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規定
口腔診療器械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規范
為進一步加強我院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工作,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根據衛生部《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監測標準.》和《醫 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等相關要求,特制定本規范。
清洗消毒及滅菌的管理要求
一、 口腔科診療區域、技工室和診療器械清洗、消毒區域應分開。布局合理,能夠滿足診療工作和口腔診療器械清洗、消毒與滅菌工作的基本需要。
二、口腔診療器械宜由醫院消毒供應中心(CSSD)統一清洗、消毒、滅菌,有清洗消毒間的口腔科也可自行進行清洗、消毒和滅菌。
三、醫療機構的口腔診療器械的清洗、消毒與滅菌工作必須有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上崗前必須接受相關專業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或到上級醫院口腔科實習,并有相關記錄。專職或兼職人員應正確掌握口腔診療器械、器具及物品清洗、消毒、滅菌的操作方法及相關設備的操作規程;職業安全防護原則和方法。
四、從事口腔診療服務和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工作的醫務人員,應當掌握口腔診療
器械消毒及個人防護等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知識,遵循標準預防的原則,嚴格遵守有關的規章制度。
五、醫院相關職能部門、診所負責人對口腔診療器械的清潔、消毒與滅菌工作和質量監測進行指導和監督,定期進行檢查與評價。
消毒滅菌的基本原則
醫療機構應當根據口腔診療器械的危險程度及材質特點,選擇適宜的消毒或者滅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則: 一、進入病人口腔內的所有診療器械,必須達到“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或者滅菌”的要求。
二、重復使用的口腔診療器械使用后應及時清洗,再進行消毒滅菌。耐熱、耐濕的口腔器械,應首選壓力蒸汽滅菌,不應采用化學消毒劑浸泡滅菌。
三、凡接觸病人傷口、血液、破損粘膜或者進入人體無菌組織的各類口腔診療器械,包括手機、車針、根管治療器械、拔牙器械、手術治療器械、牙周治療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須達到滅菌。
四、接觸病人完整粘膜、皮膚的口腔診療器械,包括口鏡、探針、牙科鑷子等口腔檢查器械、各類用于輔助治療的物理測量儀器、印模托盤、漱口 杯等,使用前必須達到消毒。
五、凡接觸病人體液、血液的修復、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須消毒。 六、一次性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或物品用后不應再次處理和使用。
消毒間的管理
一、口腔科、診所有清洗消毒間的去污清洗區與檢查包裝滅菌區應分區(室)明確,防止潔污交叉。
二、消毒室根據工作量合理配備清洗、消毒設施與設備;
1、去污區:手工清洗水槽至少2個,應滿足潔污清洗分開的需要,超聲清洗機、酶洗液、相應清洗用品有各種刷子、紗布、棉棒等。
2、檢查包裝區:器械檢查包裝臺、器械柜、有條件配備帶光源放大鏡、注油機。如使用紙塑包裝袋,還需配備醫用熱封機及熱封密合性能檢測試紙。 3、滅菌區:壓力蒸汽滅菌器及滅菌蒸汽用水應為軟水或純化水。 三、清洗用具、清洗池等應每日清潔與消毒。
四、人員防護措施。去污區:戴圓帽、口罩、手套、防水圍裙、面罩;包裝檢查及滅菌區:戴圓帽,穿清潔工作服,做好手衛生。
五、其他耗材: 1、清洗劑:多酶洗液。
2、消毒劑:適用于口腔診療器械的消毒劑75%乙醇等。 3、潤滑劑:專用水溶性潤滑劑。 4、除銹劑:專門用于醫療器械銹跡去除。 。
清洗消毒及滅菌操作程序
口腔診療器械清洗消毒及滅菌工作包括清洗、消毒、干燥、檢查與保養、包裝、消毒或者滅菌、貯存、發放等工作程序。
一、清洗 應當采用手工刷洗或者使用機械清洗設備進行清洗。
1、沖洗:用后的器械、器具及用品在流動水下沖去器械表面的污染物,放入密閉的容器中暫存。
2、洗滌:沖洗后的器械,用酶清洗劑浸泡后刷洗、擦洗。對結構復雜、縫隙多的器械,應當采用超聲清洗。
3、漂洗:洗滌后的器械,在流動水下充分刷洗沖凈酶洗液。 4、終末漂洗:漂洗后,用軟水、純化水或蒸餾水沖洗。
5、手工清洗手機時,應遵循手機說明書,選擇相匹配的高壓水槍和氣槍的接口對管
腔內部管路進行沖洗,推薦使用全自動手機清洗機。用全自動手機清洗機清洗手機時將手機頭逐個平穩地插入手機清洗機專用插孔,進行充分有效清洗。
6、將清洗后的器械放入網筐中準備消毒。
7、注意事項
1)醫生每次使用手機治療結束后及時踩腳閘沖洗管腔30s。及時卸下污染手機,并取下車針。不能將手機浸入消毒液內浸泡,以免腐蝕手機內零件。
