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粘結講堂(1):第四到第七代粘結劑的總結與回顧 科貿嘉友收錄
CR臨床觀察
在過去50年的科研結果當中,有數以百計的文章去證實粘結劑的作用。粘結劑起源于酸蝕牙釉質后放置的流動樹脂,后來逐漸簡化,轉變成放置復合樹脂,可以獲得持久的效果和很高的強度。然而,臨床醫生對牙本質粘結是否有用,一直持有疑問。
從臨床的觀察來看,有些與牙本質表面粘結的復合樹脂,在一段時間的臨床使用之后就可以輕松移除。眾所周知的是,如果使用方法正確得當,使用牙本質粘結劑可以減小甚至消除術后敏感。這也是口腔醫生使用他們的最主要原因。CR科學家和臨床
團隊對目前臨床上流行的樹脂粘結劑給出了一系列實用、全面的信息。
滿足了如下核心需求后,從1950年代開始,樹脂粘結劑就一直在持續發展。
1. 充分粘結牙釉質和牙本質
2. 減小術后敏感性
3. 易用并且減少花費
4. 對抗口內環境
5. 生物相容性
一種流行且方便的模式概括了多種粘結劑,將他們分成第一代到第七代(以及出現的第八代)
第一代到第三代現在完全被淘汰
第四代和第五代(全酸蝕)使用了“酸蝕沖洗”技術,依然被很多醫生認為是獲得最強釉質粘結的方法。
第六代和第七代(自酸蝕或者酸蝕免沖洗),宣稱提供足夠的粘結強度,可以大大簡化操作流程和易用性,可以使操作步驟變得更快。
Part 1
CR研究人員和臨床醫師評估了來自13家公司的23種粘結劑,包含第四代到第七代粘結劑及其他新產品。比較他們與粘結牙本質和牙釉質的強度,以及其他重要的臨床特性。
下面的報告回答了臨床問題,對粘結劑進行科學研究和臨床觀察。結論來自于CR對粘結材料使用做的獨立調查,并給出CR的結論。
CR對粘結劑使用的建議
第四代: 先使用酸蝕劑然后沖洗去除玷污層,然后分別使用處理劑和粘結劑(adhesive)。
第五代: 先使用酸飾劑并沖洗去除玷污層,然后使用一瓶裝的處理劑/粘結劑。
第六代: 自酸蝕包含了處理劑可以溶解玷污層,無需沖洗;將粘結劑單獨使用。
第七代: 自酸蝕、處理劑、和粘結劑混合于一瓶裝,溶解的同時處理玷污層。
其他(不符合第四到第七代):
酸蝕但無需沖洗,將處理劑和粘結劑分開使用。
自酸蝕,處理劑和粘結劑包含在流動樹脂當中,在同一實體中使用。
下面的答案是由經驗豐富的CR評測員、科學家團隊結合科學文獻給出的結論。
1. 一個理想的粘結劑要包含哪些成分?
a.減小或消除術后敏感性
b.可以接受的粘結強度
c.封閉預備體
d.易于使用
e.無邊緣染色
f.較低的成膜厚度
g.阻射性(可以在影像學檢查中識別)
h.化學性預防
i.成本很低或者中等
j.保質期足夠長,穩定不分解
2.什么時候應該使用全酸蝕技術?
有時(sometimes)。全酸蝕技術可以應用在那些不容易出現術后敏感的病例當中,比如瓷貼面的粘固,所有的界面都是牙釉質。或者修復體需要最大固位力的時候,邊緣線也在釉質(五類洞)又或者是使用了RMGI(樹脂改良型玻璃離子)墊底的時候。
3.什么時候使用自酸蝕技術?
常規(Routinely)。 使用第六代和第七代粘結劑是邏輯上的常規選擇,無技術敏感性(從一類洞到五類洞)
4.在使用自酸蝕產品的時候有沒有必要酸蝕一下釉質邊緣?
是的。自酸蝕粘結劑的活性程度較低,而且提供的酸蝕程度非常有限,導致了釉質邊緣粘結強度的不足。許多臨床醫生使用可控制的磷酸凝膠酸蝕牙釉質邊緣,然后在整個預備的牙面上涂布第六代或者第七代粘結劑。酸蝕時必須小心避免過度酸蝕牙本質,脫礦程度過深的情況很可能導致樹脂無法滲透。
5.兩瓶裝粘結劑的效果一定比單瓶裝的效果好么?
