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動力學(7)如何有效給別人提供反饋?
有效溝通的前提是互相認知,互相認知的來源是自我披露與互相反饋。怎樣的反饋才有效呢?
如同前文所說,最有效的反饋并不是我們抱怨指責對方,給對方貼標簽,而是要遵循如下原則:
1)告訴對方TA的行為給你造成的感受,而不是你的判斷和猜想(“你連續三次遲到讓我有些難過和生氣”而不是“你這個人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考慮別人感受”)
2)描述具體的事情和行為,而不是泛泛而談(“你上周二三四遲到了三次”而不是“你這個人怎么總是遲到”)
3)學會從別人角度看問題,不是要所有事情都同意對方,但是要學會理解對方,永遠不能假定自己是真理的唯一持有者
4)給對方的反饋要清楚,直接,和完整。在我的經驗里,婉轉的好處往往是暫時的和局部的。清楚直接和完整的反饋,長遠看更容易建立互相信任的有效關系。
很多時候,即使反饋本身沒問題,我們也很難接受,為什么呢?接受反饋是件有些可怕的事。尤其當我們覺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天生注定無法更改的時候。這種情況下,負面反饋等于是對我們整個人的批判。所以一個良好的接受反饋的心態,一定是基于對于不斷自我改變和自我修煉的認可的基礎上的。要是我橫豎改不了,還干嘛聽你瞎得得?
除了這種心態,還有一些行為會影響我們有效的接收反饋。比如:
1)拒絕反饋的重要性(“你說的這根本不重要”)
2)找理由(“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3)攻擊對方(“你還說我呢,你也沒比我強到哪兒去”)
4)讓對方有負罪感(“你居然這樣說我,我還把你當朋友呢”)
5)過度容易的接受(“你說的太對了,我一直都這么覺得,我立刻就改正”)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有效的提供反饋和接收反饋都是提高自己影響力的有效方式。即使我們提供的是負面反饋,如果我們的方式不過網不貼標簽,那么對于對方來講一方面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幫對方認清TA的行為在現實世界中的準確影響,其實是給對方的一種禮物。當我們越能夠理解別人,愿意傾聽,愿意接收對方反饋的時候,對方也往往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而在兩個人當中,其實影響力不一定是零和游戲。在我們賦予對方更多影響力的時候,我們自己也獲得了更多影響力。
信息:塔爾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