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口腔醫生面對患者怎么有效的溝通? 科貿嘉友收錄
一、良好的醫患溝通有利于提高臨床實習質量
口腔醫學臨床教學存在教學內容多、時間緊、難度大、工作量大等特點。如口腔內科學的3個月實習中,要用到大量專業理論知識和多種臨床操作技術,如各種器械的識別和應用,各種材料的性能及應用,牙體、牙周、根尖周病、黏膜病、兒童牙病的
診斷和治療等。此外,診療工作獨立性強,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高;治療操作多,必須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
口腔科治療是一種手術治療,患者都能感受到操作過程中的細微變化。另外,口腔小、牙體小、唾液多、視野不清楚,在醫療操作方面難度較大。在醫患關系方面也較復雜,患者一般都對牙科治療具有恐懼心理,如果沒有患者的信任,很難得到其配
合。良好的醫患溝通有利于臨床實踐操作。
有些實習醫生在問病史、體格檢查及其他診療操作中,不善于與患者溝通,不理解患者心理,言語生硬、行為拘謹;體格檢查或者診療手法不到位,動作欠輕柔,因此患者不愿接受實習生的臨床實踐操作,使實習生的技能訓練機會減少。實習醫生若能
和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耐心的解釋以取得患者信任,將有利于其臨床實踐操作。
二、口腔患者具有特殊性
齲病、牙周疾病、牙頜畸形、牙列缺損等口腔疾病是人類的多發病、常見病,其擇醫行為的主要特點是需要長期的治療和定期的保健。口腔疾病診治過程就是與患者溝通與互動不斷加深的過程,醫生不但需要了解患者的現病史、疾病癥狀、體征、系
統病史即患病史、用藥史和出血史等患者與疾病有關的生活狀況,而且需要在治療過程中了解患者的反應、要求、自我感受。需要指導患者如何配合治療,如何自我保健和如何遵守醫囑。醫生還需要了解患者對待疾病的態度、認識,從而消除其不必
要的顧慮。對待有某些精神障礙的患者,還需對他們進行開導,進行心理治療。因此,必須處理好醫患關系,形成一種良好的精神溝通環境,使患者思想放松,醫患之間的溝通就顯得更有意義。臨床實習醫生應該具有這種意識,認識到溝通就是進行
診療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關系到臨床實習能否順利進行。
三、培養措施
1、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精湛的臨床操作技能是與患者溝通的前提
對于口腔科工作者而言,不僅要具備完善的理論知識,而且對動手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以牙體病科為例,多數患者以牙齒疼痛為主訴就診,如果缺乏必要的牙體牙髓病的基礎理論知識,則很難通過了解疼痛的位置、時間以及性質等對疾病做出正確
診斷。即使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而缺乏實踐經驗,沒有良好的操作技巧也必然使治療效果不盡人意。因此,學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要努力提高操作技巧,注意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同時還要通過各種途徑掌握和熟悉新技術、新材料的臨床應用和操作
技巧。
2、 注意醫患溝通中的語言藝術
醫患溝通時首先是語言的交流,在臨床及帶教中發現,作為醫患溝通第一步的問診技巧尤其重要。初人臨床的實習生,難免說話生硬,照搬書本,滿口的專業術語,患者不知所云,這樣會加重患者對醫生的不信任。在交流時,疾病的情況、治療過
程、治療效果等盡量用簡沽易懂的科普式語言講給患者,比如在口腔內科專業要講清根管治療的重要性,就要從牙的解剖結構、疾病的病因、治療的原理、根管治療3個基本步驟及治療中、治療后的并發癥等幾個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解釋清
楚,使患者在對自己的病情、治療過程有了初步了解的情況下進行治療。與患者溝通時注意語氣和用詞,做到語氣平緩溫和,語調適中,詞語要經過慎重的選擇,話語盡量用委婉的方式表達出來,要講求策略。
3、加強崗前培訓教育
現代醫患關系既不是一般的消費關系,也不是一般意義上人際關系,而廣泛涉及倫理、道德、法規、法律等方面。在進行為期1年的臨床實習之前,有必要對他們進行必須的崗前培訓,幫助實習醫生充分認識目前嚴峻的醫療形勢,可以通過講座示范等
方式進行醫療制度、技術操作規范、醫患溝通技巧、醫療法律及醫療糾紛防范等醫療安全教育,使學生認清醫療形勢,強化醫療法制觀念,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建立進行良好醫患溝通的意識,樹立信心,盡快完成從學生到實習醫生的轉變,適應臨
床工作和學習,防止醫療糾紛的發生。
4、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觀念
醫療糾紛中90%以上系醫患交流不當所致,通過醫患交流,患者不僅對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而且獲得了醫方的人文關懷。醫患關系重在溝通,要“以人為 本”,實習醫生必須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觀念,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權、隱私權、享有的治
療護理權等的權利,維護患者的利益,一切以患者為中心,尤其對于那些具有獨立性人格而且情緒不穩定的患者要能容忍和接受患者的個性習慣,應學會對患者的感受非常敏感,使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支持,獲得患者的信任。在醫學技術上加人人文精
神。融人感情,語言溫馨和藹,用通俗的語言把深奧的道理給患者說清楚,盡量拉近醫生和患者的距離。
5、建立醫患交往中的法律意識
提高醫學生的法律意識,努力營造健康文明的醫患關系氛圍。醫學生也要認真學習有關法律知識,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現代的口腔科醫生要成為具有法學、心理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多學科知識的人才。對患者要尊重其知情權,在病歷文
件書寫、查房、交接班、手術前后會診、討論、記錄存留等方面都要加強法律意識,一旦出現問題,可通過法律途徑順利解決,避免與患者發生沖突。有的口腔門診病歷的書寫過于簡單,一旦發生訴訟需要舉證時,盡管沒有過錯,但卻無證可舉,到
時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清。
來源:牙醫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