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篇 | 非潛入式種植技術更適用于單顆后牙缺失 科貿嘉友口腔收錄
目前,國內外生產和應用的種植系統繁多,由于各類種植體略有不同,其植入的方法也有差別。
根據種植體形態結構特點一般分為:
1、潛入式種植系統
2、非潛入式種植系統
潛入式種植即首次手術時將植體埋入頜骨后縫合黏膜切口,使植體完全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完成骨結合;而非潛入式種植是一種穿齦型系統,即首次手術將植體埋入頜骨后其頸部穿出牙齦,完成骨結合后直接安裝基臺進行修復,無需二次手術(圖 1),兩者臨床使用比例大致相等,孰優孰劣也存在爭議。
圖 1. 兩種種植系統示意圖
土耳其 Gazi 大學牙醫學系修復科的 Nemli 等通過一項隨機對照試驗指出,對于單顆后牙缺失來說非潛入式種植技術臨床效果更加理想,患者滿意度高。該文章發表在 2014 年8月出版的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雜志上。
作者進行該項研究時共納入18名患者、36顆植入體(表1),采用左右半口對照設計分別使用潛入式及非潛入式種植技術,術后3個月選用金屬烤瓷冠進行義齒修復。并且在手術結束后立刻(設立基準線)以及術后6、12、24 個月時對患者進行隨訪檢查,拍攝 X 線片評估骨高度變化及探診檢查軟組織參數,期間術后6個月時對患者進行調查表訪問以獲得患者感受。最后將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表 1. 患者情況及植入位點
圖 2. 植體邊緣骨高度喪失程度
研究發現:在兩種種植系統的植體邊緣骨高度方面進行比較,非潛入式種植體的邊緣骨喪失程度明顯小于潛入式種植體(圖 2),且非潛入式種植系統的探診深度也明顯低于潛入式種植系統。而兩者之間的菌斑指數及探診出血情況沒有明顯的差異。牙齦指數方面在 6 及 12 個月時兩者之間無明顯差異,而于 24 個月時潛入式種植系統的牙齦指數明顯高于非潛入式種植系統。
此外,患者自身對于非潛入式種植系統更加滿意,其原因在于外科手術次數少,缺失牙恢復時間早,術后舒適程度佳以及局部清潔能力和牙冠美學效果。
因此,根據上述內容作者指出在單顆后牙缺失時,非潛入式種植系統應為首選方案,其臨床效果較潛入式種植系統更佳,且患者感受良好,應得到臨床推廣。
來源:丁香園
相關資訊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細菌克星來啦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打跑病毒怪物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刷牙歌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洗手歌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寶寶不怕冷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認真鍛煉身體好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小孩應把衛生講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寶寶愛喝水
- 親寶兒歌遠離細菌:感冒真討厭
- 紅色少兒歌曲-- 小號手之歌
推薦產品
- 上海品瑞邁格磁致伸縮治療儀 患者之愛
- 口腔治療,牙周先行,口腔健康,牙周護航!
- 宇森牙科種植機
- 客戶分享:用的時間半年,質量過硬,操作起來簡單,方便,價格比同種產品便宜,對初上種植的比如我就比較踏實,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