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注意:利多卡因致死病例
利多卡因是臨床常用的局部麻醉藥,在我院口腔中心使用已有20多年,出現過敏性休克死亡為首例發生。
1 病例資料
患者,女,58歲,因全口有較多牙齒缺失,前來我院口腔中心診治,要求鑲牙。經主診醫師診治,診斷:牙齒多處殘根。建議:拔除殘根后進行修復?;颊咦栽V既往無高血壓、糖尿病、血液病、心臟病等病史,無藥物過敏史,曾有拔牙史。經患者家屬同意,主診醫生即行抽取2%的利多卡因(含1/5000腎上腺素)2.3ml進行口腔局部浸潤麻醉,1min后患者感喉頭發麻,隨即不能言語,煩躁,接著口吐白沫,神志昏迷。體查:BP230/110mmHg,脈搏細弱,15s后BP0/0mmHg口唇及四肢末端發紺。馬上急救,進行吸氧、注射腎上腺素、激素等處理;3min后患者出現呼吸衰竭,隨即呼吸停止,心率180次/min,呈奔馬律。立即給予人工心肺復蘇,電除顫,上呼吸機等搶救措施;10min后吸痰吸出粉紅色泡沫液體,全身皮膚出現散在瘀斑,心跳停止,瞳孔放大,經積極搶救無效,臨床死亡。最后診斷:利多卡因致喉頭水腫,呼吸衰竭,過敏性休克并DIC。
2 討論
利多卡因為酰胺類中效局麻藥,自1954年已在臨床推廣使用
[1] 其臨床變態反應罕見,一般不要求皮試
[2] 利多卡因用于浸潤麻醉時,起效快,藥液在局部彌散范圍廣,我院常用于口腔浸潤麻醉和門診小手術局部麻醉。此例患者用利多卡因作口腔局部浸潤麻醉后,首先出現喉頭發麻,繼之不能言語、口吐白沫,血壓隨即由230/110mmHg,下降為0/0mmHg,神志昏迷,呼吸衰竭,隨即出現DIC,心跳停止。推測患者因利多卡因過敏首先引起喉頭水腫導致呼吸停止,繼之出現過敏性休克并DIC。在幾分鐘內,患者病情發展極其迅猛,考慮為Ⅰ型變態反應。臨床上非常少見,合并DIC更為罕見,搶救成功率極低
[3] 局麻藥尤其是酯類和酰胺類作用于人體后,能很快地和血漿蛋白結合,局麻藥本身并非抗原或半抗原,但結合后的蛋白有可能變性而成抗原(變態原),據此,局麻藥是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應引起廣大藥學工作者和臨床醫生的關注。
因此,口腔科使用利多卡因作浸潤麻醉時,應提高警惕。在用藥前應詳細詢問病史,了解患者藥敏史和藥物不良反應史,這對有過敏傾向和特異質的患者十分重要。對有過敏體質的病人,可考慮在使用前作皮試;進行局麻時, 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應經常性地對口腔醫務人員進行常見急癥的處理培訓和考核,而且口腔科應常備有必要的急救設備,防止突發事件發生。至于口腔科拔牙和門診小手術使用局麻藥可能出現的意外,是否如實告知患者及家屬,以及局麻前是否簽名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轉:口腔醫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