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的十問十答? 科貿嘉友口腔收集整理
1.什么是牙周病?
牙周病是指發生在牙支持組織(牙周組織)的疾病,包括僅累及牙齦組織的牙齦病和波及深層牙周組織(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質)的牙周炎兩大類。牙周疾病是常見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類牙齒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牙周病的早期癥狀不易引起重視,造成牙周組織長期慢性感染,炎癥反復發作,不僅損害口腔咀嚼系統的功能,還會嚴重影響健康。
2.牙周病是怎么引起的?
1.局部因素
(1)菌斑是指粘附于牙齒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沖洗等去除。現已公認,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動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2)牙石是沉積在牙面上的礦化的菌斑。牙石又根據其沉積部位和性質分為齦上牙石和齦下牙石兩種。齦上牙石位于齦緣以上的牙面上,肉眼可直接看到。在牙頸部沉積較多,特別在大涎腺導管開口相對處如上頜磨牙的頰側和下頜前牙的舌側沉積更多。齦下牙石位于齦緣以下、齦袋或牙周袋內的根面上,肉眼不能直視,必須用探針探查,方能知其沉積部位和沉積量。齦下牙石在任何牙上都可形成,但以鄰面和舌面較多。
齦上牙石中無機鹽的主要來源是唾液中的鈣、磷等礦物鹽。齦下牙石主要是齦溝液和滲出物提供礦物鹽。
牙石對牙周組織的危害,主要是它構成了菌斑附著和細菌滋生的良好環境。牙石本身妨礙了口腔衛生的維護,從而更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對牙齦組織形成刺激。
(3)創傷性咬合咬合時若咬合力過大或方向異常,超越了牙周組織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組織發生損傷,稱為創傷性咬合。創傷性咬合包括咬合時的早接觸、牙合干擾、夜間磨牙等。
(4)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組織的炎癥過程。
2.全身因素
全身因素在牙周病的發展中屬于促進因子,全身因素可以降低或改變牙周組織對外來刺激的抵抗力,使之易于患病,并可促進齦炎和牙周炎的發展。全身因素包括有:
(1)內分泌失調如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素等的分泌量異常。
(2)飲食和營養方面可有維生素C的缺乏、維生素D和鈣、磷的缺乏或不平衡、營養不良等。
(3)血液病與牙周組織的關系極為密切白血病患者常出現牙齦腫脹、潰瘍、出血等。
(4)血友病可發生牙齦自發性出血等。
(5)某些藥物的長期服用如苯妥英鈉可使牙齦發生纖維性增生。
(6)某些類型的牙周病如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往往有家族史,因而考慮有遺傳因素。
3.牙周病都有哪些分類?
目前牙周病有多種分類方法,但主要分為齦炎、牙周炎、牙周創傷、青少年牙周炎和牙周萎縮等。
1.齦炎
主要是局限于牙齦組織的炎癥性病變,一般不累及深部牙周組織。
2.牙周炎
在牙周病中最常見,主要表現有牙齦紅腫出血,牙周袋形成、牙周袋溢膿、牙齒松動、牙齦退縮、牙周膿腫等。牙周炎以形成病理性牙周袋為主要病變。
3.牙周創傷
由于咬合壓力過大或方向異常,超越牙周組織所能承受的負荷,使牙周支持組織產生破壞的一種疾病。發展緩慢,一般無明顯癥狀,有時感覺咀嚼無力,或有時有隱痛或鈍痛感。
4.青少年牙周炎
是累及多數牙齒的牙周組織的慢性變性損害,其特點是大部分患者較年輕,病變發展迅速,以致發病早期牙齒就出現松動、移位、牙周袋形成,然后出現繼發感染。發病因素可能與遺傳有關。
5.牙周萎縮
主要是牙齦和牙槽骨骨組織的退縮性病變。表現為牙齦退縮,牙頸部或牙根暴露。發生牙周萎縮的主要原因是:牙頸部牙石對牙齦的壓迫;該部位牙的長期廢用或全身性因素所致;不正確的刷牙方法帶來的機械性刺激;修復體壓迫牙齦等。
4.牙周病都有什么表現?
主要臨床表現是牙齦炎癥、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齒松動、移位、咀嚼無力,嚴重者牙齒可自行脫落或者導致牙齒的拔除。
1.可有疼痛,溢膿,口臭等并發癥狀。
2.局部的并發癥:牙周膿腫,牙齒松動等等。全身影響一般較小。有學者認為可能與某些風濕性疾病有一定關聯。
3.慢性炎癥其反復發作漸進性發展,臨床上主要以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為癥狀,漸而引起咬合創傷使牙齒移位,最后造成牙齒的缺失,剩余牙支持力差,造成修復治療困難。
5.如何預防牙周病?
