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口腔頜面部應用解剖[ 11-23 10:17 ]
- 一、口腔解剖(Oral Anatony) 一、概述 口腔為消化道的起始部分,是一個多功能的器官,具有消化器、呼吸器、發音器和感覺器的生理機能。 口腔(Oral Cavity)前壁為唇,經口裂通向外界,后經咽門與口咽槽骨形成牙弓將口腔分為兩部分,牙列與唇頰之間為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um),牙列以內為固有口腔(oral cavity proper),(一)口腔前庭口腔前庭為位于唇、頰與牙列、牙齦及牙槽骨牙弓之間的蹄鐵形的潛在腔隙,在息止頜位時,此腔隙經位時,口腔前庭主要在其后部經翼下頜皺襞與最后磨牙
- 口腔頜面部發育[ 10-09 13:34 ]
- 詳情請點擊下方文字口腔頜面部發育 ←點擊查看
- 顴上頜復合體骨折中眶下神經損傷的研究現狀[ 09-26 17:16 ]
- 作者:蘇佳楠 徐兵(通信作者)作者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顱頜面科;上海市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011[摘要] 顴上頜復合體(ZMC)骨折是頜面部最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除了面部凹陷、復視等臨床癥狀外,還常常因損傷鄰近的眶下神經導致患側下瞼、顴面部、鼻、上唇皮膚及黏膜的感覺異常。本文對眶下神經損傷的解剖基礎、ZMC骨折中眶下神經損傷的診斷和評估、治療及預后進行綜述。[關鍵詞] 顴上頜復合體骨折;眶下神經;兩點辨別覺;神經損傷顴上頜復合體(zygomaticomaxillary compl
- 功能性矯治器前伸下頜對顳下頜關節影響的研究進展[ 09-22 10:12 ]
- 作者:張亞梅 雷勇華 鄒雙雙 劉璐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口腔醫學中心安氏Ⅱ類錯牙合牙合發病率高,約占正畸患者總數的1/3,大多數學者認為源于下頜后縮或下頜發育不足的約占一半以上。臨床上常用功能性矯治器來調整上下頜骨的矢狀向關系,降低后期矯正難度。功能性矯治器分為活動性,如:Twin-block,Fr?nkel,Activator等,固定性如:Forsus,Jasper jumper,Herbst等,兩大類,其對TMJ的作用效果受到了廣泛關注,有學者認為下頜長度有增加,也有學者認為
- 標準化模型(牙合)托的制作方法及要點[ 09-14 13:40 ]
- 作者:今雅(根據日本相關全口義齒文獻翻譯歸納)一、基本概念1、什么是(牙合)托?(牙合)托是由基托和(牙合)堤兩部分組成的,用來確定并記錄患者面部下1/3的適宜高度和兩側顳下頜關節凹生理后退位時的上下頜關系的工具。(牙合)堤就是蠟堤。垂直頜位關系水平頜位關系2、(牙合)托的作用是什么?(牙合)托不僅用來確定并記錄頜位關系,同時還作為確定人工牙牙列位置的參考依據。(牙合)托應處于義齒間隙之中二、(牙合)托按材料分類一)金屬二)樹脂1.蟲膠樹脂2.乙烯樹脂3.苯乙烯樹脂4.丙烯樹脂三)基托蠟三、(牙合)堤的制作及方法一
- 下頜骨骨折的分類及治療方法[ 08-04 10:21 ]
- 下頜骨位居面下1/3,位置突出,易受到打擊致傷,下頜骨骨質堅實,但存在幾個解剖薄弱區域,在直接或間接暴力的打擊下,容易在這些部位發生骨折。由于下頜骨是頜面部唯一能動的大骨,且參與顳下頜關節的構成,因此傷后對咀嚼功能影響較大。 外科解剖下頜骨呈馬蹄形,由彎曲的下頜體和雙側的下頜升支構成,在升支內外側有強有力的咀嚼肌附著。下頜骨骨皮質堅厚,但下頜骨下頜骨正中聯合、頦孔區、下頜角和髁頸部是下頜骨的結構薄弱區,是骨折的好發部位,下頜骨骨折后,骨折段在咀嚼肌的牽拉下發生移位,從而出現咬合錯亂、咀嚼功能障礙。骨折分類1.按骨折
- 前牙反頜的顱面生長和預后估計[ 08-03 10:21 ]
