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技術知識分享】根管治療中,有效避免遺漏根管的幾個方法
張成飛、王嘉德兩位醫(yī)生曾在《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4 年 7 月第 39 卷第 4 期發(fā)表《根管治療的特殊問題與對策》,分享了一些根管治療中的經驗和技巧,對現(xiàn)在的牙體牙髓科醫(yī)生來說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在此摘編兩位醫(yī)生的觀點,以饗讀者。因摘編有所縮略,詳細操作方法請參考原文。
對于彎曲鈣化根管開髓孔應盡可能采取便利型,去除全部髓頂,有時需要犧牲更多的牙體組織,開髓孔的壁應與根管壁形成直線通道。
2、尋找和確定根管口
這是處理根管鈣化關鍵的第一步。最重要的工具是直頭牙科尖探針和根管口探針。黑色的髓室底與白色的修復性牙本質是尋找根管口的標志。根管潤滑劑(含EDTA)對尋找根管口有幫助。
3、鈣化根管的通暢和預備
08#和10#K銼是最有效的。擴通根管的工具,注意將銼尖端1mm預彎,用止動片標識銼的彎曲方向,銼尖端蘸根管潤滑劑(含EDTA),用大量沖洗劑沖洗,根管銼逐漸銼入,反復重復,每次加深1~2mm。當銼達到工作長度時,應照X線片確定,并做上下提拉動作,使根管擴大到足夠的工作長度。根管通暢后可采用各種方法預備。
4、彎曲根管的預備
首先要預彎根管銼,預彎的根管銼易于通過彎曲處,能滑過障礙點到達根尖區(qū)。注意要有足夠沖洗并使用根管潤滑劑;不要過度旋轉器械;根管銼進入困難時,一定要使用中間號;預備時要緩慢進行。
雙彎根管(S-shape)預備時根管冠部要充分擴展,盡可能去除或拉直冠部彎曲,獲得進入根尖區(qū)的良好通道;一旦細小根管銼到達根尖區(qū),不要將銼完全提出,而要用銼做幾毫米的上下提拉,直到阻力喪失。否則,即使同一根管銼再次進入也可能有困難。
上磨牙近中頰根第二根管的發(fā)現(xiàn)與治療
X線片平行或偏移投照發(fā)現(xiàn)根管影像或診斷絲不在根管中央時,應髙度懷疑上磨牙近中頰根第二根管(MB2)的存在,應遵循MB2與其他根管口的關系,應用超聲方法或長圓鉆沿MB-P連線的近中側,適當去除牙本質約1mm,即可用DG16探針或根管口探針找到根管口,最好采用08#或10#K銼結合根管潤滑劑擴通根管。應注意避免過度尋找造成底穿或側穿。
下頜磨牙C形根管的發(fā)現(xiàn)與治療
C形根管多發(fā)生于下頜第二磨牙,其術前水平投照X線具有以下特點:
1、牙根特點
①呈現(xiàn)單根,根尖錐形、方圓形或結節(jié)狀,中間有條索狀或紡錘狀X線密度降低區(qū)。
②似雙根,根尖呈較寬的方圓形,「雙根」根尖之間有牙周膜影像相連;「雙根」之間骨小梁、牙周膜和「根分歧」顯示不清。
2、髓腔特點
①髓室底位置較低。
②髓室底窄,髓室底近、遠中根管開口距離近,一般不大于髓室底水平處牙根直徑的1/3。
3、根管特點
①在錐形單根中常可見兩根管影像在根尖1/3區(qū)靠攏并匯入X線低密度區(qū)內。
②在近遠中根管影像之間可見細小模糊的第三根管影像。
這些X線特點有助于臨床術前判斷C形根管的存在。
C形根管由于存在較高的副根管、交通支、根尖三角等根管變異的發(fā)生率,因此在進行根管預備過程中要注意機械預備與化學預備的結合,如有條件預備后可用超聲銼加沖洗液進行根管內蕩洗。完善的根管預備后,最好采用熱牙膠垂直加壓法根充,以便能更好地充填根管交通支和根管峽部。
來源于普潔培訓
相關資訊
- 假牙的正確摘戴方法
- 《島嶼說》雷佳
- 下頜義齒支持不足,穩(wěn)定性差,沒吸附力修改調整方法
- 《故園戀》徐霞
- 徐霞《三峽之書》
- 阿古拉《思念陪著鴻雁飛》
- 徐霞 廖昌永《遠情》
- 骨增量
- 何炫麗《梅花賦》
- 顯微鏡下活髓牙嵌體預備標準化操作-馮曉丹
推薦產品
- 宇森根管測量儀&牙髓活力
- 品牌:佛山宇森 型號:C-ROOTI(VI)
- 宇森手持無線型根管治療儀mini2
- 宇森無線根管治療儀C-SMART mini2(手持無線型)特價:1980元,可使用嘉幣300枚,訂購熱線17791999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