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專家
王明
國際口腔重建科學委員會會員;
北一種植聯盟首席專家;
擅長:種植外科,尤其專長復雜牙種植,自體骨移植同期種植,上頜竇底內外提升同期種植技術,美學區種植技術,即刻種植外科與即刻負重技術,軟組織成形外科種植技術及全口無牙頜ALL-ON-FOUR技術,種植并發癥和種植急癥處置等手術治療,從事口腔頜面外科,正頜外科、頜面部整形、微創拔牙,笑氣無痛舒適種植十余年。
畢業于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擅長各型牙列缺損缺失的種植義齒修復,2008年度獲天津醫科大學年輕教師高露潔口腔醫學獎學金三等獎,2009獲得中華口腔醫學會---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優秀青年人才入圍獎。
在國家級口腔醫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多次獲得天津醫科大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及獲天津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三等獎。多次參加國內及國際學術大會交流。
2014年榮獲全國第三屆BITC 口腔種植病例大獎賽優秀獎。
專家簡介
主要牙科教育和研究經歷
◎亞太口腔種植研究所——創始人
◎口腔和頜面外科麻醉組織——聯合創始人
◎種植合作研究院(ITA)——主席&臨床主任
◎國際種植牙專科醫師學會(ICOI)——資深會員
◎澳大利亞牙種植學協會——正式會員
◎澳大利亞牙科協會——會員
◎澳大利亞骨整合學會——會員
工作經歷:
1996-1997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省South Yarra齒科集團——助理牙醫
1996-1997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省East Burwood齒科集團——助理牙醫
1997-2007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省East Burwood齒科集團——主要合伙人
2005至今 美容和口腔種植中心——獨立合伙人(主要開展口腔種植和牙槽骨重建手術)
Dr. Fibishenko
發明專利和技術革新:
All On 4 Plus——注冊商標持有者
All On 4TM——許可證持有者
竇下粉碎截骨術(Sinus Crush 技術)
墨爾本OVD支架
多次在區域或國際會議上做專題講座,并在國際刊物上發表多篇文章..
陳江教授:
福建省政協委員,現任福建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及附屬口腔醫院院長。兼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腫瘤學組成員、福建省口腔醫學會會長、福建省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口腔醫師分會維權組成員,國際口腔種植學會(ITI)專家組成員。1986年7月福建醫科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1992年7月華西醫科大學畢業獲碩士學位,1999年7月華西醫科大學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2000年10月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公派赴美國哈佛大學牙學院和塔夫茨大學新英格蘭醫學中心訪問研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福建醫科大學學科帶頭人。主持國家自然基金,福建省發改委產業技術開發項目、福建省科技重大科研項目、福建省教育廳重點項目、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和省廳級科研課題10余項,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福建省醫學科技三等獎1項,新型實用與發明專利三項。主編、主譯、參編學術專著6部。專長:口腔頜面常見病的診治及缺失牙種植修復。
趙保東教授:
青島大學醫學院教授,醫學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主任醫師,從事口腔頜面外科及牙種植工作近20年。先后赴德國、美國、香港學習牙種植技術,率先在山東省開展了多種牙種植新技術,熟練掌握各種植骨技術、上頜竇提升技術、頜骨缺損后的髂骨和腓骨移植重建牙種植技術、即刻種植即刻修復技術,已成功地為近萬例病人進行了牙種植修復治療。發表論文近40篇,其中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三項、青島市科技進步獎四項、青島大學科技進步將兩項,申請專利一項,編寫著作兩部。承擔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培養牙種植專業碩士研究生多名。現任中華口腔醫學會種植專委會委員;山東省口腔醫師協會口腔種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青島市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業委員會常委理事、主任委員;國際牙種植學會(ITI)會員;《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志執行編委。
張東星
中華口腔醫學會會員
張東星,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副主任醫師,中華口腔醫學會會員,山西省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口腔臨床和教學20余年。在根管外科、牙槽外科、種植外科方面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趙勇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博士