- 1.顱面生長曾祥龍、Kuniaki對前牙反頜橫向資料的研究結果發現:前牙反頜作為一個群體,有些顱面結構異常出現較早,并在以后的生長過程中與正常頜保持相似的生長行為。這部分顱面結構異常主要包括后顱底前傾、上頜位置靠后、下頜體長度增大、面部生長靠前,它們對前牙反頜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但卻并不隨生長發育而加重。另外一些顱面結構異常,有的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稍遲(如下頜角開大);有的出現較早,且隨生長發育加重(如上頜長度不足、下頜位置前突、Ⅲ類骨面型),它們對前牙反頜的形成和癥狀的進行性發展都起到重要作用。對安氏Ⅲ類錯頜的短
- 顳下頜關節周圍軟組織概要[ 08-01 14:10 ]
- 位于耳孔的近前方顳下頜關節是由馬鞍形的下頜骨和頭顱的兩塊顳骨形成的滑膜關節。其主要參與吃飯、咀嚼、講話及吞咽運動等動作。顳下頜關節的休息位應為牙齒輕微分開時,這時肌應力也最低。顱骨的骨骼解剖顳下頜關節的肌肉解剖及功能:下頜骨上有8條肌肉附著,其中5條是維持顳下頜關節運動所必須的:顳肌、翼內肌、翼外肌、咬肌和二腹肌,其余3條是頦舌骨肌、下頜舌骨肌以及莖突舌骨肌。顳肌:起于整個顳窩,其肌腱經過顴弓與顱骨側間的裂隙,止于冠突的內表面、尖端及前后緣,下頜支的前緣,作用是上提下頜骨,從而閉口;其后部纖維可后拉下頜骨。翼外肌:
- 下頜骨髁突骨折手術入路研究進展[ 06-29 17:10 ]
- 來源:《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6年6月第34卷第3期作者:李蕙 崔軍輝 劉磊(通訊作者)作者單位: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西口腔醫院創傷整形外科(四川大學),成都 610041[摘要] 隨著堅固內固定技術和新型手術器械的迅速發展,手術治療逐漸成為下頜骨髁突骨折治療首選方案之一。適合的手術入路是手術的第一步,也是決定能否順利手術和避免并發癥的關鍵步驟,已成為口腔頜面創傷外科領域的研究熱點。本文就下頜骨髁突骨折手術入路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關鍵詞] 下頜骨髁突骨折; 手術治
- 牙齒咬合異常的原因及預防[ 06-03 13:41 ]
- 牙齒咬合是由上、下排牙齒的位置所決定。在正常的咬合位置,下門牙應觸及上門牙的內側面,而下門牙大約三分之一的外側面被上門牙所覆蓋。下門牙的外側面距離上門牙的內側面大約是2至4毫米。如果上排前與下排前牙比較時,上排前牙的位置過于靠前,就會出現“哨牙”的情況。但如果上排前牙與下排前牙比較時,下排前牙的位置過于靠前,便會出現“倒頜牙”的情況。影響牙齒排列的因素:1.先天因素 -上、下頜骨大小比例不相稱 上頜骨比例過大會導致 「哨牙」;上頜骨
- 【回顧與展望】口腔頜面錐形束CT在我國臨床研究和應用的回顧及展望[ 03-29 14:03 ]
- (封面圖片來源:劉思琦, 溫馥嘉, 陳樺, 等. 錐形束CT曲面重建片與曲面體層X線片牙根近遠中傾斜角度的比較[J]. 中華口腔醫學雜志, 2014, 49(1): 9-14.)口腔頜面錐形束CT (oro-maxillofacial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最早為1998年由意大利工程師Mozzo報道的意大利Quantitative Radiology公司生產的NewTom 9000和日本口腔頜面放
- 口腔頜面部損傷的急救處理流程及相關措施[ 03-14 09:28 ]
- 一、解除窒息(relieve asphyxia) 一)臨床表現1、前驅癥狀是病人煩躁不安、出汗、鼻翼煽動、吸氣長于呼氣,或出現喉鳴;2、嚴重時出現紫紺、三凹癥狀(吸氣時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深陷),呼吸急速而表淺;繼之出現脈弱、脈快、血壓下降、瞳孔散大。3、危重時可致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二)急救窒息是口腔頜面部傷后的一種危急并發癥,嚴重威脅傷員的生命。急救的關鍵在于早期發現,及時處理。如已出現呼吸困難,更應分秒必爭,立即進行搶救。 1、急救原則:掏吸,拉舌,托骨,
- 頜位關系的記錄與轉移,上牙合架操作詳解[ 03-08 09:21 ]
