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國國寶,用真相為中醫發聲:當年懇求參戰,如今廣受重用,姜還是老的辣。
01 不只是當年非典時期被排擠,中醫在數千年間一直是負重前行
與中醫在歷史上遭遇的那些黑暗時刻相比,當代中醫面臨的危機雖然沒有那么嚴重,但也無疑到了一個重大抉擇的關口。
早在新石器時代,華夏先民就已經開展了以石針治病為代表的原始醫事活動。隨后《黃帝針灸》、《神農本草經》、《素女脈訣》組成的“三世醫學”,也已在遠古時期有史跡傳世。到春秋戰國時,“三世醫學”進一步發展為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醫經七家”和以《風寒熱十六病方》為代表的“經方十一家”,這十八家典籍共有四百九十卷之多。
但是在秦朝的焚書坑儒浩劫中,三世醫學、七家醫經、十一家經方的典籍幾乎被毀滅殆盡,這堪稱是中醫發展史上最黑暗的時刻。但中醫人最終堅強地從毀滅邊緣站了起來,搶救出寶貴的《神農本草經》和《黃帝內經》,而《黃帝外經》等更多寶貴典籍則永久地佚亡了。
自此之后不屈的中醫人,在斷壁殘垣中又重新筑起一座座國醫大廈,東漢時張仲景寫成《傷寒雜病論》開創千年漢方基業,三國西晉時皇甫謐寫成《黃帝甲乙經》創建中醫針灸學的殿堂,東晉時葛洪寫成《肘后備急方》引領中醫臨床急救的風采,宋代錢仲陽寫成《小兒藥證直訣》建起中醫兒科的寶庫,可惜的是曹操殺華佗重創了中醫外科學的傳承。
到封建時代終結后的民國時期,中醫又遭到一次反對者意欲滅門的明槍暗箭攻擊。
北洋政府和民國政府一致奉行抑制中醫、排斥中醫、取締中醫的政策。1925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門廢止中醫納入教育系統。1929年,民國政府的中央衛生委員會議,拒絕任何中醫人士的參加。
當時民國醫藥學會上海分會會長余云岫,起草《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障礙案》在會上推出“廢止中醫案”,又把中醫逼上了絕境,當時中醫人在此情況下不得不奮起抗爭以求生存。直到解放后《第三屆全國衛生行政會議決議》的發布,中醫的價值才得到應有的認可。
但這之后中醫的發展遠非一帆風順,十七年前非典疫情中大半段時間里中醫受到的極度無視,就是現代中醫發展屢遭挫折的一個縮影。
02 老中醫當年艱難懇求參與救治非典:“戰勝非典我們有個武器庫!”
當年,廣東省中醫院是最早參與救治非典病人的一家中醫力量,這家醫院在2003年2月至4月收治的45名非典病人全部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最終,45名病人無一人死亡,全部治愈,并且醫院里無一例醫護人員被感染。
鐘南山院士所在的廣州呼吸病研究所,也在那時與廣州醫學院一附院中醫科合作救治非典病人。其中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的71名病人中僅一人死亡,治愈者后來也沒有留下后遺癥。而另外46名接受純西醫治療的非典病人,則出現了9人死亡,治愈者后來也出現了一些后遺癥。
但在當時,中醫治非典的顯著成效雖然得到《中國中醫藥報》的大力報道,但中醫力量的作用仍舊沒有被有關方面重視,中醫醫院沒被允許設立隔離區、中醫藥專家也沒被邀請參與診療。甚至在當時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廣東省中醫院于2003年4月10日無奈地掛出“本院已沒有非典型肺炎病人”的牌子。
盡管如此,中醫人并沒有放棄參戰非典的努力,先是時年81歲的老國醫焦樹德、83歲的老國醫路志正、89歲的老國醫呂炳奎等中醫老專家聯名上書,要求發揮中醫藥善治瘟疫的作用。
接著在2003年4月26日,“國醫大師”鄧鐵濤向上寫信為中醫請戰,建議在防治非典的斗爭中充分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并附上他此前不久寫成的三篇關于中醫藥大是大非的論文,他在其中一篇論文中發出了中醫界壓抑已久的聲音:“戰勝非典我們有個武器庫!”