是的。許多粘結劑制造廠商需要設定為兩瓶裝,為了獲得高質量粘結和最大的粘結強度。粘結層的一致性上,兩瓶裝粘結劑明顯好于單瓶裝。CR和其他的研究都顯示粘結層一致性的統一可以提供最大的粘結強度。
6.每使用一步都需要單獨固化么?
對于自酸蝕粘結劑來說,是的。然而,對于那些使用第四代或者第五代多步法粘結劑來說,多步法不需要分別固化。
7.成膜厚度是影響粘結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么?
有時候是。過薄的粘結劑厚度也許會導致較低的粘結強度。較厚的粘結劑在影像學上可能被誤診為齲壞。過厚的粘結劑同樣有粘結失敗的風險,但并不發生在粘結界面內部。
8.粘結劑應該清洗(scrubbbed)牙面么?
有時需要。研究顯示使用自酸蝕粘結劑時,攪動粘結劑/清洗牙面可以提高更高的粘結強度。因為可以提高酸蝕效果并繼續溶解玷污層。
9.粘結劑在固化之前應該被吹薄么?
是的。將粘結劑吹薄是必要的,可以充分揮發粘結劑中的溶劑成分,減小成膜厚度。然而,將半流體狀態的粘結劑吹的過薄,會導致粘結劑厚度不足,粘結層的同一性大大降低。
10.粘結劑需要固化多長時間?
根據品牌而有所不同。在使用鹵素燈和LED固化燈時,很多粘結劑指定要光照10秒。高的光照強度可以適當減小光照持續時間(1到5秒)
11.什么時候使用雙固化粘結?
有時。雙固化粘結不應該經常用于一類洞到五類洞的直接修復。但在任何光固化不充分的情況下都可以使用。
12.什么時候使用光固化粘結劑?
常規使用。一類洞到五類洞光都可以使用光固化粘結劑。
13.牙本質粘結的科研意義在臨床上證實了嗎?
肯定。對于釉質粘結來說,粘結是可以預測的,而且長期效果有保證。否定,對于牙本質來說只能保證短期效果而且難以預測。體外實驗顯示了粘結強度,由此提供了一種可靠的模式。可以用來對部分品牌粘結劑進行比較。臨床醫生應該根據問題1中提到的特性去選擇粘結劑,粘結強度值是其中的一種。
14.粘結劑有保質期么?
是的。所有的粘結劑都有保質期,根據粘結劑釋放方式和包裝而有所不同。
15.粘結劑應該被冷藏么?
是的。大部分的第五代和第六代粘結劑(自酸蝕)和新型自粘結性樹脂都需要冷藏,一般在包裝上都有明確的說明。
CR推薦的減小術后敏感性的方法:
1.進行牙體預備
2.使用酸蝕凝膠酸蝕牙釉質邊緣,(如果可能的話盡量使用自酸蝕粘結劑)
3.在自酸蝕處理劑處理牙面之前,操作脫敏劑(GLUMA)兩次,每次用一分鐘的時間進行涂布。
4.在最深處的牙本質(而不是牙釉質)處,使用0.5mm的RMGI(樹脂改良型玻璃離子),比如:Vitrebond, Fuji Lining LC
5.在整個預備牙面上涂布自酸蝕處理劑和粘結劑Clearfil SE Bond, Optibond Solo Plus, Prime and Bond NT, etc.
