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下頜關節
顳下頜關節可簡稱下頜關節,是頜面部唯一的左右雙側聯動關節,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多方向的活動性。在肌肉作用下產生與咀嚼、吞咽、語言、及表情等有關的各種重要活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顳下頜關節
特點
穩定性和多方向的活動性
位置
頜面部
組成
蝶下頜韌帶、莖突下頜韌帶
活動方法
左右雙側聯動
目錄 | 1組成部分 | 2特征 |
---|
組成部分
特征
下頜骨髁狀突略呈橢圓形,由一橫嵴把髁狀突頂分為前后兩個斜面,前斜面覆蓋著較厚的纖維軟骨,是關節的功能區,很多關節病最早破壞此區。兩側髁狀突的長軸略偏向后方,其延長線約成145°~160°角,這個角度可使下頜做側方運動時不致左右脫位。顳骨關節面的凹部為關節窩,容納髁狀突。凸部為關節結節,是主要承受咀嚼壓力區。關節窩比髁狀突大得多,這使髁狀突運動時非常靈活,能在較大的窩內做回旋運動,這對咀嚼運動有重要意義。關節盤位于髁狀突和關節窩之間,呈卵圓形而兩面凹陷。關節盤由前向后是不均質體,并可以彎曲,這可以巧妙地調節髁狀突從關節窩向前滑動所產生的變化著的關節間隙,在髁狀突運動中起穩定作用。關節盤由致密的纖維軟骨構成,不僅可抗壓力,還能抗摩擦力,更能承受咀嚼時對關節盤的擠搓。關節囊松而薄,因而顳下頜關節是人體中唯一不受外傷即可脫位,而脫位時關節囊又不撕裂的關節。關節盤的四周與關節囊相連,把關節分為上下二個腔。下腔小而緊,關節盤與髁狀突緊密連接,只允許髁狀突做轉動運動;上腔大而松,允許關節盤和髁狀突向前做滑動運動。關節囊內襯滑膜層,分泌滑液,可減少關節活動時的摩擦,并可營養關節軟骨。每側顳下頜關節的外側都有3條關節韌帶:即顳下頜韌帶、莖突下頜韌帶和蝶下頜韌帶。其主要功能是懸吊下頜,限制下頜運動在正常范圍之內。
顳下頜關節的運動
開口(張嘴):張嘴發生在下關節腔內的下頜頭的旋轉,隨之關節盤與下頜頭一起在上關節腔向前移位,到關節結節的下方。所以顳下頜關節是一個在可移動基底上的關節。動力來自張嘴肌:(快速或抗阻張開:翼外肌、二腹肌、舌骨上下肌;減少顳肌的活動以及重力作用足可使嘴張開。在舌骨固定時下頜舌骨肌和頦舌肌也參與降下頜骨的作用,當下頜骨固定時則能提舌骨。)
閉口(閉嘴):則為反向的移動和旋轉。動力來自閉口肌:顳肌、咬肌、翼內肌。
將手指放在耳屏的前方,令被檢查者慢慢張嘴就可觸到下頜頭的運動,若將手指尖放在外耳道的前壁也可觸及下頜頭的后部。當張嘴時,下頜頭向前離開檢查者的指尖,閉嘴時則到原處。
下頜關節的另一種運動是前突、退縮和側向偏斜(這包括內外側的移位運動)。下頜的動能運動就是這些運動的結合。
在咀嚼時,它們稱為切和磨,切用來切斷食物,磨則為擠壓和研磨食物。
1.病因
(1)精神因素:臨床上,患顳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病員,常常有情緒焦急、易怒、精神緊張、好激動以及失眠等癥狀。
(2)咬合關系:患者多有?關系明顯紊亂的情況,如?干擾、牙尖早接觸,嚴重的鎖?、深覆?,多數后牙缺失,?面過度磨耗等。
(3)關節負荷過重:經常咬堅硬食物、夜間磨牙、緊張時咬牙習慣,使顳頜關節負荷過重,會導致本病的發生。
(4)偏咀習慣:單側咀嚼習慣會引起兩側關節不均衡運動,并影響兩側頜骨的發育和肌力量的平衡。長期的偏咀習慣易致顳頜關節功能紊亂。
(5)外傷、打哈欠張口過度、突然的寒冷刺激、不良坐姿及牙齒疾病等,也可造成顳頜關節、周圍肌群和韌帶的損傷而致發病。
(6)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等也與本病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
2.臨床表現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發展過程一般有三個階段:功能紊亂階段、結構紊亂階段、關節器質性破壞階段。
其臨床表現一般有以下三個主要癥狀:
(1)下頜運動異常:正常成人自然開口度平均約3.7厘米,開口型不偏斜,呈"↓"。本病患者則會出現開口度異常(過大或者過小),開口型異常(偏斜或者歪曲),開閉口時關節出現絞鎖等。
(2)疼痛:主要表現為開口和咀嚼運動時關節區或關節周圍肌群的疼痛。如關節有器質性破壞或肌痙攣時,相應的關節區和肌組織會有壓痛。
(3)關節彈響和雜音:正常顳頜關節在下頜運動時無明顯的彈響和雜音。本病常見的異常聲音有①彈響音,即開口運動中有"卡、卡"的聲音;②破碎聲:即開口運動中有"卡叭、卡叭"的破碎聲音;③磨擦音,在開口運動中有連續的似揉玻璃紙樣的磨擦音。