- 在口腔臨床工作中,牙合架是一種牙列缺損或缺失修復重建的常用輔助工具。現有牙合架常分為三種類型:簡單牙合架,半可調式牙合架和全可調式牙合架 (圖1) 。 圖1 牙合架的經典分類: a簡單牙合架結構圖;b 半可調式牙合架結構圖;c全可調式牙合架結構圖每種牙合架都有其功能特性,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有些口腔醫生可能在根據治療需要選擇牙合架時存在困惑,此外半可調式牙合架的高頻應用,正確操作也是一大難點所在。本文將對每種牙合架的功能特性做出簡單總結以及對常用的半可調牙合架的使用做出較詳細的說明,希望對大家的臨床
- 牙醫必須了解的顳下頜關節病的5個階段[ 03-07 13:52 ]
- 顳下頜關節病起病隱匿,早期癥狀很輕,容易被忽視。但隨病情的逐級發展,關節軟骨和關節盤開始磨損,骨性結構逐漸被破壞,繼而發生改建,最終發展為嚴重的骨關節炎,即使手術治療,效果也很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本文分5個階段介紹顳下頜關節病的發展歷程。正常的顳下頜關節第1階段:韌帶松弛特點:關節韌帶松弛,關節活動范圍增大,關節盤輕度位移,運動時可以自動回位,可能出現輕微彈響。這個階段,在下頜運動時,對下頜施加一個向頭顱方向的壓力,能消除這個彈響。第2階段:可復性關節盤前移特點:關節盤移位程度增加、彈響變得明顯。關節盤輕度
- 顳下頜關節[ 03-07 09:30 ]
- 顳下頜關節可簡稱下頜關節,是頜面部唯一的左右雙側聯動關節,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多方向的活動性。在肌肉作用下產生與咀嚼、吞咽、語言、及表情等有關的各種重要活動。基本信息中文名稱顳下頜關節特點穩定性和多方向的活動性位置頜面部 組成蝶下頜韌帶、莖突下頜韌帶活動方法左右雙側聯動目錄1組成部分2特征組成部分顳下頜關節由下頜骨髁突、顳骨關節面、居于二者之間的關節盤、關節周圍的關節囊和關節韌帶(顳下頜韌帶、蝶下頜韌帶、莖突下頜韌帶)所組成。顳下頜關節的神經,來自咬肌神經及耳顳神經的耳前支。其血液供給來自上頜動脈、咽升動脈
- 三類口腔頜面部感染的臨床診斷與治療[ 03-02 17:31 ]
- 一、概論一)定義感染是指由各種生物性因子在宿主體內繁殖及侵襲,在生物因子與宿主相互作用下,導致機體產生以防御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組織反應的疾患。二)與感染有關的口腔頜面解剖1.通過口鼻腔與外界相通2.有適宜菌群生長的特殊解剖結構(口腔、鼻腔、牙齒牙齦、毛囊、汗腺、皮脂腺等)3.存在潛在間隙,感染易于蔓延4.靜脈無瓣膜,“危險三角區”5.淋巴結豐富,引流擴散 區域性淋巴結炎 兒童多見病史長危險三角鼻根到兩側口角連線形成的三角區三)感染途徑1、牙源性----最常見2、腺源性
- 牙醫基礎知識:口腔頜面部應用解剖生理[ 02-24 13:46 ]
- 中國的傳統審美觀念對人的面部美特別重視,三庭五眼是古代畫家根據成年人的面部五官位置和比例歸納出來的一種人物面部的普遍規律,它闡明人體面部正面觀的縱向和橫向的比例關系,因此,三庭五眼是衡量人的五官大小、比例、位置的準繩。
- 【牙科學堂】各種形態的上頜竇及內提要領[ 02-03 17:22 ]
- 第一圖、臨床上最常見的上頜竇類型之一(高度稍顯不足、上頜竇內干凈,提示做上頜竇內提升即可)第二圖:上頜竇氣化,導致上頜竇很大,骨高度不足,但是上頜竇底平,粘膜很干凈。適合外提升或者高手可行內提升。(還有二次內提升)。第三圖:上頜竇氣化導致上頜竇過大,上頜竇底骨質向紙張一樣薄。只適合做外提升。第四圖:上頜竇發育不足,上頜竇底骨高度充裕,通常頰側骨壁超級厚,看下圖2.臨床上種植常不需要提升措施。(如需提升,切記頰側骨厚度過大,開窗的困難性劇增)第五圖:上頜竇超小,往往骨高度十分充裕。第六圖:凹陷型上頜竇,此類單顆牙缺失
- 【口腔科普】名醫說——張口受限,關節彈響?當心顳下頜關節病![ 01-19 14:12 ]
- 張口受限,有時還隱隱作痛……開口閉口時,下頜關節發出“嘎吱嘎吱”聲……說話、吃飯都有困難,感覺“下巴生銹”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實,這叫“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是一種常見口腔疾病。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嚴重時,可令人“有口難開”。許多患者求醫困難,對治療手段也存在認識誤區,常貽誤治療時機,令病情雪上加霜。——張志光教授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
