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體修復后的六大牙周維護與治療
種植體修復后的牙周維護是種植修復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預防種植體周圍炎的關鍵。種植體周圍的軟組織和硬組織的炎癥導致了種植體周圍袋形成和骨吸收。微生物學研究發現種植體周圍炎的致病微生物與天然牙牙周炎相似,都是由口腔厭氧菌引起。目前對種植體周圍炎的治療主要是去除種植體周圍袋內的微生物,以及對種植體表面和骨整合區進行去污染和表面處理。
種植體周圍組織更宜形成周圍炎。原因在于:
1、種植體周圍軟組織的血供要少于牙的齦組織。種植體周圍組織的抵御外來感染的能力較低,更宜受到微生物的感染。
2、種植體的生物力學上的改變。超負荷的力學因素可導致種植體周圍組織的壓力增高,冠向牙槽骨的微型骨折(microfractures),進而導致種植體頸部周圍骨融合的喪失。在臨床上,種植體超負荷的發生有以下4點可能性:
1)種植體骨床的骨質不符合要求;
2)種植體的位置或種植體的數量與咬合力量不相符;
3)患者具有重咬合模式并伴有機能異常;
4)修復體與種植體不能精確匹配。
力學因素與微生物因素共同作用,可大大加劇種植體周圍病的發生和發展。
1.機械清除菌斑
除了患者菌斑控制外,最常見的就是潔治術。目前臨床上應用的金屬潔治器會損傷種植體表面和金屬污染,建議使用塑料潔治器和樹脂潔治器。近年學者們證明碳纖維潔治器頭的效果更好。
2.激光治療
種植體周圍炎也是激光在種植領域應用中最普及的適應證。激光具有能夠選擇性移除肉芽組織,清創、清潔和去感染,術區殺菌(包括脂多糖、內毒素等),切除修整牙齦、去上皮化、微創、出血控制好等優勢。臨床上主要有四類激光治療:半導體激光,Er:YAG和Er,Cr:YSGG激光,CO2激光,Nd:YAG激光。
3.種植體表面處理:表面去污染處理
種植體表面可以被細菌產物所污染。進行種植體表面的徹底清理是骨組織再生,骨融合重新建立的必要條件。表面污染可以降低種植體表面自由能,激發機體的異體排斥反應,導致了結締組織牙周膜的反應,引起骨整合的失敗,表面狀況還影響到牙齦成纖維細胞在種植體表面的粘附和生長。種植體表面的狀態如何,無論是在種植前還是種植后,都是決定種植是否成功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超聲法治器、空氣打磨,高壓氣霧和超細顆粒,如重碳酸鹽與消毒水的混合物進行種植體表面的清潔。這種方法可以去除種植體表面各種沉積物,而對種植體表面形態沒有明顯的改變,對細胞的附著也沒有不利的影響。
種植體表面的化學處理主要是枸櫞酸、氟化亞錫、鹽酸四環素、洗必泰、葡萄糖酸鹽,過氧化氫液、氯氨等化學處理方法處理。這種方法可以去除種植體表面羥磷灰石中甚至鈦金屬表面的內毒素。
常規的人工和超聲的方法不適合種植體表面的處理。
4.藥物治療
植體周圍炎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厭氧菌,全身用藥可以使用抗厭氧菌特效藥,常用的抗菌素是強力霉素和甲硝噠唑,或者在微生物培養和藥敏試驗指導下選擇藥物。系統抗感染治療應連續10天。
5.外科手術治療
種植體周圍炎一般均需外科治療,與牙周炎有一定區別。當種植體周圍袋大于5mm,并且當炎癥感染得到控制、口腔衛生維護良好的情況下任有骨喪失時,應進行手術治療。引導骨組織再生術(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能進行骨缺損的治療。
6.調牙合治療
咬牙合力過大也是造成種植體周圍炎的原因之一,種植體和骨之間是骨性結合,種植體周圍不存在天然牙的牙周韌帶,當種植體所承受的咬合力過大,超過了骨以及種植體的生理極限,就會造成周圍骨質的微小骨折,還會造成種植體周圍骨密度的降低,因此,臨床上應謹慎的控制牙合力。
來源于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