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數字成像技術在口腔科的臨床應用評價
直接數字成像技術在口腔科的臨床應用評價
王鳳瓊 黃 文 覃燕玲 秦曉丹 蔣誼芳 涂曉寧 常曉杰
(廣西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廣西柳州市工作醫院口腔科,柳州市 545005)
【關鍵詞】 直接數字成像技術;牙X線片;口腔疾病
【中圖分類號】 R78;R31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025324304(2008)1021618202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直接數字成像技術(radiovisio
graphy,RVG)在醫學圖像顯示和處理方面的應用得到了廣泛
的關注和研究。口腔數字成像系統為口腔影像診斷技術提供更快捷、安全、方便的操作方法。本院2004~2005年應用
TrophyWindows口腔數字成像系統進行牙齒病變檢查1195
例,本文對臨床應用效果進行評價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拍攝牙片患者1195例,其中男性563例,女
性632例,年齡6~85歲,共拍攝牙片1587張,包括上下頜前后牙。
1.2 設備 RVG口腔數字成像系統(法國TrophyWindows):
由感受器、中央處理器、計算機、顯示器和打印機組成。影像處理軟件:Trophy專用影像處理軟件,版本SL219。X線產生器:Elitys型牙科X線機,管電壓65~70kv,電流4mA,法國
Trophy公司生產。
1.3 數字化牙片攝影技術 將影像感受器(CCD)置于患者
口內所拍攝牙腭(舌)側,采用傳統根尖片的分角線投照技術攝影,患者體位、水平角度和X線中心線與傳統根尖片方法相同,但選擇垂直角度時,因CCD與傳統膠片相比質硬、不能彎
曲,不易貼近牙齒和頜骨的腭(舌)側,故選擇校正的垂直角度攝影。
1.4 成像操作步驟 曝光前將CCD封入塑料套內,運行Tro2phyWindows軟件,啟動感受器,根據不同牙位在X線機上選
擇合適的曝光時間曝光,數字化圖像即可顯示在電腦屏幕上,再用TrophyWindows軟件進行圖像處理,即可打印出圖像。
1.5 成像質量判定標準 參照張鐵軍等
[1]
的評價標準,在成
像系統經過調整圖像灰度和對比度后,理想的圖像狀態應是牙齒位于圖像中心,牙根、牙冠和周圍骨質、牙槽嵴頂和牙頸部均顯示清晰。圖像質量分為4級。Ⅰ級:所拍攝區域的牙齒和牙周組織圖像清晰,病變能充分顯示;Ⅱ級:經過圖像處理調整仍有部分區域圖像顯示欠佳,但大部分區域顯示較好,可以滿足臨床診斷需要;Ⅲ級:經過圖像處理調整后仍有接近一半的圖像區域顯示欠佳,勉強可以進行臨床診斷;Ⅳ級:經過圖像處理調整后大部分區域圖像顯示欠佳,無法用于臨床診斷。
2 結 果
2.1 使用情況比較分析 TrophyWindows口腔數字成像系統
攝片所需的放射劑量低于膠片成像的劑量,通過患者口內放
置的傳感器X線圖像被轉換成數字信號后可以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可以對圖像進行放大、增強、測量和儲存等操作,還可通過數字成像的一些圖像處理功能如改變對比度和明暗度有助于疾病的診斷。1587張牙片診斷的疾病種類有:齲病(淺齲、中齲、深齲)、牙髓病、牙周病、根尖周病、牙發育異常、牙折等,拍攝區域的牙齒和牙周組織的病變均能充分顯示。
2.2 不同牙位圖像質量比較 所有TrophyWindows數字成
像系統拍攝的牙片,Ⅰ級圖像率達到92.3%,在不同牙位圖像中的質量比較見表1,Ⅳ級圖像出現在上下頜第三磨牙阻生位,拍頜骨全景片可以清晰看到。
3 討 論
本文應用TrophyWindows口腔數字成像系統拍攝的1587顆牙的成像質量判定結果顯示,口腔數字成像系統拍攝的圖像,牙槽嵴頂、牙頸部和鄰面均顯示清晰,拍攝區域的牙齒、根尖周和牙周組織的病變均能充分顯示。在不同牙位圖像中,Ⅰ級圖像率在下前牙區達97.5%,上前牙區達96.8%,上后牙區達87.1%,下后牙區為89.3%,Ⅳ級圖像僅0.3%,出現在拍攝阻生牙時,通過拍攝頜骨全景片才能明確診斷。國內洪亮等[2]比較直接數字成像技術和傳統E2speed牙片診斷口腔常見疾病的優缺點,結果與臨床診斷相比,直接數字成像技術的診斷符合率略高于傳統X線技術,但兩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直接數字成像技術在口腔內科學常見疾病的輔助診斷上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口腔數字化成像系統具有X線圖像攝影、管理以及儲存功能,不需要膠片、無需暗室、曝光量小(僅為傳統牙片的15%~20%)、投照條件寬,縮減了曝光和影像診斷的時間,快速成像,曝光后迅速在顯示器上顯像或打印機輸出,不干擾疾病處理過程。數字成像是以計算機技術(computer2based)為基礎,具有多幅顯示、減影、圖像后處理功能等優點,顯示的信息易被醫生閱讀、理解,質量更易滿足診斷要求,可數字化存儲,進入網絡系統,實現資料共享,節省部分甚至全部膠片,節約片庫占有的空間及經費,實現數據庫管理,有利于查詢和比較。
然而,與傳統的X線膠片相比,口腔數字成像系統的傳感器質地較硬,難以彎曲,傳感器放到口內時患者有不適感;在拍片時為了防止交叉感染,傳感器外還須套一個消毒套;后牙拍片時傳感器不易放到正確位置,拍攝的圖片變形較大;不能直接作為根管長度測量的依據,而其機內設置的根管長度測量也不準確,必須插入根管預備針或者牙膠尖輔助攝片,才能準確測量根管長度;通過打印機輸出的圖像清晰度不如X線膠片是其不足
[3]。但是數字成像技術為臨床工作和研究提供了一種客觀的觀察手段,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 考 文 獻
[1] 張鐵軍,趙燕平,張祖燕,等.根尖片數字化X線攝影技術及其臨床應用[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0,35(4):261-262.
[2] 洪 亮,譚 紅,胡 濤.數字成像技術及其在口腔醫學研究中的應用和評價[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01,15(1):67-68.
[3] 高永波,吳熙鳳,王云芳,等.口腔數字成像系統X線傳感器定位器的研制和臨床應用[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04,13(4):188-190.
(收稿日期:2008-07-24 修回日期:2008-08-21)
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