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之家每日習題并附帶解析
51、直接咬合法是指
A.卷舌后舔法
B.后牙咬合法
C.肌肉疲勞法
D.吞咽咬合法
E.以上均選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直接咬合法:是指利用(牙合)堤及(牙合)間記錄材料,囑患者下頜后退并直接咬合在一起的方法。無牙頜患者下頜有習慣性前伸,需要采取下述方法幫助患者下頜退回至正中關系位并咬合在一起。①卷舌后舔法;②吞咽咬合法;③后牙咬合法;④肌肉疲勞法。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52、全口義齒選磨時,正中(牙合)一側上頜舌尖早期接觸,側方(牙合)沒有早接觸,則應選磨
A.上頜舌尖
B.下頜舌尖
C.上頜頰尖
D.下頜頰尖
E.下頜中央窩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正中(牙合)早接觸的選磨:正中(牙合)早接觸可分為支持尖早接觸和非支持尖早接觸。對于上牙頰尖和下牙或下牙舌尖與上牙的早接觸,應按照BULL法則,調磨非支持尖,即調磨上后牙頰尖和下后牙舌尖。對于支持尖早接觸,即上牙舌尖或下牙頰尖分別與對(牙合)牙中央窩和近遠中邊緣嵴之間的早接觸,應結合側方(牙合)平衡側接觸情況,如果正中(牙合)有早接觸的支持尖在作為平衡側時也存在(牙合)干擾,則調磨支持尖。如果作為平衡側時無(牙合)干擾,則調磨與支持尖相對的對(牙合)牙的中央窩或(牙合)邊緣嵴。
【該題針對“咬合關系檢查、選磨調(牙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53、吸附力作用與哪個因素關系最密切
A.基托面積
B.牙槽嵴形態
C.基托與黏膜間的密合程度
D.唾液質量
E.黏膜厚度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吸附力的作用:吸附力是兩種物體分子之間相互的吸引力,包括附著力和內聚力。附著力是指不同分子之間的吸引力。內聚力是指同分子之間的內聚力。全口義齒的基托組織面和黏膜緊密貼合,其間有一薄層的唾液,基托組織面與唾液,唾液與黏膜之間產生了附著力。唾液本身分子之間產生內聚力(黏著力),而使全口義齒獲得固位。吸附力的大小與基托和黏膜之間的接觸面積和密合程度有關系。接觸面積越大越密合,其吸附力也就越大。
【該題針對“影響總義齒穩定因素”知識點進行考核】
54、全口義齒的(牙合)平面平分(牙合)間距離主要是為了
A.防止人工牙和基托的折斷
B.增強基托的吸附力作用
C.防止(牙合)位前伸
D.加強義齒的穩定性
E.獲得正確的垂直距離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牙合)平面應平分頜間距離,要求有適當的縱(牙合)、橫(牙合)曲線,并與前牙協調,而能達到前伸(牙合)和側方(牙合)平衡。影響全口義齒穩定的有關因素,全口義齒有了良好的固位,并不能保證在行使功能如咀嚼、說話時不脫落,任何加在義齒磨光面和咬合面上的不利因素,均會使義齒受到水平或側向力,發生移位或翹動。理想的義齒穩定要求周圍組織提供抵抗水平脫位的力量。牙齒的位置、磨光面的外形與唇頰舌肌肉功能協調與穩定有關。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55、無牙頜患者下頜處于正中關系位時,上下頜牙槽嵴頂之間的距離稱為
A.開口度
B.息止(牙合)間隙
C.垂直距離
D.頜間距離
E.覆(牙合)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確定垂直頜位關系即確定垂直距離。垂直距離為天然牙列呈正中(牙合)時,鼻底至頦底的距離,也就是面部下1/3的距離。牙列缺失和牙槽骨組織吸收后,上下無牙頜牙槽嵴頂形成的間隙名為頜間距離。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56、上頜義齒基托不需要緩沖的部位
A.切牙乳突
B.顴突
C.牙槽嵴上的骨尖
D.顫動線
E.上頜隆突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緩沖區:無牙頜的骨性隆突部位,如上頜隆突、顴突、上頜結節的頰側、下頜隆突、下頜舌骨嵴以及牙槽嵴上的骨尖、骨棱等部位,表面被覆黏膜較薄,切牙乳突內有神經和血管。這些部位均不能承受咀嚼壓力,全口義齒基托組織面在上述的相應部位應做緩沖處理,以免因壓迫導致疼痛,或形成支點而影響義齒的穩定。
【該題針對“知識點:緩沖區”知識點進行考核】
57、以下措施可以提高全口義齒固位和穩定,除了
A.盡可能擴大基托面積
B.準確的印模
C.有利的磨光面形態
D.合理的排牙
E.指導患者使用義齒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盡可能擴大基托面積”在可摘局部義齒修復中可以增加義齒固位。在全口義齒中,繼續擴大基托面積不能提高義齒的穩定性。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58、后堤區的作用
A.基托后緣定位
B.邊緣封閉作用
C.支持作用
D.排牙標志
E.緩沖作用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邊緣封閉區:是義齒邊緣接觸的軟組織部分,包括上下頜口腔前庭溝底、唇頰舌系帶附著部、下頜舌側口底黏膜反折處、上頜后堤區和下頜磨牙后墊。此區有大量疏松結締組織,軟組織活動度大,不能承受咀嚼壓力。但是這些組織可以與義齒邊緣緊密貼合,防止空氣進入基托與組織之間,產生良好的邊緣封閉作用,從而形成負壓和兩者之間的吸附力,保證義齒固位。
【該題針對“無牙頜功能分區”知識點進行考核】
59、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后堤區,最寬處
A.1mm
B.3mm
C.5mm
D.8mm
E.10mm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模型后堤區的處理:如果在取終印模時未做后堤區加壓完成邊緣修整者,可在工作模型上用刮除石膏的方法形成后堤區。在上頜石膏模型上的后顫動線處,或腭小凹后2mm至兩側翼上頜切跡的連線處,用雕刻刀切一條V字形溝,此溝中間深度1~1.5mm,越近中線和翼上頜切跡處越淺。沿此溝向前約5mm的范圍內,將石膏模型刮去一層,愈向前刮除得愈少,使與上腭的黏膜面移行。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60、無牙頜牙槽嵴頂的黏膜的特性是
A.厚、松軟
B.厚度適中、韌
C.薄
D.厚度適中、干燥
E.B或D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覆蓋無牙頜牙槽嵴頂的黏膜為附著黏膜,又稱咀嚼黏膜,表面為高度角化的復層鱗狀上皮,黏膜固有層薄,與骨膜結合緊密,活動度小。附著黏膜厚度適中,有一定的彈性,能承受咀嚼壓力。
【該題針對“無牙頜解剖標志”知識點進行考核】
來源于口腔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