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下牙槽神經損傷小結 科貿嘉友收錄
最近碰到一些智齒及埋伏牙鄰近下牙槽神經管的病例,借此機會做個小結,與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分享一個病例
姓名;張xx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1-11-22
血壓;142/105mmHg
主訴:右下頜后牙發炎,不敢咬物數年
現病史:右下頜后牙咬合痛數年,松動,近日因牙齦腫脹,溢膿,來診
既往史:否認系統性疾病及傳染病史,否認藥物過敏史
口內檢查:47 II度松動,48未完全萌出,II度松動,探針牙齦出血,有膿液,叩診(+),口腔衛生條件較差。
X線及CBCT檢查:47、48根尖周區大面積低密度影像,波及下牙槽神經管,部分區域至神經管以下。CBCT顯示神經管走形于47根尖炎癥區下方(已侵犯)48炎癥區頰側(已侵犯)
術前面部檢查:面部無麻木及其他異常感覺
術前CBCT分析
術前醫囑: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導致同側面部或下唇麻木數周(不排除小概率永久麻木)
術中:碧蘭浸潤麻醉,常規拔除47/48,直視下刮出頰、舌側大量肉芽組織,47考慮患者后期種植,向根方酌情清理,術中出現疼痛現象(“麻疼麻疼的”無電擊等異常疼痛)即停止處理。縫合4針,留縫隙引流,防止血腫壓迫神經管。
術后檢查:患者自述右側麻木,檢查,同側下唇中線至下頜角后緣,眶下至下頜緣,麻木明顯。
分析:
1.浸潤麻醉 延炎癥區域擴散至下牙槽神經,導致同側神經傳導阻滯
2.術中碰觸或血液壓迫 激惹下牙槽神經
3.術中刮傷或撕裂下牙槽神經管
并告知患者,表示理解
術后影像分析
醫囑:口服消炎藥,口服維生素B1,靜脈滴注地塞米松,隔日復診
術后: 院內觀察一個半小時,下唇3*3cm 恢復感覺
24小時后回訪,基本恢復感覺,下頜角區輕微麻木感
一周后回訪,無不適
小結:
下牙槽神經損傷的患者可能出現多種癥狀,早期主訴常為“又麻又痛”,在感覺恢復過程中可能出現感覺過敏現象,多見痛覺過敏,輕觸皮膚既有痛感,甚至有灼燒樣的異常痛覺,由于感覺的缺失或減退,也可導致不自覺的口角流涎,下唇咬傷等。
術前充足的影像分析是預防下牙槽神經損傷的前提,也是重中之重。
對于曲面斷層片的分析,當智齒埋伏牙的根尖與下牙槽神經有重疊影像時,常常可采用觀察重疊部分牙根的牙周膜和硬骨板是否連續,下頜管是否比牙根密度高,下頜管是否變窄等,來辨別牙根與神經管的位置關系。當然曲面斷層片也很難避免其失真變形的自身局限性。拍攝CBCT能更為直觀預估其風險。但切記盲目的嘗試和挑戰。
關于術中,需要注意的首先是避免暴力分牙;當用到小錘增隙時,應找準斷根與骨面的界限,切記盲目敲擊或增隙過深;使用渦輪機時應注意避免切割過深;掏斷根時,應經量保證直視,隨時吸凈唾液和滲血對于炎癥區域避免盲目的搔刮;對于深部較難取出的斷根,也可視情況保留;出血較多的縫合避免過緊,防止血腫過大壓迫神經等等。
出現下牙槽神經損傷,應如實告知患者,有責任有擔當的與患者共同去面對和解決。拔牙引起的下牙槽神經損傷多為輕微損傷,常無神經錯位或斷裂,一般采取保守治療,主要靠神經的自身生長和修復(有三叉神經痛患者久治不愈,我們應該相信神經的自愈能力),多數可在數周或數月后基本或完全恢復正常知覺。
神經損傷早期的治療也是極為關鍵的,如維生素B類藥物的應用,早期激素的應用如地米,早期的理療等
來源:KQ88口腔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