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袋深度測定法
1、測定哪個位置?
1點·4點·6點法
牙周袋深度的測定方法有1點法、4點法、6點法、臨床上基本檢查選用1點法、精密檢查選用6點法。
進行牙周治療時,適合選用4點法或6點法收集檢查資料。
● X片的種類
1點法時檢測牙齒周圍后記錄最大數值。
4點法是將牙齒分為舌側、頰側、近遠中四個區檢測,分別記錄歌曲最大數值。
6點法首先和4點法一樣分為舌側、頰側、近遠中4歌曲,再進一步將近中、遠中分為頰舌側兩區,然后記錄6個區檢測出的最大數值。
必知要點!注意到分界線
4點法和6點法都是將牙齒分區進行檢測的,但是牙齒本身是沒有分界線的。
(如下圖所示,在腦中要有牙齒轉角處的線條印象。將拐角處的線條延伸至牙頸部紀委各區分界線。)
2、探針的插入
頰側、舌側的測定
探針要與牙軸平行插入。注意不要探針的尖端離開牙面。
舌側數值難以讀取,要學會利用口鏡來讀取。
● 頰側、舌側探針的插入
通常與牙軸平行插入
舌側難以看到的位置就利用好口鏡來輔助。
注意盡量讓探針貼著牙面。
3、鄰接面牙周袋的檢測
鄰接面是最難以進行檢測,測定結果也最容易出現誤差的部位。舌側遠中等空間狹窄的部位,探針難以插入,而且有牙齒影子的影響,刻度難以讀取。
要充分注意到這些要點,并參考X片,盡量做到無漏查。
● 鄰接面正下方的探診
鄰接面的正面檢測方法。注意大約是在鄰接面部分的中央位置處,將探針略傾斜插入鄰接面的中央點。
檢測鄰接面正中點下方的牙周袋,探針是無法與牙軸平行插入的。但是緊靠著鄰接點平行于牙軸插入探針,可以檢測到難以檢測的鄰接面牙周袋深。
如果從斜側插入探針檢測沒有一定的標準,那么每次測出的數值都會各不相同,得到的數據難以正確分析出問題所在。
4、讀取探針的數值
探針的刻度是以1mm為單位來讀取的。但是在臨床上偶爾也會有不確定的情況發生。
不確定的情況下為了不遺漏問題,建議記錄下高的數值。
● 探診數值的讀取方法
只有6mm
記錄數值為7mm
記錄數值為4mm
注意術者間的誤差
即使是同一天檢測相同的部位,不同的術者探診出的數值也很可能有差異。
為了防止院內術者間誤差,要掌握好探針的拿法以及探診的力度等基本技術,因而需要多加練習。但是想要完全去除誤差難以做到,所以在牙周探診記錄表格上要記錄下當天檢查的術者姓名。
● 留意術者間誤差
探診的數值,即使是同一術者進行,也看會有差異。結果可能會受術者的意識、身體狀況、力度、位置、插入方向等的影響。
與初診時相比,再評價時以及預防保養階段進行檢查時,術者有想要數值更低的心理傾向,因此有時會比真實數值低一些。
● 術者自身的誤差也要注意
必知要點!器械的不同也可能造成誤差
探診數值的誤差也看是由器械的原因造成的。
各種探針的粗細、輕重、刻度都有所差異。粗而重的探針與細而輕的探針測出的數值很容易產生誤差。
因此,在檢查時全院使用統一的探針,或者初診時將使用的器具記錄在牙周探診表格上,折后同一患者再來時也選用相同探針,以防止數值上的誤差。
大家各用不同的探針的話,容易產生檢查誤差。
探針在牙周袋內的工作方式
~步行式探診~
牙周探診在掌握眼睛看不到的部分的狀態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檢查。參考X片進行探診,可以立體掌握該檢查部位。
