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骨移植在口腔種植中的應用
自體骨移植在牙種植中的應用
一、骨移植種類
1、同種異體骨;2、異種骨:經過脫蛋白處理保留無機骨成分(例如經常用到bio-oss骨粉);3、人工合成材料:包括生物陶瓷和高分子材料(例如羥基磷灰石(HA);4、組織工程骨。
金標準:自體骨移植
二、自體骨移植常用部位
A、頦部取骨:
1、優點:操作簡便,手術區視野清晰,取骨方便,松質骨較多,抗感染能力強,易成活。
2、頦部取骨要點:
第一:不要在正中聯合區取骨。
第二:根尖下五毫米。 最好10mm或者15mm.
第三: 手術后消腫,一定要堅持定期復查第一,三、六天。避免傷口積液和預防感染
第四:建議在ct 檢測其厚度情況下酌情選擇植骨的大小。深度,避免頰舌側穿通。
第五:仔細閱讀ct片,不清楚的解剖結構不要碰,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改變取骨區域
3、頦部取骨并發癥
a傷口感染
b血腫
c頦部下垂和唇部功能不全:下唇方肌,頦肌起點在下頜骨側切牙根尖處骨面,避免完全剝離頦肌附著
d手術后感覺異常或者疼痛。牙髓敏感
B、下頜升支取骨
1、下頜升支取骨優點
第一、適合onlay植骨,增加牙槽嵴寬度,
第二、對下頜后部牙槽嵴吸收變薄的骨增量技術更加適合。一個解剖區不用再開辟第二手術區。
第三、可以選擇同期拔除智齒,患者更容易接受術式
舌側骨板可以充分利用。
第四、取得骨塊可達37.5px以上
第五、和頦部取骨比較并發癥少。副損傷輕
2、下頜角取骨要點
第一:工具要備齊。能用到的是高速手機,仰角四十五度手機,超聲骨刀, 還有取骨環鉆。 最好用的是環鉆和超聲骨刀。
第二:一定要考慮張口度,特別是后牙區onlay植骨時候骨塊固定,張口度過小取骨操作困難, 骨塊固定更加困難。
第三:預防并發癥,避免感染
第四:無名小動脈跨越下頜角內側面黏膜。損傷后容易引起出血。
自體骨移植成功的精髓之處,三要素!
第一、受區豐富的血供
第二、骨塊牢固的固定
第三、創口關閉。必須充分的減張,嚴密縫合,預防感染
在許多情況下,自體骨移植是修復萎縮及缺損頜骨的金標準。在種植義齒修復時,使用自體骨移植來重建萎縮上下頜骨,是有充分文獻依據的。當種植體植入部位需行牙槽嵴骨增量和骨缺損修復時,自體骨移植術是一種可靠又可預期的方法。正確的診斷技術、手術方案以及嚴謹的操作過程,能避免自體骨移植術本身所潛在的許多并發癥。
供骨區的選擇
在萎縮的上下頜骨進行種植時,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髂骨游離移植來重建頜骨。盡管髂骨最常用于較大頜骨缺損的重建,但是它具有以下缺點:需要手術室、全身麻醉、手術后需住院及步態的改變。
全面評估受骨區的情況,對骨移植手術計劃的制定是很有必要的。供骨區的骨收集由以下幾個因素所決定:骨缺損的大小、用于骨缺損修復所需的骨量、需要取塊狀骨還是顆粒狀骨,以及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醫生及患者的偏好。選擇一個能提供足夠骨量的供骨區,使種植體能植入到理想的修復位置,這是診斷評估的一個重要方面。根據供骨區可取骨量,由大到小排列如下:后髂骨、前髂骨、脛骨近端、顱骨、肋骨、下頜骨頦部、下頜骨升支、上頜結節。
全景片以及根尖片可用于評估骨缺損、周圍的牙列以及局部解剖形態。CT對骨缺損的三維觀察十分有利,也能用于評估口內供骨區的情況。可結合使用種植設計軟件與CT掃描,更加精確的評估患者所需重建的骨量。
相關并發癥
1、并發癥:移植物的污染
病因:移植物處理不當
預防:穿無菌手術衣,使用骨鉗或者Allis鉗,使用獨立的保護容器,去除外科手術套上的 粉末
處理:碘伏浸泡,重新取骨
2、并發癥:骨移植物表面的傷口裂開
病因:手術者缺乏經驗、軟組織的質量和數量較差、拔牙創缺損、未行無張力縫合、腫脹、 吸煙、修復體刺激
預防:病例選擇、軟組織移植、分期拔牙、擴大瓣膜的范圍、組織瓣的骨膜松弛、戒煙、 生長因子、穩定的縫合材料、糖皮質激素、固定的臨時修復體、棄用或者調磨活動的修復體
處理:觀察、氯已定漱口液、抗生素抗炎、去除暴露的移植物、X線檢查、螺絲實驗、移除壞死移植物。
貼面骨塊移植術的特點
在寬度和高度均存在不足的缺損牙槽嵴處,采用碎自體骨和人工骨粉進行GBR,很難獲得充分骨量。而采用貼面骨塊移植術加塊狀骨移植可以形成理想的牙槽嵴高度和寬度
·與碎骨相比,塊狀骨不易出現因周圍組織壓力而導致的骨下陷,而骨重建時的骨吸收也比較少
·但易出現因黏膜裂開而導致的術后感染
重點提示
* 骨移植手術前最好先修整解決軟組織的問題
* 移植物在愈合過程中,發生骨吸收是必然的。在重建牙槽嵴時,輕微的過量植骨是明智的,因為這可以彌補骨愈合過程中的一些骨喪失
* 塊狀骨移植物不能承受微動,必須固定骨塊,臨時牙不能接觸植骨區
* 吸煙容易造成Onlay植骨術的失敗,除非吸煙患者考慮戒煙,否則臨床醫生不應該為他們施行骨移植手術
附ONLAY自體骨病例一例:北一種植王明老師提供
來源:北京北一種植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