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優秀正畸病例賞析--腭板在嚴重深覆蓋患者非拔牙矯治中的應用
文獻優秀正畸病例賞析--腭板在嚴重深覆蓋患者非拔牙矯治中的應用
對于伴有深覆蓋,側貌較突的I類錯合的青少年患者,大部分醫生可能會選擇拔除4顆第一前磨牙的矯治方案,而本文介紹使用改良C型腭板遠中移動上頜牙列,非拔牙矯治深覆蓋青少年患者一例。
病史與檢查
患者男,10歲11個月,主訴嘴突。側貌突面型,上下嘴唇凸起。開唇露齒,上唇短。口內示,中線齊,覆蓋7mm,II度深覆合,雙側磨牙關系I類,尖牙關系II類。上頜牙弓輕度擁擠,下頜牙弓中度擁擠,spee曲線深,上頜第二磨牙未萌。
X線頭影測量分析示安氏I類(ANB,3.5°;Wits,–1.5mm),低角型(FMA,23),上下頜切牙前傾(U1-FH,121°,IMPA,96°)。
治療目標:
1、 取得正常的覆合,覆蓋;
2、 尖牙關系達到I類;
3、 解決開唇露齒,減少雙突度
4、 改善側貌。
治療計劃:
考慮到患者側貌較突,深覆蓋,首選拔除4顆第一前磨牙內收前牙進行側貌的改善,但是患者拒絕拔牙。第二種治療方案為,骨支抗輔助遠中移動上頜牙列,與患者進行溝通后,患者選擇第二種治療方案。
治療過程:
上頜使用3顆微種植釘(2x8mm)固定改良腭板作為骨支抗。安裝過程如下圖所示。
全口粘接托槽,第一磨牙粘接帶環,同時焊接一個位于腭側牙齦上方的弧形硬絲。大約使用250g的力量掛鏈圈遠中移動牙列,如下圖所示。鏈圈每月更換一次。22個月后治療完成,粘接舌側保持器。
治療結果:
患者面型得到較大改善,治療后開唇露齒解決,側貌突度減小。患者的覆合覆蓋恢復正常,磨牙關系與尖牙關系維持I類。
治療后全景片上示牙根平行度可,無明顯牙根吸收。側位片示,上頜切牙直立(U1-FH,從121°變為107°),鼻唇角增加,從86°變為101.5°。在重疊圖中可見,上頜切牙與磨牙分別后移了2.5mm與3mm,下頜平面角減小了1°,合平面角增加了2°。
10個月后復查,療效穩定,無明顯復發。
來源:U-Dean 浙一口腔正畸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