早期種植,雖說是為了盡可能縮短患者的治療過程,但適應證非常嚴格(僅有極少數人適合)。
這是因為天然牙根形態多大于種植體尺寸,牙根拔除后牙槽骨必將發生生理性吸收,導致牙齦軟組織退縮,這一改建程度難以預測,增加了種植治療的美學風險。
因此,即刻種植和早期種植需要同期植骨手術來彌補這一缺陷,而植骨手術伴有明顯的術后反應。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種植手術的不確定性、風險性,加重了術后反應以及經濟負擔。
來源:原創 牙好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