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的無痛拔髓方法
不可復性牙髓炎是口腔常見病、多發病,它的主要癥狀是疼痛。牙髓摘除是治療牙髓炎的主要步驟。進行牙髓摘除時患者多有痛苦,為減少患者痛苦,必須采取無痛措施。臨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使牙髓失活;另一類是麻醉牙髓,使患者失去痛苦。
牙髓失活法:常用的失活劑是砷劑,開髓見出血后,引流數分鐘,無明顯滲出后,于穿髓孔處封砷劑失活,按規定時間復診。麻醉牙髓法:即選擇有效麻醉劑局麻下直接開髓,行牙髓摘除,根管預備等。
失活法可能失活不全,失活作用只達到根髓一部分,近根尖孔處仍有少許活髓組織,故拔髓時仍有疼痛,但近根尖孔部分牙髓神經分布較少,拔髓時疼痛不劇烈,多數患者能忍受去髓。封砷劑對組織的毒性作用沒有自限性,如果封藥時間過長,也可以破壞深部組織,引起化學性根尖周炎,甚或頜骨骨髓炎;若封藥不嚴密,可能燒灼牙齦及牙槽骨。穿髓孔大小、失活劑藥量、失活劑與牙髓的接觸關系、失活時間與效果等因素影響止痛效果。臨床使用時應嚴格操作,并向患者說明封藥目的和藥物的毒性,囑患者務必按時就診。
局麻下直接行牙髓摘除術能避免因使用失活砷劑而產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開髓后直接去髓室頂,可有效減輕髓腔壓力,直接去髓可有效去除感染牙髓,消除滲出,最大限度去除病因,有效止痛,并且縮短療程。但有一部分患者達不到良好麻醉效果,這與個體差異和患者心理狀態、病理解剖關系等有關,麻醉效果不佳時可輔助應用表面麻醉,或追加牙髓內注射;另一個缺點是炎癥滲出多,操作難度加大,對操作者的要求提高。
臨床應用中,失活與麻醉可以互相補充。前牙更宜使用局麻下直接拔髓法,因失活牙髓過程能破壞血管,引起牙齒變色,影響美觀。后牙根管多,麻醉失敗率高,可在局麻下開髓,再封失活劑,這樣比單純使用局麻下直接拔髓效果更好,再者,后牙副根管、側枝根管較多,失活法可將此處牙髓失活,而不至于遺漏此處牙髓,導致治療不徹底。總之,應根據病情,靈活選用,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來源于百度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