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師|69個預防醫學常考考點匯總
1 預防醫學研究的工作對象包括個體及群體,主要為群體,著眼于健康和無癥狀患者;研究重點為人群健康與環境的關系;采取的對策要具積極的預防作用;方法是微觀和宏觀相結合。
2 傳統的生物學模式正在轉變為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
3 預防醫學是研究人群健康與環境的關系。
4 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環境因素、行為生活方式、’醫療衛生服務、生物遺傳因素。
5 一級預防是最積極的預防,主要適用于病因明確的疾病預防。
6 二級預防又稱臨床前期預防,主要是對病因不甚明確或多病因疾病采取的預防措施。
7 三級預防是防傷殘、促康復、預防并發癥。一般是針對病因不明、難以察覺預料的疾病。
8 生態系統可理解為由物質循環、能盤交換、信息聯系共同構成的綜合體。’食物鏈實現了生物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及信息的傳遞,是生態系統最基本的功能和特征。
9 環境污染對健康影響具有廣泛性、長期性、多樣性、復雜性;’環境污染對健康的特異性損害有急性作用、慢性作用、遠期作用(包括致畸、致癌、致突變)。
10 SO2 和NOx 等污染物能形成酸雨。在我國,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SO2。環境污染物致健康 損害的影響因素包括劑量、作用時間、多因素聯合作用。其中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包括獨立作用、相加作用、協調作用、拮抗作用。
11 環境污染對健康的直接損害有急性中毒、機體免疫力下降、變態反
12 應、致癌作用。
13 急性苯中毒主要損害中樞神經系統.慢性中毒主要損害造血系統,以白細胞減少最常見,嚴重者可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甚至白血病。
14 慢性汞中毒是長期吸入汞蒸氣所致,其三大典型癥狀為易興奮性、震顫和口腔炎。震顫多有意向性,治療首選藥物為二疏基丙磺酸鈉。水俁痛即是慢性有機汞中毒的一種。
15 在生產中形成,并能夠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是生產性粉塵。粒徑小于15μm的粉塵顆粒為可吸入性粉塵。粒徑小于5μm的為呼吸性粉塵。
16 塵肺是因長期吸入礦物性粉塵引起的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為主的疾病。
17 矽肺是由于吸入大量游離二氧化硅粉塵引起,其典型的病理改變?是矽結節形成、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
18 矽肺最常見的合并癥是肺結核。診斷主要依據職業接觸史及X 線胸片.預防主要采取八字方針:革、水、密、風,管、護、查、教。
19 蛋白質供給量應占總熱能的10%—15%,我國居民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谷類。
20 食物中毒以細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見,其中又以沙門菌食物中毒為最多。沙門菌食物中毒主要臨床表現是急性胃腸炎癥,大便呈黃綠色水樣,體溫高
21 致病性大腸桿菌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食品加熱不徹底或生熟交叉引起,大便呈水樣、伴里急后重。
22 副溶血性弧菌大便呈洗肉水樣,后轉為膿血黏液便。
23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臨床期短,出現反復劇烈嘔吐,常呈噴射狀。體溫正常或稍高。
24 肉毒桿菌食物中毒病原為肉毒桿菌毒素,為嗜神經毒素,不耐熱,不耐堿。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是自制的發酵食品。臨床表現為運動神經麻痹癥狀。
25 河豚的卵巢玉肝臟毒性最強。
26 毒覃中毒以肝腎損傷型最為嚴重,病死率高。
27 亞硝酸鹽中毒,使紅細胞內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不能與氧結合.,出現皮膚青紫。解毒劑,是美藍,治療時可與維生素C 合用。
28 我國飲用水的衛生標準(GB5749-85 )中規定每毫升飲用水中細菌總數不超過100 個。
29 氟骨癥多發年齡段為青壯年。
30 樣本必須能代表總體,為此要滿足兩個條件,即抽樣的隨機化和足夠的樣本含量。
