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麻需注意!
在口腔頜面外科,局部麻醉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局部麻醉簡稱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藥物暫時阻斷機體一定區域內神經末梢和纖維的感覺傳導,從而使該區域痛覺消失。局部麻醉的特點是:不需要特殊的設備,術者可以獨立操作,術前不需要特殊準備,術后不需要特殊護理,病員保持清醒,安全性大。但是局部麻醉不適用于不合作的病員,以及局部有炎癥的部位。局部麻醉的方法主要有:冷凍麻醉,表面麻醉,浸潤麻醉以及阻滯麻醉。
局部麻醉藥物具有阻滯神經沖動傳導的作用,產生完全的麻醉效果,對注射部位的神經或者其他組織無損害等特點。按照其化學結構可以分為酯類和酰胺類。國內現在常用的酯類局麻藥物有:普魯卡因和地卡因等。酰胺類局麻藥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普魯卡因:在堿性時不穩定,麻醉效果確實,價格低廉,毒性和副作用小。但是其麻醉作用時間相對較短。偶而可產生過敏反應,現在臨床上有被利多卡因所代替的趨勢。
地卡因:穿透力強,主要用于表面麻醉(例如松動牙齒以及乳牙的拔除),但是其毒性大,一般不作浸潤麻醉。
利多卡因:自1954年已在臨床推廣使用。局麻作用較普魯卡因強,其維持時間較長,并且有較強的組織穿透性和擴散性。但是其毒性較普魯卡因大,用量應比普魯卡因小1/3-1/2.在臨床工作中正在得到普遍的應用。
布比卡因:作用快慢與利多卡因相仿,而持續時間是利多卡因的2倍。特別適合費時較長的手術,術后的鎮痛時間也較長。
臨床應用的局部麻醉藥物溶液中常加入血管收縮劑,這樣可以延緩麻藥的吸收,加強鎮痛效果,延長局麻時間,降低毒性反應,減少術區出血,使術野清晰等。近年來研究認為,微量的腎上腺素不會引起血壓明顯變化,對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病員一般也不會導致不良反應。相反由于良好的鎮痛效果,消除了患者恐懼不安情緒,避免了因疼痛而引起的血壓急劇波動。
當前,“碧藍麻”也作為口腔科常用的局部麻醉藥物,逐漸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它的成分是加有腎上腺素的鹽酸阿替卡因,其主要特點是局部的滲透能力比一般的麻醉藥物強,對于一些麻醉效果不理想的牙齒采用碧藍麻進行麻醉,能夠收到令人驚奇的效果;另外他在牙體科急性牙髓炎、修復科備牙時也經常使用。碧藍麻有其專門的注射器具,其適應征和普通麻醉藥物相同!
局麻藥尤其是酯類和酰胺類作用于人體后,能很快地和血漿蛋白結合,局麻藥本身并非抗原或半抗原,但結合后的蛋白有可能變性而成抗原(變態原),據此,局麻藥是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應引起廣大藥學工作者和臨床醫生的關注。
在用藥前應詢問病史,了解患者藥敏史和藥物不良反應史,這對有過敏傾向和特異質的患者十分重要。對有過敏體質的病人,可考慮在使用前作皮試;進行局麻時, 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應經常性地對口腔醫務人員進行常見急癥的處理培訓和考核,而且口腔科應常備有必要的急救設備,防止突發事件發生。
麻醉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手術的效果,不斷對麻醉藥物和麻醉方法的深入探討必將推動局部麻醉技術的發展。
來源于口腔醫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