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波:醫生好病人才會好
近日,廖新波(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在南方日報發表觀點“醫生好患者才會好”,發人深省。而此次《醫學界》科室管理實戰培訓班我們也很榮幸邀請到了廖新波給大家講述“醫院前線服務與CRM”。
讓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廖老師提出的觀點文章吧
沒有好的醫生,怎么會有好的醫療呢?沒有好的醫療,又怎能保障患者服務和患者安全呢?
我提出“醫生好患者才會好”,也許人們會質疑我在顛覆“以病人為中心”的行醫宗旨。其實不然,“醫生好患者才會好”具有很強的邏輯關系,沒有好的醫生,怎么會有好的醫療呢?沒有好的醫療,又怎能保障患者服務和患者安全呢?
我們再重溫一下世界上最好的醫院美國梅奧診所的辦院核心價值觀,就知道我們的政府以及醫院管理者該如何做。梅奧的核心價值觀是通過一套合適的制度,包括薪酬體系、工作制度、升遷制度、招聘制度來滿足梅奧成員的需求,并將組織所有成員的全部精力集中在“患者至上”的工作中。從醫護人員到患者,自始至終,梅奧都是建立“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上。
反觀我國內地,今年以來“傷醫”事件層出不窮,醫生“過勞死”頻頻發生,導致今年醫學院招生告急,嚴重地挫傷優秀考生報考醫科的積極性,一些“冷門”專業也不得不“降低”準入標準。這與香港地區形成極大反差:香港今年11位7科全優的狀元在接受采訪時透露,愿意填報香港地區的醫學院,而內地部分高校在某些省市醫科招生遇冷。
有人說沒有可比性,這或許過于樂觀。單就從職業規劃的選擇來說,我認為是有可比性的。香港地區的狀元傾向于填報醫科,是因為在整個香港社會,醫生這個職業是受人尊敬、收入較高并且工作穩定,考生中的佼佼者都趨之若鶩。即使不這樣橫向比較,單就大陸地區縱向比較也能看出一些問題。在往年,特別是大陸恢復高考后的幾年,報考醫科的都是高分人群,都是最頂尖的學生才報考醫科的。
也有人說,中國醫生的收入也不低呀!是的,內地醫生的收入也許的確比一些職業好,但實際上,這是“一本難念的經”。醫生整體收入不高,并且地區間的差距非常懸殊。比如,同類型的醫院,北京的醫生收入是寧夏的2-3倍之多;北京三甲醫院醫生的收入也是北京社區醫院醫生的兩倍多。而美國相差不大。
如果我們深入地了解中國醫生的收入構成和如何獲得這些收入,就知道中國的醫生與境外的醫生價值很不一樣。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醫生的收入來自于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工資,這部分非常低,基本上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八級工資制。第二部分就是獎金收入,是醫院以科室為單位的收減支結余的獎勵,屬于創收所得。這個創收就是盡可能多地創造收入,而這部分在其他國家是不存在的。這種薪酬制度使醫院成為生產線“工人”,醫院也成為“賣產品”的機構。這也就是國家衛計委主任所說的“趨利”根源。第三部分是紅包,第四部分是回扣(包括藥品、衛生材料、一次性用品、醫療器械的回報)。后兩部分實際上是屬于不合法的“灰色收入”,并非所有的醫生都有機會獲得。在大醫院資源更多,機會也多,反之小醫院就缺少這些機會,自然造成不同地區醫生收入懸殊。同時,不同科室的收入也有巨大的差異。骨科、心腦內科、牙科這些用替代品、植入品較多的科室,附加值高,醫生收入也會高。這也是醫生往大醫院擠的原因。
我們對比一下香港地區和其他國家,醫生的收入都是獨立的或年薪制的,醫護人員的收入與創收無關,而且醫生的收入都處在所有職業之上。而在我國一些實行“收支兩條線”的地區,居然有規定醫生的收入不能超過公務員。這個規定本身就是對生命不尊重,犯了很低級的錯誤。我國醫生的收入并沒有達到一個“社會認可”的標準,醫生在社會中處于中九流的二流地位。
最后說回醫生的培養
自從有了醫學院校,中國醫生的培養就逐漸與國際接軌,不再是中九流之老二,走的是“精英模式”,簡單地說,只有高分才有資格考醫。其實,我認為,所謂的“精英模式”不外就是這個專業在社會的地位和社會招生的數量。醫生在社會的地位越高,報考的人越多;招生的人數越多,入圍的分數線就越低。美國、香港的招生是“計劃的”,是由醫學會提出建議的。每年考試的人數、職業的地位、各個行業的收入等因素共同決定考生的報考。所以,與其說是“精英教育”,不如說在這些地區形成了一種精英教育的“環境”。但也要注意,高分并不等于是未來的精英,還要看今后培養出來的成果。只能說,有些專業成績好的才能進入,成績不好的,根本沒有機會。
醫生的一生都在學習,尤其要經歷一個非常艱苦的規范化培訓。如果規培制度對“未來的醫生”不好,其成果也是讓人擔憂的。所以,規培計劃的設定以及規培的待遇必須是使未來的醫生積極向上、向善的。尤其是新入門的醫生和護士,要增加一門醫療安全的教育課程。
另外,要吸收美國培訓住院醫生的6項核心職業能力:診治病人、醫學知識、人際溝通能力、職業精神素養、基于實踐的學習、基于大系統的實踐,努力使我們培養出來的醫生基本同質化。
1.遇到醫療糾紛怎么辦
2.科室運營管理的精髓及案例學習
3.醫療服務創新——產品化
4.管理人員的領導力訓練、
5.上海著名三甲醫院參觀
來源: 醫學界產業報道
相關資訊
- 假牙的正確摘戴方法
- 《島嶼說》雷佳
- 下頜義齒支持不足,穩定性差,沒吸附力修改調整方法
- 《故園戀》徐霞
- 徐霞《三峽之書》
- 阿古拉《思念陪著鴻雁飛》
- 徐霞 廖昌永《遠情》
- 骨增量
- 何炫麗《梅花賦》
- 顯微鏡下活髓牙嵌體預備標準化操作-馮曉丹
推薦產品
- 納極患齲風險體外診斷試劑——增菌培養基
- 納極口腔科技秦皇島有限公司納極患齲風險體外診斷試劑——增菌培養基,用于齲易感性檢測 ,口腔齲齒早期診斷,預知齲齒風險,早期預防干預,適合口腔科和兒保科體檢宣教。 科貿嘉友口腔029-8865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