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早判斷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并上報: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
她很忙,接受采訪的時間一拖再拖,,只是叫我“等通知。”1月30日中午12時9分,她說:“你可以來了。”我丟掉炒了一半的菜,騎上摩拜趕到她所在的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北省新華醫院),等了十分鐘,她從病房出來。
張繼先在隔離病房中查房。記者陳卓 攝
張繼先,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癥醫學科主任,54歲,個頭不足1米6,話語輕柔,一雙極度疲憊的眼睛透出和善。然而,就是這位溫和的女醫生,一個月前最早判斷出這場疫情,并和院方一起堅持上報。
7個相似病人4個來自華南海鮮市場
她判斷“這肯定有問題”
一位同事的家屬疑似感染,張繼先正在和她談心并讓她也隔離檢查。記者陳卓 攝
2019年12月26日上午,醫院附近小區的一老兩口因發燒、咳嗽看病,當時兩人是自己走到醫院來看病的,拍出來的胸部CT片,卻呈現出與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的改變。張繼先讓老兩口叫來他們的兒子做檢查,兒子沒有任何癥狀,但CT一照,肺上也有那種表現了。
這一天,還來了一位華南海鮮市場的商戶,一樣的發燒、咳嗽,一樣的肺部表現。“一般來說,一家來看病,只會有一個病人,不會三口同時得一樣的病,除非是傳染病。”張繼先給這些病人做了甲流、乙流、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等與流感相關的檢查,病人全部呈陰性,從而排除了流感。
張繼先頭腦中的疑團越來越大,27日,她把這四個人的情況向業務院長夏文廣、醫院院感辦和醫務部作了匯報,醫院立即上報給江漢區疾控中心。
張繼先和同事正在商量工作。記者陳卓 攝
28日、29日兩天,門診又陸陸續續收治了3位同樣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這一下就有7個一樣的病人了。
“這是我們從來沒有見到過的病,同樣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有4個病人了,這肯定有問題”,張繼先判斷。7個病人,癥狀和肺部表現一致,只是輕重有區別。張繼先敏銳地意識到情況不對,立即又向醫院進行了報告,并建議醫院召開多部門會診。院感辦和業務院長覺得這個問題不容忽視,再向區里和市里進行了報告。
張繼先正在穿戴防護服和眼鏡,準備進入病房。記者陳卓 攝
12月29日下午1時,分管院長夏文廣召集了呼吸科、院感辦、心血管、ICU、放射、藥學、臨床檢驗、感染、醫務部的十名專家,大家對這7個病例進行了逐一討論,影像學特殊,全身癥狀明顯,實驗室檢查肌酶、肝酶都有變化,專家們一致認為,這種情況確實不正常,要引起高度重視。追問到還有兩例類似病史患者,到同濟醫院、協和醫院去治療,留下來的地址也是華南海鮮市場后,夏文廣副院長立即決定:直接向省、市衛健委的疾控處報告。
張繼先正在穿戴防護服和眼鏡,準備進入病房。記者陳卓 攝
12月29日是星期日,省衛健委疾控處和市衛健委疾控處快速反應,指示武漢市疾控中心、金銀潭醫院和江漢區疾控中心,來到醫院,開始流行病學調查。
傍晚,武漢市傳染病定點收治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業務副院長黃朝林和ICU主任吳文娟來到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逐一查看了這7個病人,接走了6位病人,其中輕癥三位、重癥三位,那一家三口的兒子堅決不去金銀潭醫院,留在張繼先這里繼續治療,今年元月7日病愈出院。
張繼先接受采訪時堅定地說,疫情發現越早越有利于控制。“我們現在感覺自己做對了!”
2月1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多方求證,各方信源均證實是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最早上報疫情。
敏銳和防護意識來自于“非典”時期的鍛煉
從早上忙碌到下午兩點半,張繼先才吃上中飯。記者陳卓 攝
在收治那一家三口住院時,張繼先在呼吸科病房隔出一塊與其他區域相對獨立的地方,建立了有9張病床的隔離病房。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是離華南海鮮市場最近的兩家三級醫院之一。那6個病人被金銀潭醫院接走后,張繼先的呼吸科門診又陸陸續續收治了類似的病人。到元旦時,這9張隔離病床不夠用了。
張繼先正在查看病人的肺部CT影像。記者陳卓 攝
從發現那一家三口起,張繼先就要求所有的呼吸科醫護人員戴口罩。醫院給他們科室批了N95專業防護口罩,“我們只有進入那個區域才戴N95,其他區域還是一般醫用口罩。”
與此同時,張繼先囑咐科室人員在網上訂購了30套細帆布的白色工作服,12月31日那天,這批被她視為隔離服的工作服寄到了科室。
自購的工作服被大家穿到了醫生白大褂和護士服的里面。“不管怎么說,我們多穿一層,對自己防護好一點。”這一套厚帆布的“防護服”一直到元月22日,鐘南山院士明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能夠人傳人,才完成它的使命。這一天,醫院給他們配備了三級防護服。
北京東直門醫院援漢的醫護人員抵達醫院,張繼先忙著安排他們的食宿以及工作崗位。記者陳卓 攝
元旦期間,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的門診量開始激增,由原來一天100人左右,增加到230人左右,收的像7個人那樣的病人越來越多。張繼先他們去給其他呼吸道慢性病住院病人做工作,讓他們盡快出院,有的病人不愿意出院,醫護人員就找各種理由勸說。
“那時候疫情還不便說。”那就只有處處小心,因陋就簡地把防護做到可能做到的極致。
在最初收治那一批病人時,張繼先所在的科室做到了無一例醫護人員感染,到目前也沒有發現病人交叉感染。
張繼先說,對傳染病的防護意識生根于“非典”。2003年抗擊“非典”時,時年37歲的她是江漢區專家組的成員,每天的任務就是下到各個醫院排查疑似者。
“我從那個時候就有感覺了,什么叫公共事件,什么叫群體事件。”張繼先說,醫生看病,要問病人的住址、職業,這一下來了4個華南海鮮市場的,怎么會沒有問題?“這就是‘非典’時期鍛煉出來的思維。”
原定采訪張繼先的時間是29日中午,記者出發時,接到醫院黨委書記邱海芳的電話:“您現在別來了,張繼先主任崩潰了,在病房大哭!”
30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當面問起張繼先悲傷的原因,她說:“病人太多了,我們的醫護人員太苦了!”
“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這一個月來,睡眠嚴重不足,體力嚴重透支,她竭盡了全力。
痛哭一場,她又一頭扎進病房,那里是容不得她一絲馬虎的戰場。
資料來源:長江日報
相關資訊
- 上頜竇提升
- 解讀王府井商場吊頂植物
- 李世榮《高原之歌》
- 醫技配合制作高質量全口義齒:初印模與初模型-張興明
- 乳牙根尖炎導致的囊腫
- 《鼓浪嶼之波》鐘麗燕
- 追本溯源——早期傳統功能矯治器概論
- 徐霞《我心芬芳》
- 頜位關系的垂直高度與水平關系
- 功能性全口吸附性義齒-李方明
推薦產品
- 牙寶寶醫用成人、兒童口罩
- 牙寶寶醫用成人、兒童口罩,滅菌3層醫用口罩。 科貿嘉友029-88651307
- 牙寶寶防霾口罩
- 品牌:牙寶寶 規 格:4只/袋 包 裝:10袋 /一盒 顏色:黑/白/粉/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