牙周疾病的預防:
一:有效地自我控制牙菌斑、選擇保健牙刷和牙周健康有益的牙膏(含有對牙周 健康有益的成份,如生物酶、止血環酸、三氯羥苯醚、中草藥等),早晚有效刷牙、飯后漱口正確使用牙線、牙間隙刷等口腔保健用品注意膳食平衡,維護牙周組織健康吸煙是牙周疾病的加重因素,提倡戒煙定期請口腔、進行口腔檢查和潔治,早期發現和治療牙周疾病、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看牙病。
二、牙周疾病的自我察覺:
刷牙時或咬食物時牙齦出血(牙刷或食物上有血跡)牙齦紅腫、碰時易出血、牙面有牙石牙齒有不同程度的松度、咬物無力、牙根暴露有口臭,輕壓牙齦可有膿溢出
三、有效刷牙:選用軟毛保健牙刷;將牙刷毛放在牙齒與牙齦交界處,刷毛指向牙根方向與牙齒表面呈45度角,原位水平顫動,然后順著牙縫豎刷。也可以采取在牙面劃圓圈的方法:按照一定順序,牙齒的各個部位都刷到;早晚刷牙;每次刷牙3分鐘。 但是刷牙的有效性(牙菌斑清除程度)仍有待提高。應加強正確刷牙和使用輔助工具如牙線、牙簽等的科學指導,并調動全社會對口腔健康的關注。隨著廣大群眾自我口腔保健需求的不斷提高和自身努力,牙周疾病是可以逐步得到預防和控制的。
刷牙前養成刮舌苔的習慣:
刷牙前應當刮舌苔,牙科醫師經常這么建議。這樣做不僅有益口腔衛生,還能減輕肝、腎的負擔,何樂而不為?
由于舌苔混合著大量口腔細菌代謝物、黏膜細胞剝落物和食物殘渣等苔狀物,如果不及時清除,充滿細菌和毒素的霉苔進入體內,必然加重肝、腎的排毒解毒壓力。因此,刷牙之前,務必養成刮舌苔的習慣。
刮舌苔的方法
每天早晚刷牙之前,最好用小湯匙(或刮舌板)伸進口腔,從舌根處開始輕輕的向前刮,然后再開始刷牙;也可以直接用牙刷(最好是軟毛牙刷),從里向外,輕掃舌頭表面,將代謝物清理干凈。
刮完舌苔后,不僅口氣變得清新,你的舌頭也會有如釋重負的全新感覺,不信你就試試看吧!
6.牙周病該怎么治療?
一般來說,牙周病治療要分四步走:?
第一階段:基礎治療階段?
第二階段:手術治療?
第三階段:修復治療。一般在基礎治療或手術后1-3個月進行缺失牙的鑲牙修復。?
第四階段:維護治療階段。
牙周治療成功與否關鍵有兩點:一是周密的治療計劃和醫生細致、精湛的治療,二是病人堅持良好的自我菌斑控制。后者較前者更為重要,否則醫生的工作將是事倍功半,疾病也將再度發生。
那么什么又是維護治療?多長時間維護一次呢?
牙周炎患者經過積極的恰當的治療后,炎癥消退,病情得到控制,但療效的長期保持卻有賴于患者堅持有效的菌斑控制,以及定期的復查、監測和必要的重復治療,這就叫牙周維護治療。維護治療主要包括目前牙周狀況的檢查,與治療前的情況比較之后,根據具體情況決定進一步的治療計劃。
維護治療對于防止牙周病的復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否則病情將在數周至數月內復發,治療歸于失敗。
重度牙周炎患者應在第一階段的基礎治療完成后4-6周進入維護期,病情輕者可在治療后2-3個月或半年后開始復查。這種維護治療在牙周治療后的前3年尤為重要。治療剛結束時應勤復查,對于病情穩定、自我維護意識強的患者,可逐漸延長間隔。往后間隔期可按照個人的臨床狀況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牙周醫師意見為準。
7.牙周病應該如何護理?