31 抽樣誤差是由個體變異造成的,故抽樣誤差在抽樣研究中不可避免。
32 統計工作由4 個步驟組成,即設計、搜索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其中以設計最為重要。
33 標準誤是描述抽樣誤差大小的指標。標準誤大,抽樣誤差大。
34 利用標準誤可進行總體均數可信區間估計和假設檢驗。
35 t 分布是以。為中心,左右兩側完全對稱的分布.只是t 分布曲線頂端較u 分布曲線略低,兩尾端上翹。
36 正態分布的數值變t 資料、描述離散趨勢的指標最好選用標準差。
37 若不知總體標準差,反映均數抽樣誤差大小的指標用Sx。
38 從一個呈正態分布的總體中隨機抽樣,X≠μ,該差別被稱為抽樣誤差。
39 對比不同職業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的高低,應繪制直線圖。
40 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包括觀察法、實驗法、理論和方法研究。
41 觀察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42 發病率與罹患率均強調觀察時期內的新發病例,區別在時間長短上。發病率適用于急性病;罹難率適用于疾病的流行或暴發;患病率強調現患人數,無論新發還是舊發,一般適用于病程長的慢性病。
43 現況調查是使用最廣泛的描述性研究方法,不用設對照組,很難確定因果關系,只能提供病因線索。
44 現狀調查只能計算患病率而不能計算發病率,不適用于患病率較低的疾病調查。
45 抽樣方法有單純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整群抽樣。抽樣誤差排序一般為:分層抽樣≤系統抽樣≤單純隨機抽樣≤整群抽樣。分層抽樣的代表性最好。
46 病例對照研究屬觀察性研究,首先選擇目前患有研究疾病和未患有研究疾病的人群,分別作為病例組和對照組,回顧過去的暴露(或某些)因素的情況,即由果及因。因此可從一種疾病尋找多種病因線索,獲得結果快。病例對照研究不能計算各種率,只能計算暴露比值,故評價暴露與疾病關系采用比值比。
47 病例對照研究的優點:①多:一果多因;②快:獲得結果快;③少:樣本需要量少; ④省:省人力、省物力、省財力。
48 隊列研究首先選擇目前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按暴露因素分組,觀察一段時間。比較兩組的發病情況,即由因及果。
49 隊列研究的主要偏倚是失訪偏倚。
50 隊列研究的優點是論證因果關系能力強,可獲得一因多果的效應。
51 隊列研究的缺點是觀察時間長、費用高、失訪不可避免、不適用于罕見疾病的研究。
52 實驗設計的三要素包括研究因素、研究對象及效應的具體要求。
53 臨床試驗設計三大原則包括設置對照、隨機化及盲法。
54 對照的意義就是使研究因素的效應暴露出來,平衡非研究因素的影響。
55 試驗效果的主要評價指標包括有效率、治愈率、生存率、保護率、效果指數。
56 均數應用于正態分布資料。
57 中位數適應于偏態分布資料,資料一端或兩端無確切界限時尤其適用。
58 數值變量頻數表能揭示數值變量的分布特征,即集中趨勢和離散趨勢;揭示其頻數分布類型, 即對稱分布和偏態分布。
59 全距和四分位數間距適用于偏態分布資料,一端或兩端無確切界限時只能用四分位數間距。
60 方差、標準差和變異系數都適用于正態分布資料。
61 比較兩組資料單位不同或均數相差懸殊時,應用變異系數。
62 描述離散趨勢最常用的指標是標準差。
63 對稱均數的兩側面積相等。
64 對慢性疾病進行現況調查,最適宜計算的指標為患病率。
65 在一種分析性研究中,計算了RR 值,可說明暴露因素與發病的關聯程度,該指標為相對危 險度。
66 衡量人群在短時間內新發病例的頻率,采用的指標為催患率。
67 試驗研究中對照組與試驗組發病率差值再除以對照組發病率,所得指標為保護率。
68 某地區某種疾病的發病率明顯超過歷年的散發發病率水平,則認為該病流行。
69 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包括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來源于悅牙網
相關資訊
推薦產品
- 宇森口外噴砂槍CA-1
- 宇森口外噴砂槍CA-1
- 皓齒根管充填封閉劑
- DMG根管充填封閉劑
- 宇森45度拔牙手機
- 宇森45度仰角氣動/電動拔牙手機、電動馬達45度仰角拔牙手機(1:4.2),無氣排,防氣腫!手機頭部體積小,減少了對術者視線的阻擋!科貿嘉友全國服務熱線029-88651307,17791999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