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教授 |中國口腔種植的發展 —— 回顧和展望
一、歷史回顧和發展現狀
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口腔種植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1980——1995,重復的彎路:如同20世紀60年代國際上口腔種植走過的彎路一樣,由于缺乏現代口腔種植的基本理念,使用的種植體質量欠佳,此事口腔種植的醫生、護士、技師缺乏規范系統的專門培訓,導致了大量種植失敗病例、使口腔種植的聲譽受損,也使一批早年開展口腔種植的醫生信心受到打擊。
2.1995——2005規范發展的歷史時期:自1995年起一系列現代口腔種植理念、規范的培訓開展在中國展開,國際上公認的一系列高質量的種植體系統開始進入中國并由幾家著名大學率先使用,絕大多數的口腔專科醫院成立了由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科和牙周科醫生組成的口腔種植科。開始了中國口腔種植規范發展的新階段
3.2005——至今, 飛速進步與發展但仍亟待進一步規范:在這一時期,在我國每年都有較大規模的高水平國際、國內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舉辦,大量的中國口腔種植醫生走出國門,積極參加一系列國際學術交流和口腔種植專業培訓,前年,我在希臘參加歐洲骨結合學術大會(全球影響力最大的,也被公認為水平高的國際口腔種植學術會議)的時候,大會主席告訴我,中國中國有270多位參會者,是參加那次會議的第二大代表團。近年來在我國幾大口腔設備器材展會上,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學會、廠家、商家都邀請了諸多國際知名口腔種植專家做講演,做培訓。所有這些都展現了中國口腔種植發展的良好勢頭。我國6所大學還為本科生開設了口腔種植課,許多綜合醫院的口腔科和民營口腔診所也開始開展口腔種植。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2013年4月23日國家衛計委為加強我國口腔種植技術管理,規范口腔種植技術臨床應用行為,加強口腔種植技術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印發了“口腔種植技術管理規范”(衛辦醫改發(2013)32號)。并要求從頒布之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執行。這個“管理規范”對我國口腔種植的準入,有了一個最低的門檻。其特別強調的是人員準入的資格,種植技術的準入資格以及對醫療設施環境的準入資格等三個方面。我相信這個文件的執行,必將有力地推動我們口腔種植事業的規范、有序、健康發展。
4.在我國種植體使用數量每年都在以30%-40%的速度在增長,幾家具有實力的中國廠家也在研發高質量的國產種植體系統。2007年在我國使用的種植體大約37000-50000套,2008年80000-100000套,2012年大約300000套。有7個國產種植體系統和10多個國外的種植體系統在中國注冊使用。
二、喜中有憂
1. 目前口腔種植呈現出一派大干快上的勁頭,各專業的口腔醫生(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牙周科),各綜合醫院口腔科,各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都因口腔種植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快馬加鞭地上口腔種植項目。這讓我有些擔憂。因為在我國口腔種植從業人員特別是口腔種植醫生的標準化規范培訓尚不普遍;能夠從事這樣標準化、規范化培訓的機構尚十分欠缺;許多從事口腔種植的醫生、護士、技師還沒有接受這樣規范系統的培訓。因此也有一些醫療單位、一些醫生種植失敗病例較多,質量較差、并發癥較高。這讓我擔心會不會重復過去走過的彎路?更何況這樣一個比較昂貴的口腔醫療項目無論如何保證質量,都是我們的職業道德使然,都是我們口腔執業者的責任。從我們自身的職業聲譽、職業前途,我們也應該不懈的追求高水平、高質量,但前提是老老實實接受規范化培訓,并量力而行的開展自身技術確有把握的種植修復病例。應該嚴格按照國家衛計委“管理規范”的要求,杜絕盲目地沖動,確保我國口腔種植程序不斷的健康規范發展。
我也衷心的希望我們口腔種植專委會的專家們、委員們意識到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那就是帶動、促進所在單位、所在地區口腔種植的健康規范發展,承擔起培訓的責任與義務!