2)清洗的水溫為20~40℃。器械刷洗時,一定要在酶洗液水面下操作,避免氣溶膠產生和水滴飛濺,造成周圍環境的污染。
3)不應使用鋼絲球類用具和去污粉等用品,應選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用品,避免器械磨損。
二、消毒
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進行消毒處理。方法首選機械熱力消毒,也可煮沸消毒或用75%乙醇或其它消毒藥械進行消毒。
三、干燥
1、消毒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進行干燥處理,可使用消毒的低纖維絮布擦干或
者采用機械設備烘干
2、干燥箱干燥手機時手機應立放以便于熱氣通過管腔,充分干燥管道,也可注入95%乙醇干燥。
3、不應自然晾干。
四、檢查與保養
1、干燥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采用目測或使用帶光源放大鏡對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檢查。器械表面及其關節、齒牙處應光潔,無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銹斑;功能完好,無損毀。
2、清洗質量不合格的,應重新處理;有銹跡,應除銹;器械功能損毀或銹蝕嚴重,應及時維修或報廢。
3、應使用潤滑劑進行器械保養。不應使用石蠟油等非水溶性的產品作為潤滑劑。
4、使用全自動注油機設備向手機內部注入專用的手機清潔潤滑油,若使用手工式注油,宜選用噴霧型清潔潤滑油。注油后器械外表面應及時擦干,管腔內應用機械烘干或注油機吹干,或用95%乙醇進行干燥處理。不得自然晾干。 五、包裝
1、根據器械包名稱配備器械、包裝、封包、注明標識等步驟。器械和敷料應分室包裝。 2、盤、碗應單獨包裝,止血鉗及剪刀等軸節不能完全鎖扣;有蓋的器皿應開蓋;摞放的器皿間用吸濕布、紗塊隔開;高度危險性物品的包內中心位置放置化學指示卡。
3、開放式的儲槽不應用于滅菌物品的包裝。紡織品包裝材料,應一用一清洗,無污漬,燈光檢查無破損。包裝應嚴密,松緊適度;不應使用繃帶、線繩封包。宜使用滅菌專用膠帶封包,
4、口腔科診療器械宜使用密封式單包裝,用醫用熱封機封口。采用密封式包裝方法其密封寬度應大于6mm,包裝兩端應留至少2、5cm。醫用熱封機在每日使用前應檢查參數的準確性和密合完好性。
5、包外粘貼3M指示膠帶注明物品名稱、滅菌器編號、滅菌批次、滅菌日期、失效日期及操作人簽名或代碼,應具有可追溯性。
六、滅菌
1、壓力蒸汽滅菌適用于耐濕熱的器械、器具與物品的滅菌,不應用于凡士林等油劑和粉劑的滅菌。
2、口腔診療器械應首選小型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進行滅菌。
3、壓力蒸汽滅菌器操作程序包括滅菌前準備、滅菌物品裝載、滅菌操作、無菌物品卸載和滅菌效果的監測步驟。
4、每天運行前做好安全檢查。裝卸時不能堆放。每包之間應有間隙,有利于蒸汽穿透。
5、嚴格控制滅菌溫度、壓力和時間,溫度>135℃或滅菌時間超過規定時間均可損壞手機密封膠圈及軸承等部件。
6、應觀察并記錄滅菌時的溫度、壓力和時間等滅菌參數及設備運行情況。
7、應檢查化學指示物變色、標識等,符合標準后發放或儲存。濕包、破損、滅菌包掉落地上或誤放不潔處,應視為被污染,需重新處理。
8、若采用快速卡式壓力蒸汽滅菌方法可不包括干燥程序,可不封裝裸露滅菌,運輸時避免污染,滅菌用品應盡快使用,不儲存,無有效期。 七、儲存、發放
1、滅菌物品應存放于滅菌物品存放區(柜),分類放置。已滅菌物品不得與未滅菌物品混放。一次性使用無菌物品應去除外包裝后,進入無菌物品存放區(柜)。
2、滅菌物品存放架(柜)必須離地20cm—25cm,離墻5cm—10cm,距天花板50cm。 3、接觸滅菌物品前應洗手或衛生手消毒。
4、滅菌物品的有效期 使用棉布類包裝的滅菌包,在相對濕度<70%,溫度<24℃有效期14天;未達到環境標準時,有效期宜為7天;使用紙袋包裝的滅菌包,有效期為1個月;使用一次性醫用皺紋紙、紙塑袋包裝的無菌物品,有效期宜為6個月。
5、發放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發放時應保證包裝完好,如發現濕包、包裝破損等應視為污染不得發放,需重新清洗滅菌。
清洗消毒及滅菌質量監測
一、清洗質量的監測
1、日常監測:在包裝時進行,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關節、齒牙應光潔、無血漬、污
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銹斑。
2、定期監測:每月至少抽查3-5個待滅菌包內全部物品的清洗質量。檢查的內容同日常監測,并記錄監測結果。
二、壓力蒸汽滅菌器的監測
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的工藝、化學、生物監測應符合《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監測標準》要求。監測內容及方法見附件《小型壓力蒸汽滅菌器的物理化學監測記錄表》。