6.在牙體的根向部分,放置一薄層(約0.5mm)傳統的樹脂基復合體(resin-based composite)。在操作得當的前提下,選擇性的使用流體樹脂,形成最初的、薄薄的那一層。
7.光固化
8.依次添加薄層樹脂,逐層光固化(最多2mm)
* TRAC Research ®是CR的深入研究部門
關于粘結劑——對CR評測員的調研
最常用的粘結劑是Clearfil SE Bond 排在第二位的是OptiBond SoloPlus and Prime & Bond NT, 排在第三位的是Brush & Bond。
大部分的評測員只使用一個品牌的粘結劑,沒有使用第二品牌(備選)的習慣。
使用過第四代和第五代粘結劑的評測員多半有術后敏感的經驗。
22%的評測員沒有術后敏感的經歷
大部分(61%)的評測員經歷術后敏感的時間約為1%到5%
9%的評測員經歷過反復的失敗
粘結劑最理想的三個特性:可接受的粘結強度,消除術后敏感,有牙本質封閉功能(預備后的牙體)。
Part 2
CR實驗室的測試與結果
下列信息是是下方的表格的相關說明
花費/用量:依據廠商提供的處理劑、粘結劑和其他材料重量。以成人磨牙為例(n=3),按照標準溝槽的預備量(4*3*2mm),計算單次粘結劑和預處理劑(用量最夠)的使用價格。
易用性:計算使用步驟、涂刷次數、幾瓶粘結劑以及用于酸蝕、預處理、粘結所花費的時間。以成人磨牙為例(n=3),按照標準溝槽的預備量(4*3*2mm)
阻射性:加入鋁元素(AL)來測量,與釉質(170%)和牙本質(100%)來比較。材料的阻射性小于釉質(170%鋁當量)時,在影像學上很難被識別。
CR臨床評價排行:由經驗豐富的CR評測員回顧了600余個病例后形成。
平均粘結強度:粘結和充填樹脂有:(Filtek Supreme Ultra被用作所有品牌樹脂的標準,Filtek LS, Fusio Liquid Dentin, and Vertise Flow 除外)
光固化(使用Optilux 501光固化機,光導距樹脂的距離為2到3mm),光固化時間按照廠商要求的標準。
測試是在無齲壞的離體磨牙上進行,使用聚四氟乙烯模具(離體牙經過清潔、埋入丙烯酸當中,平放暴露牙釉質和牙本質)
熱循環(500X, 在t5°C 到 55°C之間,放置水中時間為30秒)
破壞剪切模具(使用Notched Blade Method, 見2002年7月的CR報告), 并進行分析(Bonferroni Multiple Comparison)
每種產品的的測試樣本(n=15),執行ISO/TS 11405,相關的使用的說明遵循廠家印刷的臨床指導
由于執行的實驗協議不同,粘結的剪切強度,數值上也會有變化。但是,從相同實驗室使用相同實驗協議得出的數字,結果是有效的。
下面的表格比較了材料的價格、易用性、所屬廠家,并對這23種粘結劑進行了臨床評分。
“ † ”大部分被檢測粘結劑都有阻射性,例外是OptiBond FL 和Adper Scotchbond SE;所有的測試的自酸蝕樹脂都有阻射性。
“ ‡ ”先前的研究顯示:最低強度為17到20MPa時,臨床上的表現可以接受。相同的上角文字說明這兩者的取值,在數據上沒有區別(p大于0.05)。
“ § ”的取詳見2010年3月的CR報告,推薦了樹脂基指的復合體(斷裂和壓力比較的臨床指征)。
選擇哪種粘結劑,做出自己的決定
表格中分析了23中粘結劑,作為產品選擇的一個指引。如果你對現在使用的粘結劑感到滿意,觀察上面的得分。如果顯示狀況良好,無需做出改變。
如果你不滿意現在使用的產品
基于本報告中CR提供的信息,選擇你喜歡的那一代產品
回顧并比較表格中的那一組產品
找到“對CR評測員的調研”,考慮使用那些最流行的產品。
選擇你想使用的產品,做決定前參考上述提及的CR推薦產品。
CR結論:使用復合樹脂進行直接修復充填前,使用牙本質粘結劑的首要目的是減小或者消除術后敏感。使用全酸蝕系統(第四代或者第五代粘結劑),提供的釉質粘結強度最高并且持久。雖然牙本質粘結的初始強度很高,很多報道稱會隨著時間的推
移而逐步降低,術后敏感也會發生。自酸蝕粘結劑(第六第七代)可以預測,易于使用,術后敏感度較低。本次研究顯示:自酸蝕系統在與全酸蝕系統的比較當中,對牙釉質和牙本質的粘結強度相似甚至更強。易用性加之出現術后敏感性低的特點,
并且粘結強度的不斷提升。自酸蝕粘結系統在口腔領域的普及率一定會越來越高。
來源 : CR中國 CR口腔產品臨床測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