2. 迄今為止,尚沒有一個能夠與國際一流品牌相媲美的國產種植體系統及其相配套的設備、器械、材料供我國口腔種植醫生、技師選擇使用。我國的種植體市場基本是國際品牌壟斷的市場。我們看到的歐美國家產品不用說,他們已占了先機。但是像我們的鄰國,韓國也幾乎占據了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這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這既有國家產業政策層面的問題,也有一份我國口腔種植醫學工作者是否應盡而沒有盡到的責任?
3.學術交流的水平和質量尚有待進一步提高;大樣本多中心臨床前瞻性研究尚屬空白,這將不利于提高我國口腔種植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同樣在目前流行的一系列口腔種植修復技術中,我們還難以看到我們中國口腔醫生的首創。我們還只是處于學習和應用西方國家所創造的各種技術的階段。
三、中國現代口腔種植發展的一點思考
正像任何其他學科的發展一樣,口腔種植包括口腔種植本身在廣泛臨床應用的基礎上也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讓我感觸頗深的是:20世紀末,21世紀初期,我曾經錯誤地認為種植體本身已發展成熟,其形狀設計、表面處理、連接方式在國際同行間已完全取得共識,似乎其后的問題僅僅是如何能更好更規范的臨床應用這些種植體。現在看來這個認識是完全錯誤的。
近年來,一方面人們對種植體植入的要求已不僅僅是追求五年內不發生脫落的成功率,而是有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具體體現在:追求加更長期穩定的種植修復效果(包括功能的、美學的,十年的甚至是終生的);追求更快速地結合骨結合,從而縮短種植療程;追求更少的并發癥(包括種植體周圍炎,種植體折斷等);更簡便的操作(包括種植外科的和種植修復的)。
為了上述目標的實現,近年來種植體本身及其配套器械不斷地改進與更新,表現如下特點:
(1)自攻性設計,簡便了外科植入程序,為初學者提供了一定的寬容度,提高了種植體的初期穩定性,有利于種植體的骨結合。
(2)親水表面處理,加速骨結合,縮短療程,對骨質條件較差者優勢。
(3)短種植體,3mm直徑的種植體,擴大了種植體植入的適應證,使種植臨床的適應證和外科植入操作更加簡便。
(4)連接方式的不斷改進,由外連接到內連接,現在又出現了內外連接結合的連接方式,其目的在于預防種植體斷裂,防止種植體內感染并便于種植修復的美學處理。
(5)骨水平、平臺轉移設計的理念。
(6)種植外科工具、修復工具的創新設計及新材料的應用,為醫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四、迎接數字化口腔醫學時代的到來
近年來以口腔CBCT診斷技術、椅旁數字化印模采集技術和CAD-CAM修復體設計與加工技術為代表的數字化口腔醫學時代已經到來。它將全面更新口腔醫療的的諸多領域,給口腔醫生的診療工作帶來新的理念和技術,也必將促進口腔醫學的全面進步與發展!
這些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常常是始于口腔種植,這就要求我國口腔種植工作者不僅要盡快地學習、熟悉、掌握這些數字化技術,而且肩負著推廣這些口腔醫學數字化技術的責任。他不僅會極大提高我們的種植臨床工作質量,同時也將極大地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最終造福我們的患者。
任何對數字化口腔醫學技術的忽視,都將是我們這支隊伍在不久的將來被時代所淘汰。讓我們以極大的熱情迎接數字化口腔醫學時代的到來!我衷心的希望我們口腔種植的團隊中盡快涌現一批數字化口腔醫學技術的專家。推動數字化口腔醫學技術在我國的應用與普及!
作者介紹
王興
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教授,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口腔醫師分會名譽會長,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協第八屆委員會委員,口腔種植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中華口腔醫學雜志主編,國際牙科研究會會員,國際牙科醫學院院士,美國ADA名譽會員,香港專科醫師學院名譽院士,亞洲口腔種植學會顧問等。
來源于北京北一
相關資訊
推薦產品
- 宇森C-SMART-1 Pro專業型根管治療儀
- 品牌:佛山宇森 推薦 型號:C-SMART-1(普及型) 型號:C-SMART-1 Pro(專業型) 型號:C-SMART+(經濟型)
- 宇森根管測量儀&牙髓活力
- 品牌:佛山宇森 型號:C-ROOTI(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