- 牙合支托的作用和設計要求[ 01-18 14:26 ]
- 牙合支托是卡環體向基牙牙合面方向延伸的部分,具有較高的強度,主要作用是防止義齒縱向移位,起支持作用,并使牙合力沿基牙的長軸方向傳導。牙合支托還有一定的穩定作用。
- 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的顳下頜關節[ 01-12 17:18 ]
- 科貿嘉友口腔
- 顳下頜關節脫位[ 01-11 11:40 ]
- 顳下頜關節脫位是下頜骨的髁狀突滑出關節以外,不能自行復位。可以發生在單側,亦可發生在雙側。臨床上常見者為急性關節前脫位和復發性關節前脫位。 急性下頜關節前脫位一般因大開口,如打哈欠、唱歌、咬大塊硬食物或惡心嘔吐時,翼外肌持續性收縮,將髁狀突拉過關節經節,同時升頜肌群發生反射性的攣縮,致使髁狀突破阻擋在關節結節的前方,不能自行復位。另外當被動開口用力過大、過猛時,如使用開口器、氣管鏡、食管鏡、胃鏡以及全麻氣管插管使用的直接喉鏡等均可使關節脫位。急性關節脫位如果未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可并發關節盤損傷,關節囊及關節韌
- 顳下頜關節疾病治療方法/臨床表現[ 01-11 11:38 ]
- 一、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癥(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Syndrome)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癥多發于青壯年。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本癥的主要特點為關節區酸脹疼痛、運動時彈響、張口運動障礙等。多數屬關節功能失調、預后良好;但極少數病例也可發生器質性改變。 致病因素 顳下頜關節與咀嚼肌群、韌帶、頜骨及牙齒咬合關系較為密切,互相協調方能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功能失調或結構發生改變,即可出現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癥。常見的有關因素如下: 1.創傷因素很多病員有局部創傷
- 鎖合治療方法[ 01-08 11:26 ]
- 鎖合是后牙的一種錯合畸形,上頜個別后牙或多數后牙被鎖結在下后牙的頰側,或是下頜個別后牙或多數后牙被鎖在結在上后牙的頰側,為鎖合畸形。目錄1癥狀體征2治療方法3飲食保健4預防護理5病理病因6疾病診斷7檢查方法8并發癥癥狀體征分為正鎖合及反鎖合1.正鎖合 是上后牙舌尖的舌斜面與下后牙頰尖的頰斜面相咬合,合面無咬合接觸(圖1A),個別后牙正鎖合及單側多數后牙的正鎖合在臨床較為多見。A.一側后牙正鎖合 B.一側后牙反鎖合圖1 鎖合2.反鎖合是上后牙頰尖的頰斜面與下后牙舌斜面相咬合,合面無咬合接觸(圖1B),該錯合在臨床上較
-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臨床表現與治療方法[ 01-06 17:08 ]
-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在顳下頜關節疾病中,此病最為多見。好發于青壯年,以20~30歲患病率最高。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本癥的主要特點為關節區酸脹疼痛、運動時彈響、張口運動障礙等。多數屬關節功能失調、預后良好;但極少數病例也可發生器質性改變。基本信息西醫學名:顳下頜關節紊亂病主要病因:病因不明多發群體:20-30歲青壯年,精神緊張口腔不良習慣的人群英文名稱: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 所屬科室:五官科-口腔科發病部位:顳下頜關節主要癥狀:顳下頜關
- 顳下頜關節炎[ 12-22 17:37 ]
