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2日-13日,第四屆基于循證醫學的口腔種植臨床先進技術研討會如約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邀請到來自德國,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亞,瑞士等9名國際頂級專家以及國內9名種植一線專家,結合臨床工作親身體會,和我們一起探討如何發現臨床問題、如何設計臨床研究,共同推動臨床學科進步。
作為會議承辦方的學牙網,特邀參會人員將此次研討會上導師演講內容編寫為“聽課筆記”,持續推出,以饗讀者。
教授首先以一個即刻種植的病例開篇介紹為了獲得良好的前牙美學效果手術時需要注意的幾大注意事項:
1. 手術中以自然牙引導進行種植窩洞的預備,可以提供更加精準的植入角度。
2. 術中對種植體頰側剩余骨高度的把握,和種植體植入深度的要求。
3. 即刻種植術中,對殘根的拔出需要應用微創拔牙技術,不能損傷頰側骨壁。
4. 不從牙槽嵴頂翻瓣,如需進行軟硬組織移植,可以在附著齦的根方做水平切口。
5.應用個性化的愈合基臺封閉種植體,支撐跳躍間隙,封閉植骨區域。
但當患者的條件不能滿足即刻種植的時候,需做其他處理,比如:
(一)針對下頜前牙區牙槽嵴嚴重骨吸收的患者,教授提出可以應用植骨釘加不可吸收膜帳篷技術進行水平向的骨增量:
(二) 針對垂直向骨量不足的病例,如下:
該患者的中切牙需要拔除,而雙側側切牙的骨寬度和骨高度均不足,應該如何處理?由此,教授提出了骨環植骨技術。
依據病例的遠期隨訪觀察,教授認為骨環技術可以長期穩定地維持種植體周圍的骨高度,制備骨環的材料可以取自患者的自體骨,也可以應用骨替代材料。
而哪種材料更好并無數據支持,教授設計了一個動物對照實驗。結果如下:
在小于2mm的垂直骨增量情況下,自體骨和異體骨在成骨能力上差別不大,但當超過4mm的垂直骨增量情況下,異體骨會出現部分的骨吸收,而自體骨不會。
針對實驗和臨床的結果,教授對于骨環技術做出如下總結:
1. 骨環技術在垂直骨增量的術式中是一項可靠的,結果可預期的手術方法。
2. 骨替代材料制作的骨環在行垂直骨增量的患者中,術后8個月能夠形成良好的骨愈合。
3. 針對自體骨環和異體骨環在負載時間上是否存在差異,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研究。
最后再次總結了前牙區種植美學能夠達到長期成功的幾點要素:
1. 診斷時準確評估風險因素:如患者的笑線和牙齦水平。
2. 手術過程中注意技術敏感性的問題:術式的選擇需要盡可能的保守,并有循證醫學證據的支持。
3. 對時間的把握:是選擇即刻種植還是早期種植還是延期種植,軟組織愈合的方式和傷口封閉方式的選擇。
4. 對軟硬組織移植材料的選擇。
來源;段妍 學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