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學堂】各種形態的上頜竇及內提要領
第一圖、臨床上最常見的上頜竇類型之一(高度稍顯不足、上頜竇內干凈,提示做上頜竇內提升即可)
第二圖:上頜竇氣化,導致上頜竇很大,骨高度不足,但是上頜竇底平,粘膜很干凈。適合外提升或者高手可行內提升。(還有二次內提升)。
第三圖:上頜竇氣化導致上頜竇過大,上頜竇底骨質向紙張一樣薄。只適合做外提升。
第四圖:上頜竇發育不足,上頜竇底骨高度充裕,通常頰側骨壁超級厚,看下圖2.臨床上種植常不需要提升措施。(如需提升,切記頰側骨厚度過大,開窗的困難性劇增)
第五圖:上頜竇超小,往往骨高度十分充裕。
第六圖:凹陷型上頜竇,此類單顆牙缺失多見,可以內提升或者外提升,注意外提升復雜程度增加。
第七圖:斜坡型上頜竇底,圖中右側上頜竇就是次類型,進行上頜竇內提升較為困難。可改外提升手術。
第八圖:有間隔的上頜竇。上頜竇底中間有骨間隔,通常增大了上頜竇外提升開窗的困難。 北一種植老師主張開兩個小窗,有些醫生也可以開W型窗,來降低難度。
第九圖:上頜竇炎癥,提升前需要耳鼻喉科治療。
第十圖:上頜竇囊腫,提升區正好有囊腫,如囊腫小可不處理,直接提升或者抽出囊液減小體積后提升。如果較大,可先將囊腫摘除,三個月后提升(本例采用的就是保留囊腫的外提升已經完成兩年)
第十一圖:左側上頜竇囊腫
第十二圖:上頜竇穿孔,上頜竇底骨質穿孔,與口腔相通,通常因為上頜牙齒拔除醫源性因素造成,或者上頜骨炎癥破壞造成。
第十三圖:上頜竇前壁血管切跡,此類病人做外提升需主意該處血管。
上頜竇(maxillary sinus)解剖
位于上頜骨內,類似一個橫置的錐體,鼻腔外側壁為基底,尖端朝向顴突。通常有四壁,前壁、上壁、后壁、內壁。
上頜竇內襯粘骨膜,厚度在0.3-0.8mm之間。健康狀態下略呈藍色,且具有彈性,吸煙者的上頜竇粘膜似乎更薄,發黃且易碎。
上頜竇裂孔開口:中鼻道,有時下鼻甲的位置較低,在鼻底上方5-9mm處,上頜竇裂孔的位置也相應降低。在行上頜竇底提升術時,提升后的可用骨高度應比種植體長度大2mm以上,總高度有時可達15mm以上。粘膜剝離位置如果接近上頜竇裂孔,易造成裂孔的阻塞,妨礙上頜竇通氣引流,導致炎癥發生,因此術中注意維持上頜竇裂孔的通暢。副上頜竇裂孔的發生率在30%-40%,常見于下鼻甲和中鼻甲之間,與上頜竇裂孔一樣,也應盡量避免阻塞。
上頜竇的大小和形狀差別較大,即使同一人的左右側上頜竇也存在差異。上頜竇的容積從9.5-20ml不等,平均為14.75ml。多數情況下,上頜竇向前可達到,前磨牙牙根方,有時甚至延伸到尖牙根方,極個別人可以達到面部中線,向外側可達到甚至進入顴突,向后達到上頜骨后壁,向上達到眶底,向下達牙槽突。在多數情況下最低的凹陷位于第一和第二磨牙區域。
上頜竇骨壁沒有重要肌肉附著,故其最重要的功能刺激來自咀嚼壓力,上頜牙缺失后,作用于上頜竇的壓力降低,由于缺乏來自于牙的功能刺激,上頜竇壁逐漸變薄,吸氣時上頜竇內存在負壓作用,
氣化程度的增加能引起剩余牙槽骨吸收,使上頜竇有擴張的趨勢,某些無牙頜病例的上頜竇底高度可以與鼻底平齊。
上頜竇內提升術技術要領:
來源于普潔培訓
相關資訊
推薦產品
- 牙模-牙科模型1.2米
- 售價:1500元, 產品特點: 1、高1.2m,高分子材料,外形烤漆,防水耐光照; 2、底部帶滑輪,便于移動; 3、可安裝光控或聲控(選配380元)。
- 翊山牌肩頸按摩器爽肩寶
- 零售價:198元 品牌:上海翊山 型號:ESN-OS4按摩披肩 翊山牌爽肩寶按摩器 ,怎么緩解低頭族頸椎病? 司機肩頸病?為牙醫職業病緩解疲勞、汽車司機及低頭族必備品。肩頸按摩器哪個牌子好?全國服務熱線 029-8865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