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第一磨牙5根管變異1例
1 病例資料
患者,男,29歲,因左上后牙半年來冷熱刺激不適,且逐漸加重,伴左側頭痛,不能咀嚼。檢查: 左側上頜第一磨牙近中鄰面大面積齲壞,探痛(+++),質軟,色黑,冷熱刺激敏感,扣痛(+)。
診斷:急性牙髓炎。
治療計劃:根管治療后行全冠修復。
處理:必蘭麻(法國必蘭公司生產)局部麻醉下行開髓,揭髓頂后,出血較多,用3%過氧化氫溶液反復沖洗,止血,根管探針探查根管口。探及近頰有一根管口,當探及腭根及遠頰根時各有兩處卡住探針尖端,將根管口用乙醇棉球擦拭干凈后,發現第一腭根根管口(P1)遠中有一遠腭根管口(P2)。再探及第一遠頰根根管口(DB1)腭側有第二遠頰根管口(DB2),且都有滲血,用15#K銼分別疏通上述5個根管,再用拔髓針拔根髓,用3%過氧化氫溶液沖洗根管,拭干根管口,用德國VDW Raypex5根管測量儀測量根管長度,均顯示陽性記錄并到達根尖狹窄處,攝片示K銼均在根管內且工作長度合適。
由于投射角度差異導致DB1和DB2重疊,但在髓腔內清晰可見DB1和DB2根管口呈頰腭向排列。
應用機用型ProTaper 鎳鈦銼(登士伯,美國)按逐步深入法行根管預備,沖洗,干燥,封木餾油小棉球。
1周后復診,無不適,行Protaper大錐度牙膠尖+根充糊劑冷測壓法嚴密充填根管。X 線片示適充(圖1)。磷酸鋅水門汀墊底,光固化充填,觀察1周后行冠修復。患者行根管治療+全冠修復后,無主觀癥狀,患牙形態良好,正常咀嚼功能恢復。
2 討論
本文報告的病例上頜第一磨牙有5個根管且其分布為近頰1個,遠頰2個,而腭根2個較為罕見。與上頜第一磨牙近中頰根第二根管(MB2)高發生率相比較,遠中頰根第2根管(DB2)發生率僅為1.90%。這提示我們在臨床工作中,不僅要注意MB根管變異可能發生的區域,而且對于其他根管可能變異的部位也要加以考慮,才能防止根管遺漏情況的發生。
臨床上有多種因素可影響上頜第一磨牙變異根管的探查,如髓石,高速渦輪機切削過程中產生的碎屑堵塞根管口,以及口腔環境局限致視野不佳等。因此,探查不到位容易引起根管遺漏,尤其是存在根管變異時。本病例腭根兩個根管還是比較容易探查的,但由于出血多易被誤認為髓室底穿通。所以,臨床醫師要有足夠的細心、耐心和責任心,以免遺漏根管,影響患牙預后。
(王靜娟 解放軍第359醫院口腔科)
來源于口腔醫學網
相關資訊
推薦產品
- 牙科特級特硬石膏粉
- 牙科特級特硬石膏粉
- 佛山和茂兒童手機
- 和茂兒童手機,會議售價:380元(卸針式),450元(按壓式)
- JYF-10D 牙科X射線機
- JYF-10D 牙科X射線機,明室沖洗,一分鐘成像,立即用于診斷,最大程度方便醫生診斷。氣動可升降座椅,更方便更舒適。可用于口腔數字成像系統。科貿嘉友029-8865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