中醫的這個武器庫是什么呢?鄧鐵濤教授曾在總結中醫“戰勝非典的理論依據與特色”時,專門說到:“世人多不理解為什么中醫沒有細菌學說,卻能治療傳染病,對病毒性傳染病的治療效果甚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因為中醫走的是另一條路,中醫雖無細菌學說,但細菌早已被概括于‘邪氣’之中。吳又可的戾氣、厲氣、雜氣學說,已非常接近對微生物的認識,可惜明代無光學上的成就,導致未能進一步發展耳!但溫病的病原說發展到吳瑭,卻使中醫理論從另一角度認識了發熱性、傳染性及流行性疾病,提出獨特的溫病的病因理論。這一理論,即使在今天仍具有極高的科學性,足以破解中醫雖無細菌學說,仍然能治療急性傳染病之道理所在。”
后來在5月8日,衛生部領導組織在京知名中醫藥專家舉行座談,并在會上強調“中醫是抗擊非典型肺炎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充分認識中醫藥的科學價值,積極利用中醫藥資源,發揮廣大中醫藥醫務人員的作用,中西醫結合,共同完成防治非典型肺炎的使命”。
中醫藥大軍這才終于得以開進抗擊非典的主戰場。
對于這段往事,“國醫大師”朱良春后來回憶說:“西醫運用已有的設備與手段,對癥處理,成為主流,一統天下,中醫幾乎沒有任何插足的余地,不是鄧老等大聲疾呼,敢于參與,恐怕中醫藥將一直被排斥在外,不予考慮,那將是中醫藥的極大悲哀!”
很慶幸這樣的悲哀沒有發生,中醫人當年的參戰為我們的國醫贏得了極大尊榮。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要講中西醫結合治非典,中醫只是輔助而難以單獨治愈病人。那么再來看看鄧鐵濤是怎么說的吧,他說:“有人說,沒有西醫,中醫就治不了非典。錯了!如果前期用藥對了,病根本到不了肺,那時就說這個不是非典。現在很多標準是以西方的游戲規則為準的,按西方的那些標準,我想,我有個課題要想獲得自然科學基金,難矣!”
如果說中醫是好治不病以為功,那么西醫則是病人越是病入膏肓越能體現其裝備技術的強大。
03 中醫戰非典后再戰新冠:西醫把病人當戰場,中醫把病人當人
今天如果有人還是要說中醫不能單獨治傳染病,或是只能治輕癥傳染病患者,那么這次中醫在新冠肺炎中的出色表現,應該能引起他們的沉思了。
西醫治病如同戰場沖殺,首重用藥物把病原體滅殺。比如這次新冠肺炎中,雖然尚無殺病毒的特效西藥,但西醫的思路則是防守待變,這就是我們這次被科普的“支持療法”,肺被病毒干癱了就換人工肺繼續守,腎被病毒干癱了就換透析機繼續守,總之就是幫病人身體拖時間跟病毒死扛,然后等待人體免疫系統對病毒反攻。這樣做的確有效,但人體被當作戰場對待的弊端也甚大。
“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勝為上,兵勝為下”,中醫治病與西醫的路數大有不同,中醫一方面是幫助人體培正固本,這相當于加強戰備;另一方面則好比跟侵入人體的病邪談判簽和議,最后結果便是人體抗病的作戰能力得到加強,病邪獲勝無望而只能接受和議撤退。
正如“國醫大師”鄧鐵濤十幾年前所言:“我們的治療不是只知與病毒對抗,而是既注意祛邪,更注意調護病人的正氣,并使邪有出路。正如葉天士所說,或透風于熱外,或滲濕于熱下,不與熱相結,勢必孤矣。這是一個多么高明的戰略啊!”
中醫以人為本,以病為標,重視治人而不是片面治病。正在參加新冠肺炎救治的中醫藥專家也是這樣說的,“中醫治療往往不是著眼于病,而是調動機體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改善臨床癥狀、減少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具有獨到優勢。”
這種“獨到優勢”,在中醫的這次新冠疫情大規模參戰中,正在得到越來越顯著的體現。比如在疫情的藥物預防中,基本上是中醫藥獨挑大梁。許多已經被證明有效的中藥方劑,相信已經單獨治愈了許多“尚未病”的患者。不過,這時候的患者用西醫標準是得不到確診的,所以中醫治未病的功勞也就算不到新冠肺炎救治上了。
相關資訊
- 上頜竇提升
- 解讀王府井商場吊頂植物
- 李世榮《高原之歌》
- 醫技配合制作高質量全口義齒:初印模與初模型-張興明
- 乳牙根尖炎導致的囊腫
- 《鼓浪嶼之波》鐘麗燕
- 追本溯源——早期傳統功能矯治器概論
- 徐霞《我心芬芳》
- 頜位關系的垂直高度與水平關系
- 功能性全口吸附性義齒-李方明
推薦產品
- 牙寶寶醫用成人、兒童口罩
- 牙寶寶醫用成人、兒童口罩,滅菌3層醫用口罩。 科貿嘉友029-8865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