1、注意口腔衛生
牙周病從發病因素來看,農村發病率較高,口腔不潔是主要原因。注意口腔衛生,自身保護得較好的人,可以少患或不患病,即使患病后,早期治療,可取得較好的療效,并且療效是穩定的。因此加強衛生宣教,努力提高人們的口腔衛生習慣,對不潔性齦炎開展普及治療等,都可起到預防作用。
2、避免異物損傷
有不少牙周病是由于長期的食物嵌塞、創傷等原因造成的,應引起患者及口腔醫生的注意,及時予以糾正。尤其應當避免因醫生操作不當而造成牙周病。如充填體或修復體過高所產生的創傷合,接觸點不良而造成食物嵌塞,潔治時器械損傷齦溝底的上皮附著,以致形成牙周袋等。
3、早檢查早治療
早期牙周病在去除了牙石等刺激物,炎癥即可消退,可取得滿意的療效。晚期治療的效果則很差,因此,應該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以便盡早發現和治療。
4、正確刷牙
正確刷牙,以清除污垢,保護牙齒。牙刷之毛不可太硬,硬則會損傷牙齦,有損于牙齒。刷牙是清潔口腔、保護牙齒的最好的方法。正確地刷牙,能夠清除口腔的軟垢,食物殘渣和部分牙面菌斑,并能防止一部分牙石的產生,起到按摩牙齦的作用,從而減少口腔的致病因素,促使組織健康,增強其抗御疾病的能力。
5、齒宜常叩
叩齒既鞏固了牙根和牙周組織,又興奮了牙神經,血管和牙髓細胞,這對牙齒的健康有很大好處的。常用叩齒的方法是:先叩后牙三十六下,次叩門牙三十六下,再錯牙叩尖牙各三十六下,最后用舌舔牙周三、五圈即告結束。每天只要用兩分鐘的時間,即可收到強健牙齒的良好效果。
6、小勞強身
勞動能夠舒展筋骨,流暢氣血,調濟精神,強身健體。尤其是腦力工作者以及老年人,更應經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使身體得以運動,則于身心大有好處。
7、飲食有節
飲食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與人體的關系最為密切。如《壽親養老新書·飲食調治》說:“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飲食進則谷氣充,谷氣充則氣血盛,氣血盛則筋力強。”歷代養生家十分重視飲食的學問,力倡宜清淡。如孫思邈《千金要方·道林養性》中說:“故每宜淡食;每食不用重肉,喜生百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因為飲食清淡自然則補益之功卓著,厚味甘肥,過食辛辣則易于偏傷臟腑。現代醫學認為,主食米、面、雜糧、人吃后在體內多呈酸性反應;副食肉蛋也呈酸性反應,只有蔬菜經消化后可成堿性反應,多食蔬菜就可中和酸性,維持體內的酸堿平衡。而老年人的血液里應維持微堿性,經常腸胃清潔,減少糞便中毒素的吸收,這樣身體才能健康。
8.牙周病該怎么治療?
(一)基礎治療
對牙周炎的治療要從消除病因和減輕癥狀兩方面入手。
1.需要進行牙周基礎治療,如潔治、刮治、根面平整等。
2.需要進行牙周手術治療并配合藥物治療。經過上述治療之后,大多數患者的牙周炎癥可以得到消除,松動的牙齒得以穩固,患者的咀嚼功能未受到明顯影響。但是,仍然會有部分患者,因為牙槽骨炎性吸收破壞,牙齒支持能力下降而無法承擔正常的咀嚼壓力,出現牙合創傷,后者進一步加劇牙槽骨的吸收,以致進入惡性循環。在臨床上表現為牙齒的松動,移位,咀嚼無力及不適等,嚴重時牙齒可自行脫落或導致牙齒拔除。經過牙周基礎治療之后,仍然會有個別牙齒,甚至多顆乃至整個牙弓中的余留牙齒松動,難以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一旦出現上述問題,則需要采用牙周炎修復治療。
(二)修復治療
修復治療成為牙周炎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牙周炎的修復治療是在牙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通過修復學的方法來改善患牙的松動、移位及咀嚼無力等癥狀。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分散牙合力、消除創傷,建立協調的牙合關系;固定松動牙,修復缺失牙,控制病理性的松動移位,促進牙周病變組織的愈合,恢復咀嚼功能,改善全身健康。
牙周炎的修復治療主要包括調牙合、正畸療法和牙周夾板固定等。
1.調牙合
通過調磨患牙的牙尖或者嵴,改善牙體外形,消除其與對頜牙之間的早接觸和牙合干擾,從而消除創傷性受力,建立上下頜牙之間功能性的接觸關系,恢復對牙周組織的生理性刺激,以維持牙周組織的健康。
(1)患牙過高的牙尖引起創傷性咬合力;