然而X片中無法看到所有信息。魚食,牙周探針的工作尖需要像步行一樣在袋底走動運用步行式探診法可以更準確掌握該部位的狀況。
● 僅有X片,無法掌握到牙周袋底的狀況嗎
此時運用的牙周探診技巧稱為“步行式牙周探診法”。
● 步行式牙周探診的操作
牙周探針的工作尖始終與牙體接觸,將工作尖從袋底上提1~2mm的幅度進行步行式探診。
難點的操作注意事項
頰側的檢查技巧
頰側的檢查難易度和患者臉頰的厚度以及強度有關。
檢查頰側時,嘴巴微閉使用口鏡牽拉,探針能夠更容易進入頰側,并且視野擴大數值容易讀取,更容易進行檢查。
● 檢查頰側時,嘴巴要微閉
上頜第二后磨牙頰側遠中的檢查技巧
上頜第二后磨牙的頰側遠中檢查難度特別高。探針插入本身難度很高,還要讀取數值,非常艱難。這個部位的檢查頁和上面頰側檢查一樣讓患者嘴巴微閉,利用口鏡可以比較容易讀取數值。
● 利用口鏡對上頜第二后磨牙頰側遠中檢查時,患者嘴巴也需要微閉。
微閉嘴巴,頰粘膜跟容易延展,將口徑放入嘴巴時可以確保有充足的空間。
下頜舌側檢查的技巧
下頜舌側的檢查通常放在最后進行, 患者的嘴巴移植保持張開狀態,因而口內已堆積了很多唾液。
就這樣繼續進行檢查的話,堆積的唾液不但使探針的數值難以讀取,而且患者也會非常不適。
所以需要將堆積的唾液用吸唾管吸 掉后再繼續檢查。
● 檢查頰側時,嘴巴需要微閉
探針過程中也要確認患者的唾液有無堆積,并及時將唾液吸掉。
必知要點!牙周袋深度檢查·技能提升的方法
牙周探診并不是僅檢查技術好就夠了。從患者角度考慮,長時間的將嘴巴張開著,有時還會有疼痛和不快。
以下項目是提升檢查牙周袋深度不可缺少的事項。特別是新人口腔衛生士,偏向于集中練習自己的技巧,所以更要記在腦中,并積極踐行。
1、仔細和患者說明檢查的意義
即使是牙周病治療所必要進行的項目,患者也是毫不了解的。
為了讓患者能夠安心治療,檢查前要將目的和數值的意義跟患者進行仔細說明。
另外,在有記錄者的時候,如果事前和患者做好說明,患者聽到讀出的數值就會對哪個牙位好、哪個牙位不好又大致的印象了。
說明示例:接下來要進行的是檢查牙限炎癥發展到什么程度,對牙齒逐顆進行的檢查。牙周病不是牙齒全體發展的病癥,每顆牙齒的惡化程度都不一樣。
牙周檢查結合上次拍攝的 X 牙片可以對口腔內狀況有整體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檢查。
2、一定要變看X牙片
邊進行牙周探診
牙周病即使是在同一口腔內,每顆牙齒、牙齒的每個面惡化程度都不相同,有部位特異性。因此,牙周病的檢查不是要看全體的進行程度,而是有必要對逐個面、逐個點進行檢查。
如果在對哪個部位進行到什么程度沒有預想的狀態下進行探診,由于復雜的根面形態和牙周狀態,無法正確插入探針、被牙結石擋住、遺漏等就很容易發生。
因此,在檢測牙周袋深度時,通過 X 片確定牙槽骨的狀態、根的形態、牙結石的附著狀態等,在腦中有一個大致的印象,應該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漏檢。
僅通過口腔視診是無法看出何處有骨吸收的。通過拍攝的牙片,可以一定程度上掌握牙槽骨吸收的情況。
如果觀察X片后預想的狀態和牙周探診分析出的狀況有很大差異,就需要再次注意此部位并重新做一次牙周探診。
來源; 醫涯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