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治療臺水路污染怎么辦?對策都在這~ 科貿嘉友收錄
牙科綜合治療臺水路系統(DUWLs) 由一套狹窄而復雜的細孔管道相互連接而成,其功能是在診療過程中為牙科手機、三用槍等提供治療用水。口腔科水源水主要為醫院自來水或儲水罐水。美國牙科協會提出牙科治療用水理想標準為細菌總量≤200 cfu /ml; 歐洲提出口腔醫療用水參照飲用水標準細菌總量≤100 cfu/ml。目前,我國尚未制定針對口腔科醫療用水的衛生標準,仍參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口腔科用水污染調查
在中文數據庫中搜索關鍵字“口腔科治療臺水路污染”,2011-2015年度相關論文179篇。1963 年,Blake 對牙科臨床設備進行取樣培養,檢出了大量細菌,首次報道了通過口腔綜合治療臺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口腔科綜合治療臺水系統的污染來源主要包括: 口腔供水系統內的異養菌、生物膜; 口腔處置過程中由于沒有防止回流的設施,手機在停止轉動的瞬間產生負壓,使口腔中的分泌物、血液、組織碎片等回吸到手機內部,污染水系統。目前,國內并沒有關于口腔治療臺水路水質衛生標準,更沒有統一的水路衛生處理方法。
目前大多數醫院對口腔科水路采樣結果參照《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結果判定細菌總數<100CFU/ml為合格。多家醫院口腔綜合治療臺不同水路水樣衛生質量檢測合格率僅為35%(2012-2014數據)。
口腔科水路污染對策
口腔綜合治療臺水路污染中一個主要問題是生物膜的形成。生物膜形成與周末或夜間停用、 礦物質含量、 表面與容積之比等因素有關。生物膜一旦形成,就可以成為難以清除的儲菌庫。在夜間、 周末等停用綜合治療臺期間, 水路中生物膜內部的微生物可大量繁殖并釋放到水體中, 因此, 長時間停用后重新啟用時, 水體中的微生物污染情況十分嚴重。解決此問題, Garg 等人提出的辦法有:夜間用空氣吹干水路系統、 使用過濾器、 使用化學消毒劑處理、改變水路材質、使用防回吸手機、 流動水沖洗水路一定時間等。
水沖是一種簡單可行的辦法, 不需要添加任何額外的設施設備值得推廣。水沖可能不會徹底解決水路中生物膜形成及其導致的水體污染問題。但綜合成本、可操作性等因素看, 每日啟用口腔科綜合治療臺后連續放水 15 ~ 20min 可作為口腔診療的常規操作。
手機噴水、沖洗漱口水使用前沖洗 2 min, 空轉 30 s, 病人之間使用每次必須要求。牙科治療臺的水路要求必須都具有防回吸閥門, 以避免污染水的逆行。安裝閥門并定期保養非常必要,以確保其有效性。
使用有效的消毒劑(如次氯酸鈉、含氯消毒劑、過氧化氫等沖洗管道),對獨立的供水系統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可幫助減少生物膜的積累,加強對水的日常監測,通過采用科學的措施可以最低限度的降低生物膜形成的水平。多項研究結果顯示采用采用次氯酸鈉等消毒劑沖洗管道簡單易行, 且消毒后合格率較消毒前明顯提高,可行性更好。
來源:原創 陜西醫院感染控制 感控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