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推薦】Bio-Oss膠原+/-膠原膜用于感染位點的牙槽嵴保存術
【新刊推薦】Bio-Oss®膠原+/-膠原膜用于感染位點的牙槽嵴保存術
《臨床口腔種植研究》中文版第2卷•第4期•2018賀歲刊正式上線!本期雜志延續了上期對于口腔種植修復中數字化技術應用的討論,同時深入探討了無牙頜患者種植修復相關的各類臨床問題,分別對手術導板、全口數字化印模、無牙頜即刻修復、種植體留存率、患者的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論述,共收錄文獻9篇。
今天與大家討論的是使用Bio-Oss®膠原配合覆蓋或不蓋膠原膜 對慢性病變的拔牙窩進行牙槽嵴保存術。更多詳情請關注本刊公眾號并于微店訂閱!
了解拔牙窩的愈合過程有利于把握種植體的植入時機和植入位置,從而獲得理想的種植修復效果。研究表明牙齒拔除后牙槽嵴會發生水平向和垂直向的改建。然而這些關于拔牙窩愈合的研究多基于沒有感染的拔牙位點,這也就意味著大量此類研究僅代表了無干擾愈合的理想環境。而臨床上牙齒拔除的原因大多數是因為慢行感染而非急性創傷。近期一項研究顯示拔牙的最常見原因是牙周疾病(69.20%)、牙髓治療失敗(24.6%)(Lopez-Martinez et al. 2015)。感染的牙齒拔除后可能伴有復雜的結果。有時甚至在徹底的清創后,牙槽窩仍可能無法形成新骨,而形成疤痕纖維組織。牙周感染的拔牙窩也可能觀察到延期愈合現象。
另一方面,牙齒拔除后使用Bio-Oss®膠原進行牙槽嵴保存術被研究證明有良好的效果(Cardaropoli et al. 2005, 2012; Araujo et al. 2008, 2010)。然而,這些研究僅納入新鮮牙槽窩,而忽略了感染位點通常伴隨骨破壞和慢性病變。此外,目前對于使用膠原膜的有效性結論也不一致。
因此,該研究選擇了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的動物模型,以模擬感染拔牙窩的特征,并采用組織學和影像學方式,對使用Bio-Oss®膠原配合覆蓋或不蓋膠原膜進行牙槽嵴保存術后新骨形成的變化進行研究。研究者將6只比格犬的雙側下頜第三、四前磨牙行牙半切術,拔除遠中根。所有位點使用黑色絲線、膠原海綿、根管銼和牙齦卟啉單胞菌引導產生牙髓-牙周聯合病變。4個月后,在每只狗的4顆前磨牙中隨機選擇3顆分配進 入實驗組 :對照組(僅清創)、實驗組一(僅植入Bio-Oss®膠原)和實驗組二(植入Bio-Oss®膠原并覆蓋膠原膜)。基線時間7個月后,處死比格犬,進行組織形態學分析和微型CT分析。
研究發現對照組的頰舌側牙槽嵴頂垂直高度差(2.22±0.26 mm)與實驗組 二 (1.80±0.16 mm)間有顯著差異。實驗組二的牙槽窩內植骨材料的量(27.04±5.25%)高于實驗組一的牙槽窩(18.49±2.11%)。
研究者認為,實驗組中植骨材料具有骨傳導作用,可以通過促進接觸成骨形成新骨。而對照組拔牙窩僅有遠端成骨可能不足以阻止頰側牙槽骨的吸收。同樣的,牙槽嵴保存術中使用膠原膜(T2組)在牙槽窩愈合的初始階段阻止了植骨材料的溢出,可能讓冠方頰側骨的接觸成骨可能性更高。
本文刊登在《臨床口腔種植研究》中文版 2017年12月第2卷 • 第4期:278-284.
來源:臨床口腔種植研究
相關資訊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細菌克星來啦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打跑病毒怪物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刷牙歌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洗手歌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寶寶不怕冷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認真鍛煉身體好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小孩應把衛生講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寶寶愛喝水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感冒真討厭
- 紅色少兒歌曲-- 小號手之歌
推薦產品
- 上海品瑞邁格磁致伸縮治療儀 患者之愛
- 口腔治療,牙周先行,口腔健康,牙周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