(2)咬合關系還沒有造成明顯的創傷性咬合力,但是可能是一種潛在的創傷因素,例如上下前牙或者后牙咬合過緊,影響下頜運動等;
(3)牙齒形態異常,例如過長牙、畸形牙、扭轉牙等。但常常出現禁忌證:無法準確判斷上下牙之間是否存在早接觸或者牙合干擾。
2.正畸治療
是牙周炎綜合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復位松動移位牙,改變牙長軸及其受力方向,消除創傷性咬合力,有利于牙周組織的恢復和愈合。
(1)排齊擁擠錯位的牙齒,以利菌斑控制;
(2)前牙深覆牙合;
(3)前牙病理性扇形移位和出現間隙;
(4)后牙向近中傾斜形成深的骨下袋,通過正畸治療使其直立,同時近中的深袋也可消除。但常常出現禁忌證:①未經治療的牙周炎;②雖經治療但炎癥仍存在,菌斑未控制,病情仍處于活動階段;③牙槽骨吸收已超過根長1/2的患牙。
3.牙周夾板
目前,臨床上通常使用牙周夾板來固定松動牙齒,分散牙合力,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它將多個松動牙連接在一起,或將松動牙固定在健康牙上,使之成為新的咀嚼單位。
按照使用時間的長短,牙周夾板可以分為暫時性夾板和恒久性夾板,恒久性夾板又包括:固定恒久式夾板、可摘恒久式夾板、固定可摘聯合式夾板(套筒冠)等。同暫時性夾板相比,恒久式夾板可以發揮良好的夾板穩定效果,固定松動牙齒,分散牙合力,減輕牙周組織的負荷,最終達到組織愈合與修復的目的。
(1)暫時性夾板的適應證①固定急性牙周炎的患牙;②固定因外傷造成的松動牙;③減輕或避免因調牙合或者牙周外科給患牙帶來的外力;④在制作恒久夾板的過程中,為了防止牙周組織繼續受損害,先用暫時性夾板固定;⑤暫時性夾板作為過渡性治療措施,了解牙周炎修復治療的效果,如果良好,再換恒久性夾板。
(2)恒久性夾板的適應證①經暫時性夾板治療,證明療效良好;②牙周炎癥基本消除或者控制,牙齒松動需要長期固定;③適應于可摘式局部義齒或者固定義齒修復的條件者。
9.孕期較常見的牙周問題有哪些?
1. 妊娠牙齦炎:孕期常見的牙周問題是牙齦發炎,這是由于懷孕時期內分泌改變,使得牙齦充血腫脹,顏色變紅,刷牙容易出血,偶爾有疼痛不適的感覺。這些癥狀并非每個孕婦都會發生。若會發生的話,通常在懷孕第二個月開始出現,在第八個月時隨激素分泌濃度達到高峰變得較為嚴重。
2. 妊娠瘤:這種病癥較少見。一般多發生在懷孕中期,這是由于顯著的牙齦發炎與血管增生而形成鮮紅色肉瘤,大小不一,生長快速,常出現在前排牙齒的牙間乳頭區(兩相鄰牙齒間的牙齦尖端)。妊娠瘤通常不須治療,或只給予周牙病的基本治療(洗牙、口腔衛生指導、牙根整平),這是為減少牙菌斑的滯留及刺激。肉瘤會于生產后隨激素恢復正常而自然消失,若出現感覺不適、妨礙咀嚼、容易咬傷或過度出血等癥狀時,可以考慮切除,但孕期做切除手術容易再發。
3. 其他癥狀:懷孕期間的牙周癥狀,也可偶爾見到牙周袋加深、牙齒容易動搖等癥狀。事實上,口腔衛生不良及原先有牙齦炎的孕婦,在牙周問題上都有較大的發生風險,所以懷孕前先做口腔檢查與預防治療,懷孕期間定期檢查及做好口腔清潔衛生,絕對是有幫助且必需的健康行為。
10.孕期如何防治牙周炎?
1、懷孕前應及時治療原有的慢性齦炎,在牙周炎癥消除后再進行備孕,整個妊娠期都應該嚴格控制菌斑,可大大減少妊娠期齦炎的發生率。
2、如果孕前沒做檢查,可以在孕中期選時間做一些簡單的治療,預防蛀牙和牙周病的進展。
3、孕媽媽需定期對牙齒進行檢查,也要定時對牙齒進行清洗,這樣可以除去牙齒表面的牙結石,緩解由于牙周病所帶來的不適感。
4、孕媽媽在孕期的飲食上,需要多吃一些粗纖維的食物,可以起到健齒固齒的作用。
5、平時要適當的補充對鈣的含量的攝入,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鈣質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什么的。
6、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也要多吃點,體內維生素C如果不足的話,就會導致牙齦容易出血,甚至使得本身在孕期就有牙周炎的孕媽媽來說,會變的更嚴重。
7、每餐吃完之后可以選擇用軟毛的牙刷來刷牙。
8、針對孕早期有孕吐反應的孕媽媽,可以建議在嘔吐完后用開水來進行漱口,這樣不僅可以消除一點口腔的異味外,還可以維持口腔里面的酸堿平衡。
9、可以餐前餐后嚼一粒不含蔗糖的口香糖,也是可以起到清潔牙齒的作用的。
孕期如何防治牙周炎,看了上面的介紹,您知道多少呢?提醒各位孕婦朋友們,一定要做好牙齒的清潔工作喔。
來源:網絡收集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