趙勇: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博士,研究方向涉及修復材料學、牙種植及骨組織工程。美國紐約大學牙學院合作學者。德國 ICX、臺灣 Anker、以色列 Cortex、韓國 Osstem 和 Dentium牙種植顧問講師, ICOI(國際種植牙專科醫師學會)成員。廣東省口腔醫學會委員、省整形美容協會
理事、廣東省民營牙科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深圳市牙醫師協會副會長。 華夏口腔網校副校長。
講師介紹
馬泉生
主任醫師,山東省立醫院口腔種植中心,中華口腔修復委員會委員、口腔種植學委員會委員、《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編委、山東省口腔學會秘書。
長期從事口腔種植專業,擅長牙體缺損與變色牙氧化全瓷修復,單個牙、多個牙、全口缺失、顱頜面缺損的各種種植修復。
開創:1 口腔疑難治療與修復的量化重建設計 2 大極扣覆蓋修復; 3 牙周病種植與修復終極治療 主編學術專著2部、副主編3部、參編3部。在專業雜志上發表國家級論文13篇、獲省級獎1次。
常 曉 龍
國際種植學會ITI會員
美國invisalign(隱適美)認證醫生
臺灣口腔臨床植體學會植牙認證專科醫師
北京京州口醫療集團 院長
京州醫療集團特聘種植專家及美學修復顧問、培訓講師
美國標準牙周治療培訓;曾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種植培訓
2012年度VITA美學修復大賽季軍 ,受邀到多個醫療機構做美學修復培訓,世界牙科論壇趨勢與應用專欄發表文章
擅長顯微全瓷美學修復 MICD(微創 無創瓷美學修復) DSD數字微笑設計,微創種植
鄭雷
課程為鄭雷種植全精華系列--初至中級班(成都站)
資深講師畢業于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 學士學位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口腔頜面外科 種植專業碩士學位
歐洲種植醫師協會會員 美國牙科醫師協會會員
中華口腔醫學會會員 中國種植醫師聯盟東北區會長
香港大學種植學術組成員
韓國Dentium中國區特約講師 瑞典 Nobel 2013年度資深講師
韓國DIO種植牙系統中國區專家組 成員美國 歐尼泰種植牙系統中國區資深講師
培訓主講:Yoo I Pill韓國講師
口腔臨床醫學碩士。
韓國首爾Sa Rang口腔醫院院長。
韓國登騰公司中國區Key Doctor
宋志豪醫師(臺灣):現任臺灣桃園新當代高壓氧植牙中心院長,臺灣楊梅天成醫院牙科部主任,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秘書長,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高壓氧暨海底醫學會專科醫師,蘇州明基醫院口腔科主任,植體學會秘書長。宋智豪介紹笑氣麻醉和靜脈麻醉等鎮靜療法在牙科種植手術中的應用。
在此次高峰論壇的最后一個環節,來自北京和南京的三位醫師,將結合各自臨床實踐,拋磚引玉,給大家分享自己在門診靜脈鎮靜、笑氣吸入鎮靜、舒適牙科等領域的臨床經驗,在此環節,主持人、講者和參會嘉賓將有充足的互動討論機會,一起討論、分享,并得到專家的點評。
馬威,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種植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委會委員,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口腔生物材料及應用專委會委員。
1975年8月出生,1993年考入第四軍醫大學,2001年獲得口腔頜面外科碩士學位并留校工作,2004年獲得口腔頜面外科博士學位,2005-2006年作為訪問學者在日本京都大學留學一年,2008年及2011年兩次赴美國UCLA口腔種植中心進修。
近15年來,主要從事口腔種植學方面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以負責人身份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軍隊保健專項科研指令性項目子課題1項、陜西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2項。近年來以第一作者發表英文SCI論文6篇,中文源期刊20余篇。主編《口腔種植手術學圖譜》(人民衛生出版社),副主編《口腔種植應用解剖實物圖譜》(人民衛生出版社),參編衛生部全國高等學校研究生口腔醫學專業“十一五”規劃教材《口腔種植學》并任秘書,參編國家衛生計生委全國高等學校研究生口腔醫學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口腔種植學》并任主編助理,參編北京大學長學制《口腔種植學》等多部教材及專著。
張健主任的介紹
男,醫齒學博士,天津市口腔醫院(南開大學口腔醫院)口腔種植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委會委員,天津市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口腔種植學會專家組委員(ITI Fellow), 國際牙醫師學院院士,天津市醫師協會口腔分會常務理事,天津市醫學會整形與美容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利用復雜骨增量技術解決牙槽骨骨量不足的臨床研究;利用組織工程技術進行成骨效應的臨床基礎研究;數字化種植外科導板的研發及在臨床中的應用。
張凱醫師介紹
博士,主治醫師。口腔種植專科醫師,曾多次赴國外進行口腔種植方面研修,Nobel中國區講師。中華口腔醫學會種植專委會會員,國際口腔重建科學委員會會員,全科口腔醫學雜志編輯。專注于骨愈合方面的研究,擅長骨量不足病例的種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