三、記錄應具有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監測資料和記錄的保存期應≥6個月,滅菌質量監測資料和記錄的保留期應≥3年。
var cpro_psid = "u2787156";
var cpro_pswidth = "966";
var cpro_psheight = "120";
滅菌物品召回制度
一、應建立持續質量改進制度及措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物理監測不合格的滅菌物品不得發放,并應分析原因進行改進,直至監測結果符
合要求。包外化學監測不合格的物品不得發放,包內化學監測不合格的滅菌物品不得使用,并應分析原因進行改進,直至監測結果符合要求。生物監測不合格時,應通知使用部門停止使用,應召回上次監測合格以來尚未使用的所有滅菌物品。同時應書面報告相關管理部門,說明召回的原因。對召回的物品重新進行清洗、消毒、滅菌。
2、對已使用該期間無菌物品的病人進行密切觀察,跟蹤,直至安全。
3、檢查滅菌過程的各個環節,查找滅菌失敗的可能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后,重新進行生物監測,合格后該滅菌器方可正常使用。
4、應對該事件的處理情況進行總結。
口腔診室、技工室的醫院感染管理要求
一、口腔科診療區域、技工室和診療器械清洗、消毒區域應分別設置。
二、口腔科診療區域應安裝適量的便捷的洗手設施。水龍頭為非接觸式開關,配備干手設施及手衛生圖示。
三、醫護人員應嚴格執行標準預防的原則,進行口腔操作時,必須戴口罩、圓帽,工作衣最好是立領,可能出現病人血液、體液噴濺時,應戴護目鏡或防護面罩。
四、醫護人員應嚴格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掌握洗手指征,做到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必須洗手或手消毒。如戴手套操作時,每診療一個病人應當更換一副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五、在拍小牙片時,醫務人員應認真洗手,戴一次性手套進行操作,要求患者在拍片前認真洗手或戴一次性手套將牙片放入指定位置,并做好部位放射防護。
六、口腔科醫務人員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嚴格執行消毒滅菌原則,保障每位病人的醫療安全。
七、完成石膏模型、蠟塊及各種修復體后清水沖洗,臭氧消毒或紫外線照射30分鐘(正反兩面),如使用消毒劑浸泡消毒后應沖凈殘留的消毒劑,放入帶蓋的消毒容器內備用,容器應每次清潔與消毒。
八、技工室臺面及時清理碎屑,每日工作結束后用400mg/L的含氯消毒液濕式擦拭。每個模型雕刻完后的器械應認真清洗、消毒。
九、診室應保持環境整潔,干燥,每日消毒。每日至少開窗通風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也可在無人情況下,用紫外線照射30分鐘。有人的情況下可使用空氣消毒機持續消毒空氣。診室物表、地面應每日診療前和診療結束后先清潔擦拭后再用含有效氯400mg/L的含氯消毒液濕式拖擦,當受到患者的血液、體液等污染時,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潔與消毒,消毒用含有效氯7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采用1000mg/L~2000mg/L季銨鹽類消毒液消毒。
十、口腔診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嚴格按照感染性廢物處理,裝入黃色醫療廢物
袋中,扎緊袋口,標簽注明。一次性無菌口腔治療盒中的鑷子、探針等銳器物用后放入專用的利器盒內。醫療廢物交接記錄資料保存三年。
口腔科綜合治療椅的醫院感染管理
一、應將控制開關、燈柄、治療臺拉手、三用槍手柄等醫生手觸摸的地方覆蓋一次性護套或薄膜,一人一用一更換,有條件宜四手操作。
二、醫務人員每次進行口腔診療操作前、后均應嚴格洗手或衛生手消毒,手部有污染或戴手套時應避免接觸治療臺物品表面。
三、治療過程中用過的物品應放在指定的容器內,不應隨意放置在治療臺面。 四、每次治療前和結束后,應及時踩腳閘沖洗管腔30s,應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機或配備管腔防回吸裝置(逆止閥)。
五、牙科綜合治療臺及其配套設施應每日清潔、消毒,遇污染應及時清潔、消毒。綜合治療椅的儲水瓶應定期清洗,保持清潔。綜合治療臺的痰盂每日診療結束后用含氯消毒液沖洗。
六、對口腔診療器械進行清洗、消毒或者滅菌的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應當做好個人防護工作。
來源于網絡
相關資訊
推薦產品
- 美國醫用超輕轉角放大鏡團購
- 美國醫用超輕放大鏡Feather sight loupe,口腔根管放大鏡、眼鏡式醫用放大鏡,看得清,才能做的精,哪個品牌放大鏡好?有比較才有鑒別。可與蔡司放大鏡媲美。 科貿嘉友029-88651307
- 德國奧一修復車針
- 德國奧一修復車針,系統化修復車針應有盡有,與固美車針同頻。 科貿嘉友029-8865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