- 顳下頜關節炎,這是下頜與耳連接處的關節的病癥,也是常見的疼痛源。將手指放在兩邊的耳道前,張大嘴,就能聽到類似裂開的聲音。顳下頜關節炎的癥狀是很常見的。包括局部關節疼痛、耳部疼痛、頭痛、噪聲和咀嚼時的疼痛,而且伴隨各種肌肉的疼痛。張開嘴的程度有限,有時吞咽食物也有困難。目錄1致病原因2治療方法3病情分類4緩解方法5診斷要點6治療原則折疊編輯本段致病原因牙齒不正下頜難以輕松的上下活動可能是由于牙齒位置"不正"(牙科醫生稱為咬合不好)造成的。所以治療方法是使牙齒能做正確的咬合。如果牙齒不能正確的合在一
-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 12-17 11:40 ]
-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在顳下頜關節疾病中,此病最為多見。好發于青壯年,以20~30歲患病率最高。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本癥的主要特點為關節區酸脹疼痛、運動時彈響、張口運動障礙等。多數屬關節功能失調、預后良好;但極少數病例也可發生器質性改變。基本信息西醫學名顳下頜關節紊亂病主要病因病因不明多發群體20-30歲青壯年,精神緊張口腔不良習慣的人群英文名稱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 所屬科室五官科-口腔科發病部位顳下頜關節主要癥狀顳下頜關節區疼痛,關節
- 虛擬面弓面世 會否代替傳統面弓?[ 12-16 15:10 ]
- 虛擬面弓(Virtual Facebow)是一款用于平板電腦的開源軟件,可以用來替代傳統的面弓來輔助將上下頜模型在HE架上定位固定。 虛擬面弓的設計中采用了多種技術,來預防和減小誤差,將模型在HE架上更精確的定位。對于牙科種植體的診斷與治療計劃的制定來說,虛擬面弓是一個有效的,高效的,且易于使用的得力助手。 簡介:在開始牙科治療之前,我們先需要對患者進行確切的診斷和制定完善的治療計劃。對于種植治療來說,尤為如此。 將診斷模型上HE架,就是為了上述這些步驟。上了HE架之后,我們可以評估患者的咬合關系,種植體植入
- 全口群原創優秀病歷展示(1) 規范操作鑄就神奇固位力[ 11-05 11:48 ]
- 主訴:要求修復上下頜缺失牙齒現病史:上下牙列缺失十余年,曾在外院制作總義齒兩次,佩戴不適,現要求重新修復既往史:無特殊全身情況:無特殊口外檢查:顏面部外形基本對稱,雙側口角連線略微與瞳孔連線不平行,顳下頜關節無彈響壓痛,下頜張口無偏斜
- 關節鏡治療顳下頜關節滑膜軟骨瘤病1例[ 11-04 13:51 ]
- 滑膜軟骨瘤病(synovial chondromatosis,SC)是一種少見的、緩慢進展的良性關節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在關節滑膜組織中形成多個附著其中的軟骨小瘤或間隙內的游離體。臨床上非手術治療對滑膜軟骨瘤無效,疾病本身也無自愈性,需要在關節腔內手術切除瘤體、游離體和累及的滑膜組織。對于瘤體侵犯到關節盤及骨質的患者,經常需要采取關節盤或髁突切除術。近年來,關節鏡手術因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在臨床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關節鏡能輔助術者在直視下診斷和治療關節內疾病。Cai等對只有滑膜軟骨瘤游離體、
推薦資訊
- 2021-08-13 口組—修復性牙本質—七顆牙學堂精品課程
- 2016-11-03 胡常紅:阿部二郎病例分享--小心無牙頜種植修復的陷阱
- 2016-12-23 放射性防護知識培訓
- 2022-01-02 牙齒保衛戰 - 窩溝封閉
- 2015-10-10 【學習視頻】錯頜畸形的診斷分析矯治技術02.mpg
- 2016-10-06 新鴛鴦蝴蝶夢黃安
- 2019-07-02 《荷塘月色 》葫蘆絲演奏
- 2016-08-12 根尖切除術操作全過程
- 2015-10-30 牙冠修復的常見問題
- 2015-10-12 口腔診所營銷的幾個誤區
- 2015-11-03 口腔頜面創傷急救
- 2024-10-03 《為你歌唱》廖昌永
- 2019-09-02 七顆牙2018口腔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牙周袋探診
- 2016-08-11 公司發展不起來,不是領導無能,而是這些原因!
