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技術正在改變我們——張益教授從口腔頜面外科談起
因醫師認知能力與信息傳遞的局限性,將導致溝通中易出現對信息的誤解,故在傳統的“手術刀與聽診器”的診療模式下,即使制訂了非常縝密的診療計劃,其實施時也會因信息丟失而產生諸多臨床治療不確定性,成為了增加臨床風險的醫源性因素。
張益教授總結,溝通過程中的信息誤解、決策制定中的信息缺陷及方案執行中的信息丟失即為傳統診療模式的局限性。
數字化外科的思維過程
數字化外科可幫助醫師實現虛擬與真實間的轉換,其思維、技術過程為:數字化外科將真實的臨床情況通過數據獲取、圖像處理及治療設計模擬轉化為虛擬狀態,從而進行虛擬的規劃,再通過手術輔助機器人、手術導航、3D打印技術等將其回歸于現實,最終得以準確地實現術前的規劃設計。
數字化技術還可幫助醫師將原本腦海中的方案設計進行可視化表達,方便醫師自我審視、調整與修正,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傳統診療模式中的思維盲點和誤區,顯著減少了治療對醫師經驗的依賴。在將虛擬信息轉化為臨床工作方面,在目前臨床工作中,手術導板技術、3D打印技術等數字化外科技術已成為常用的臨床技術手段。
張益教授以面側深區取子彈手術為例,告訴廣大醫師:可視化、虛擬和導航技術的應用,已經或正在改變“聽診器+手術刀”的傳統診療模式,使“暗箱思維”變得直觀、透明、可遵循、可預測,顯著減少了診療過程對經驗的依賴性以及由此帶來的結果不確定性。
數字化外科的臨床應用
數字化技術在口腔頜面外科領域目前大致以解決如下問題為主:虛擬設計規劃、精確定位、風險控制、數據庫檢索、個性化假體制作及對術后結果的預測。張益教授以骨缺損、正頜外科、三叉神經射頻治療、上頜骨再造等常見口腔頜面外科治療為例,展示了數字化技術在口腔頜面外科的應用。
骨缺損修復
目前臨床上對骨缺損修復的要求已不僅是曾經的“單純追求骨塊成活”的目的,現在對骨缺損修復的考慮與追求目標是其精確度,如修復位置、外形、未來的種植設計等。曾經在臨床工作中,流程為先進行骨塊的移植,再進行種植修復治療,我們發現,這種流程往往會為后續的種植修復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目前我們在數字化技術的輔助下,工作流程變為以種植修復為導向的骨缺損修復,即先對種植體的植入過程進行虛擬設計,再根據其設計方案進行骨缺損修復。通過軟件設計,進而使用導板、導航完成實踐,同時在術后加以驗證。上述這些治療模式在沒有數字化技術的輔助下是很難完成的。
正頜外科是較早將數字化技術用于臨床的學科,近年來正頜外科在數字化應用方面的關鍵技術有:陀螺儀獲取自然頭位、基于自然頭位虛擬規劃、制定手術方案和參數、打印數字導板及預測手術效果。
目前仍有相當多的患者需通過三叉神經射頻治療緩解其三叉神經疼痛造成的痛苦。傳統射頻治療須使用長15 cm的針從頰部軟組織穿入至顱底直徑僅約為1 mm的圓孔或卵圓孔中,此定位穿刺風險性較高,對操作醫師的經驗要求也較高。現在,臨床中可通過融合CT圖像與核磁共振圖像,準確找到圓孔及卵圓孔的位置,在導航的引導下實現精確的定位穿刺。
對于上頜骨嚴重缺損的患者,其缺少原位結構參照,往往很難確定移植骨塊與下頜骨在頜間距離及牙弓形態上的匹配。目前張益教授所在科室中對此種情況所采取的方法是進行將患者邊界條件輸入一個存有大量顱骨影像的數據庫中進行檢索,匹配出邊界條件與其相似的數據,進而應用其上下頜骨數據進行手術設計與修復操作。
來源于中華口腔醫學論壇報今日口腔
此文關鍵字:宇森口外45度拔牙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