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發醫改重要通知!診療、手術、護理費將漲價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發出《關于印發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全面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提出到2020年基本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
《通知》規定,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分類管理,其中: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實行政府指導價;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特需醫療服務和其他市場競爭充分、個性化需求較強的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非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落實市場調節價政策。
什么是醫療服務價格?
簡單說,就是你生病后去醫院看病、檢查或做手術的費用。具體包括門診、住院、各項檢查、治療、檢驗、手術等項目的價格。
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改什么?
醫療服務收入、財政補助、藥品加成是公立醫院收入的主要渠道。受“以藥補醫”機制等因素制約,之前我國醫療服務價格總體偏低,藥品收入在整個公立醫院的收入當中占比較高,可能會出現一些用藥行為的不規范,甚至出現多開藥的情況。
而在原有醫療服務價格體系中,醫療服務項目間的比價也不合理,診療、護理、手術等價格偏低,大型設備檢查、檢驗、治療等價格偏高。
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個就是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將原來的三個補償渠道變成兩個補償渠道,即通過醫療服務收入和財政補助讓醫療機構不要再通過藥品的收入來維持運營。
第二個就是通過改革,使醫療服務價格的內部結構更加合理。
醫療服務價格怎么改?
醫療服務價格未來該怎么改?主要有以下方向。
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分類管理
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實行政府指導價;
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特需醫療服務和其他市場競爭充分、個性化需求較強的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
非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落實市場調節價政策。
國家制定技術規范 地方確定具體項目
國家負責制定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指導醫療機構規范開展服務,地方確定醫療服務收費的具體項目,逐步減少按項目收費數量,擴大按病種、按服務單元收費范圍。
改革后看病的負擔會加重嗎?不會!
本次改革之后,有的價格會上漲,有的會下降,會不會增加人們看病的成本?
一升一降總體持平
按照這次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的總體要求,目前,安徽、江蘇、浙江、福建等4個省市試點的城市公立醫院已經把藥品加成從醫院收入中剔除,實現藥品零差率銷售。
通過這部分價格空間,提高了之前偏低的診療、手術、康復、護理、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同時降低之前偏高的CT、核磁共振、高壓氧倉等大型醫療設備的檢查、治療費用。
在確保患者總體就醫費用不增加的前提下,實現醫療服務價格的結構調整,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
配套醫保支付政策
調整后的醫療服務價格都要按照規定納入醫療保險的報銷范圍,確保患者的費用總體上不增加。
強化醫藥費用控制
要加強醫療服務價格監管和醫藥費用控制,嚴肅查處醫療機構違規收費行為,確保區域內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得到有效控制。
實行市場調節價 價格會不會高到讓人看不起病?
實行價格放開的醫療服務市場競爭充分,非公立醫療機構也提供,患者選擇面更廣。
醫療機構要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定價,并保持相對穩定。
會積極發揮12358價格監管平臺作用,嚴肅查處亂收費行為。
將制定醫保支付標準,引導價格合理形成。
從地方實踐來看,河北、江蘇、山東、吉林等地實行市場調節價項目的價格總體平穩。
改革后,醫保報銷的相關內容會有變化嗎?
變化有以下幾點:
醫保相關政策將同步出臺、同步實施;醫保部門會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醫保將加強對醫療服務行為和費用的監管,改革總體不會增加群眾醫療費用負擔。
各地前期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情況如何?
已有29個省(區、市)的全部縣級公立醫院取消了15%的藥品加成,有升有降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浙江、江蘇、安徽、福建等4省城市公立醫院已全部取消了藥品加成,有升有降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改革后,公立醫院新型補償機制正在建立,醫院收入結構優化,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提高,患者負擔總體未增加。
延伸閱讀
以后就醫看病會不會花更多錢?
浙江省柯橋區紹興市中心醫院是一家縣級公立醫院。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試點醫院,這家醫院于2011年開始采取藥品零差率,藥品以進價銷售給患者,并對醫療服務價格進行了調整。
糖尿病住院患者孫小芳告訴記者,他已經住院8天,截至目前花了6000多元,新農合報銷后,自己大約要支付2000多元。
“胰島素過去一支104元,現在降到一支82元,新農合報銷后,自付只要16.4元。”這位73歲的老人說:“過去報銷比例只有30%,有病也不敢住院。現在新農合報銷比例提高到82%,住院也負擔得起了。”
“確保患者負擔總體不增加,這是改革的重要原則之一。”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
杭州市公立醫院改革中,將門診診查費從1.2元升至10元,但患者只需要支付1元,其余9元由醫保支付。患者的費用沒有增加,反而有所減少。
浙江省物價局副局長韓亞明告訴記者,浙江省在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過程中,以藥品零差率為突破口,除中藥飲片外所有藥品按照實際進價銷售。醫院由此減少的合理收入,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和政府財政投入等途徑進行補償,患者負擔總體上不能因此增加。“讓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充分體現。”他說。
《意見》強調,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要求,積極穩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同步強化價格與醫療、醫保、醫藥等相關政策銜接聯動,逐步建立分類管理、動態調整、多方參與的價格形成機制,確保醫療機構良性運行、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負擔總體不增加。
轉載文章在文章末尾清楚標注來源出處,若有錯誤或涉及版權問題,煩請聯系0512-85667873,我方會第一時間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以保證您的權利,謝謝!
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