- 2016-08-02 弘揚長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 2020-08-01 八一建軍節,敬禮《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嘉友資訊中心
嘉友資訊
大數據口腔參考文章
- 口腔熱點
- 醫療熱點
- 牙體牙髓
- 正畸矯正
- 牙科種植
- 關愛系列
- 口腔修復
- 新開牙科
- 口腔用藥
- 綜合病例
- 牙體預備
- 口腔黏膜
- 牙醫必備
- 美學修復
- 口腔影像
- 消毒規范
- 口腔激光
- 規范標準
- 比色技巧
- 牙周防治
- 義齒技術
- 醫患溝通
- 執考參照
- 補牙技術
- 口腔外科
- 各類病例
- 合學關節
- 各類圖譜
- 經營管理
- 器械交流
- 醫療熱點
- 口腔預防
- 愛牙宣教
- 網絡整理
- 感染控制
- 病例交流
- 醫醫合作
- 口腔書刊
- 療效評估
- 牙齒美白
- 臨床數據
- 常見口腔疾病
- 診斷鑒別治療
- 口腔醫囑
- 政策參考
- 各種炎癥
- 探討與進展
- 職考政策
- 頜面外科
- 牙科數字化
- 牙科歷史
- 口腔麻醉
- 舒適化治療
- 牙醫解答
- 失敗病例探討
- 治療策略
- 檢查記錄
- 孕婦專欄
- 醫護合作
- 3D打印
- 牙科技工
- 種植正畸
- 醫技合作
- 臨床技巧
- 微創牙科
- CR中國
- 頜面外科
- 患者問題匯總
- 口腔科普
- 口腔護理
- 種植修復
- 口腔檢查
- 臨床治療視頻
- 器械安裝視頻
- 口腔修復學
- 口腔微生物
- 牙齒粘結
- 材料應用
- 器械維護保養
- 流程步驟方法
- 職業預防
- 牙醫空間
- 臨床注意
- 應急處理
- 問題探討及處理
- 收費參考
走進嘉友
會議課程
- 綜合視頻
- 口外課程
- 修復課程
- 種植課程
- 牙體課程
- 正畸課程
- 兒牙課程
- 牙周課程
- 美學課程
- 義齒課程
- 學術講座
- 牙科洽談課
- 牙體預備課
- 綜合課程
- 頜學課程
- 民營會議
- 口腔年會
- 綜合會議
- 器械會議
- 歷年課題
- 管理課程
- 粘膜課程
- 執考相關
- 影像課程
- 產品課程
- 口腔放射網課
口腔專家文章
口腔綜合講師
- 講師匯總
- 張東星
- 權花淑
- 彭彬
- 黃定明
- 胡常紅
- 蘇建宏
- 陶洪
- 鄭穎春
- 鄒波
- 潘進勇
- 沈剛
- 譚建國
- 李強
- 梁光強
- 周國瑜
- 劉勇
- 施斌
- 孫宇
- 喻剛
- 張安生
- 馬小寒、任時榮
- 周茂強
- 范偉
- 李任
- 薜晶
- 任時榮
- 劉靖晉
- 孫鳳
- 黃葉君
- 萬國民
- 劉曉宇
- 陳世祥
- 梁世洪
- 程惠娟
- 張秋霞
- 楊啟強
- 孟翔峰
- 陳金武
- 李晃銘
- 黃英
- 張鳳秋
- 包志凡
- 嚴喜成
- 蔡坤燦
- 黃廣泉
- 張鐵軍
- 賈永青
- 葛從亮
- 付佳樂
- 張亮
- 王貽寧
- 葛從亮
- 龔志成
- 周薇娜
- 蔣升
- 謝強
- 宋忠臣
- 欒慶先
- 郭天文
牙科招聘
牙科畫冊
嘉友口腔產品
- 宇森產品展示
- 產品活動
- 綜合產品交流
- 綜合器械對比
- 宇森產品
- 卡瓦產品
- 義獲嘉產品
- 3M產品
- 西爾歐產品
- 復星產品
- 綜合產品
- 品瑞產品
- 關注產品
- W&H產品
- VOCO產品
- 賀利氏產品
- 皓齒產品
- 新亞產品
- 德國DMG
- 德國奧一
- 廣州從化
- 上海偉榮
- 咸陽荷立
- 瑞爾德源消毒盒系列
- 上海滬鴿
- 普力600二氧化氯消毒劑
- 山東宏潤產品
- 美立刻產品
- 美力光產品