(4)此外,還常伴有許多其它癥狀,如各種耳癥,各種眼癥,以及吞咽困難、語言困難、慢性全身疲勞等。
3.分類
(1)咀嚼肌群功能紊亂類:主要為各咀嚼肌的功能不協調、功能亢進和痙攣,實際上是關節外疾患。關節的結構和組織正常,以開口度異常和開口型異常以及受累肌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
(2)關節結構紊亂類:是關節紊亂綜合征中患病率最高的一類。為關節盤、髁狀突和關節窩之間的正常結構紊亂,以在開口運動中各種不同時期的彈響為主要特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開口度、開口型異常。
(3)關節器質性改變類:通過X線片、造影和關節內窺鏡等檢查可發現關節骨、軟骨和關節盤有器質性改變,除了出現以上兩類的癥狀外,關節運動時可聞連續的磨擦音或破碎音。
4.自我診斷
(1)好發于青壯年,女性多見。
(2)一般都有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征的病史。
(3)有關節彈響、疼痛的主訴癥狀,疼痛與下頜運動、咀嚼有關。
(4)檢查時發現顳頜關節運動異常(開口度過大過小,開口型偏斜歪曲)。
(5)X線片檢查:X線片可發現有關節間隙改變和骨質的改變,關節造影可發現關節盤移位、穿孔及關節周圍組織的變化。
(6)關節內窺鏡檢查:可直接觀察關節腔內的病變,根據觀察到的結果直接作出診斷,還可以在鏡下取材做活檢。
【家庭治療】
1.防治原則
(1)以保守治療為主,采用對癥治療和消除或減弱致病因素相結合的綜合治療。
(2)治療關節局部癥狀的同時應改進全身狀況和病員的精神狀態。
(3)對患者進行醫療知識教育,使病人了解疾病的性質、發病因素,使患者增強信心,配合醫生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自我治療、自我保護關節。
(4)循序漸進,確定一個合理的治療方案。
2.采用的治療方法有:
(1)服藥:常用的有消炎痛,片劑,每片25毫克,每次25毫克,1日3次,連續5天為一個療程;安定,片劑,每片2.5毫克,每次2.5~5毫克,1日3次,連續5天為一個療程。
(2)理療:可選用局部紅外線照射、氦氖激光照射,每次20分鐘,1日1次,連續照射1周為1個療程。
(3)磁鐵療法:適合于家庭治療用,患者可以用磁鐵片敷貼在痛點最明顯的部位,使用方便,有較好的鎮痛作用,常用于治療本病中的疼痛和張口受限,對關節彈響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4)還可以采用封閉療法、調?、正畸矯正等方法。如果有明顯手術適應癥的,也可采用手術療法。
3.治療要點
(1)翼外肌功能亢進:主要是調整翼外肌功能,可用0.5%或1%普魯卡因5毫升作翼外肌封閉,每日一次,5~7次為一療程。
(2)翼外肌痙攣:主要是解除肌痙攣。①理療:可用15%氯化鈣溶液作兩側關節區及咀嚼區鈣離子導入,每日一次,7~10次為一療程;②封閉療法:用2%普魯卡因2~3毫升行翼外肌封閉,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5次為一療程。如疼痛無明顯改善,則應放棄封閉療法。③中藥局部熱敷、藥罐、推拿等亦均有一定療效。
(3)咀嚼肌群痙攣:治療同翼外肌痙攣,但以溫和的物理治療為宜。同時可服用鎮靜、肌松弛劑,如安定、腸溶阿司匹林。
(4)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彈響初期患者,可戴用復位?板進行治療,如關節盤前移明顯無法進行?板治療的,則可行關節盤復位術。
(5)不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首先可使用手法復位,方法同關節急性前脫位手法復位法,復位成功,可聽到一彈響聲,然后再按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治療。手法不能復位的,可戴用樞軸?板,嚴重的則行關節盤復位術。
(6)關節盤穿孔、破裂:應遵循合乎程序的以保守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綜合治療無效的,則根據病情考慮關節盤修復術或摘除關節盤。
【注意事項】
(1)飲食原則上不予限制,但應避免咬嚼生冷堅硬的食物。
(2)消除精神緊張的心理狀態,保持精神樂觀、放松、心胸開闊的精神狀態。注意勞逸結合,積極參加文體活動。
(3)工作緊張時不要養成咬牙的習慣。
(4)勿大張口,打哈欠時要注意保護下頜關節。
(5)冬季時注意面部防寒保暖。
(6)拔除阻生牙時,注意保護下頜關節;其它口腔內治療時,應注意不讓病人長時間地大張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